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行业部门法律法规

行业部门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23 10:15:59

❶ 管理体系部门如何收集法律法规

1.1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技术质量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范围
a) 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法规及强制性国家标准;
b) 各级政府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和技术质量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
c) 地方政府关于环境、安全防护和技术质量方面的协定;
d) 地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技术质量规范性文件;
e) 与产品相关的行业标准;
f) 公共管理机构商定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
g) 自愿性原则或惯例、与社区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h) 本厂或上级公司对公众的承诺及集团的要求和标准规范等内容。
4.2 法律法规要求获取的渠道
a) 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卫生局、公安局、技术监督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布;
b) 专业性服务组织与专业咨询机构、标准法律法规出版机构;
c) 报刊、杂志、网站等;
d) 事业部、集团公司及相关部门;
e) 其他信息渠道:如展会、培训或技术支持等。
各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出版机构、电视、图书馆、书店、专业性报刊杂志,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等渠道补充,以保持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化的及时跟踪。
1.3适用性识别和确认
1.3.1由获取部门依据本公司的行业特点、环境因素、危险源、相关方的要求,识别和确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
1.3.2获取部门在确认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后,根据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相关因素明确相应的适用条款并予以摘录,同时将该法律名称、颁布日期、生效日期、颁布部门、适用条款登记到《公司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中。各部门获取的信息应及时传递到综合科备案记录。
1.4传达
1.4.1由获取部门确定传达范围,按照《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将新获取的法律法规和摘录发放到各部门。
1.4.2各部门在收到法律法规后,应及时识别和更新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并登记到《部门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中。
1.4.3各部门负责将适用本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时传递给员工,并在体系运行中严格执行。
1.5实施
1.5.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法律法规培训。
1.5.2各部门在日常运行检查时,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及时纠正,执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5.3每年由技术质量科组织各部门对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价,并填写《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表》
1.6更新
1.6.1更新的依据:
a)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组织人员及机构发生变化时;
c)作业场所和地点发生变化时;
d)相关方的要求、关注的程度发生变化时。
1.6.2更新信息按照本程序4.4条款要求进行传递实施。
1.6.3每年由**部对我公司所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更新。
1.6.4每年由**部对我公司所适用的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更新。
1.6.5每年由**部对我公司所适用的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更新。
1.6.6对过期或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及时收回,并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❷ 电信行业在业务上涉及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信行业在业务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内》,《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容》、《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划分电信业务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其中基础电信业务细分为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细分为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两种;详细划分可参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电信条例》:规定对电信业务分类实施许可制度,并列出企业开展相关电信业务许可的条件及材料,以及许可证办理后需如续期、年检、变更等事项。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划分为非经营性信息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信息服务业务两种,主要针对B25类信息服务业务。

❸ 适用于制造业的特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是什么

一、我国环境法系列
我国环境法体系划分为: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标准和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法条约七个系列。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系列是由不同层次的各类法律法规所组成的,是分门别的、多层次的、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宪法》是大法,是制定《环境保护法》的依据。根据逻辑学原理,从实用角度(或实践目的)出发,可将环境法系列的构成划分如下。
1. 按相关性分
所谓相关性,是指与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具有相关连性的一种属性。其具体结构如下:
环境保护法
各单行环境法规
直接相关的
质量标准:废水、大气等
环境标准 排放标准:废水、大气等
环境法系列
方法标准:废水、大气等
森林法
间接相关的 草原法
渔业法 等
2. 按对象属性分
所谓对象属性,是指被保护和防治对象所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属性。具体结构如下:
水法
大气法
噪声法
固废法
环境法系列
质量标准:废水、大气、固废、噪声等。
排放标准:废水、大气、固废、噪声等。
方法标准:废水、大气、固废、噪声等。
3. 按立法机关分
所谓立法机关,是指具有制定批准权的机关。具体结构如下:
国家的
法律法规 国务院及部委的
地方的
环境法系列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4. 主要内容
1 水污染防治有关法规
2 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法规
3 噪声污染防治有关规定
4 固体废物的有关规定
5 化学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6 其他法规
二、职业病防治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实施)
2、行政法规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实施)
3、部门规章
【卫生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7月27日实施)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4、行业法规
如电力行业:
全国电力行业尘肺病防治暂行办法(1996年9月6日实施)

❹ 生产制造行业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130多部法律、法规。

自己可以去查一下。。不详细列举了。

❺ 什么是行业政策法规

你好!
由政付颁布的行为管理规定,或者主管行业的部门颁布的行业管理条例等,属于行业政策法规!

❻ 行业规范属于法律还是行政规章

行业规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

它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规章。
规范性文件,是各级机关、团体、组织制发的各类文件中最主要的一类,因其内容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故名称为规范性文件。

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条例、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6)行业部门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药品行业标准、兽药行业标准、农药行业标准、食品卫生行业标准;

(二)工农业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行业标准;

(四)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行业标准;

(五)互换配合行业标准;

(六)行业范围内需要控制的产品通用试验方法、检验方法和重要的工农业产品行业标准。

❼ 清洁行业法律法规有哪些

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高处作业施工安全,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从事与高处作业安全生产有关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规定所称高处作业,是指作业人员在2米以上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楼房外墙清洁、粉刷(喷涂),高处广告、空调的架设(安装),亮化工程灯具架设等作业。建筑施工、电力架设高处作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相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高处作业施工行为,社会各界应积极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第五条 高处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高处安全生产条件,其高处作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以下简称“作业资格证书”)。
不具备高处作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开展高处作业;未取得“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施工。
第六条 高处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高处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责任。
第七条 高处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三)依法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企业注册资金应当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四)具有满足工作需要、依法取得“作业资格证书”的作业人员;
(五)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
(六)依法与高处作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七)高处作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高处作业有关标准、规程的要求,实施高处作业使用的绳具、索具、吊笼、吊篮、座台、安全带等作业装置均须购买、使用经技术鉴定质量合格的产品,并可以定期送交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检验;
(八)实施高处作业应当制定具体作业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
(九)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无偿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其按规定使用;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
第八条 登记注册从事楼房外墙清洁、粉刷(喷涂)和高处广告、空调架设(安装)、亮化工程灯具架设等施工作业的单位,经营范围含高处作业的,其作业人员应持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作业资格证书”,并在经营范围中注明“高处作业”;经营范围不含高处作业的,应在经营范围中注明“不含高处作业”。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注册从事高处作业的,其作业人员应当依法办理“作业资格证书”,确保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并在经营范围中增加“高处作业”;其作业人员未办理“作业资格证书”的,不得继续从事高处作业活动。
第九条 发包单位发包实施高处作业时,要认真核实承包单位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和其作业人员的“作业资格证书”,不得发包给不具备高处作业资质的单位及未取得“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发包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督促承包单位制订并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条 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属地化管理。实施高处作业时,作业单位应当持营业执照、作业合同、作业人员名单及其“作业资格证书”到作业所在地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告知,确保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依法对高处作业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生的高处作业安全生产事故,应当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有关规定依法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❽ 咨询行业的法律法规

你好!就目前市场来看,我国咨询行业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显然是很混乱的,国回家势必答会出台一些法律政策去规范它。但是,至今还没有专门调控该行业的法规出现,但它依然受我国公司法等民、商、经济法的调整。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涌现出一些咨询行业协会,这都会对这个行业带来一定影响。

❾ 电信行业在业务上涉及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电信行业在业务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新版《电信业内务分类目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容、《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划分电信业务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其中基础电信业务细分为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细分为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两种;详细划分可参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电信条例》:规定对电信业务分类实施许可制度,并列出企业开展相关电信业务许可的条件及材料,以及许可证办理后需如续期、年检、变更等事项。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划分为非经营性信息服务业务和经营性信息服务业务两种,主要针对B25类信息服务业务。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
税收立法权研究 发布:2025-08-24 06:11:02 浏览:649
下列关于合同法 发布:2025-08-24 06:01:46 浏览:248
保亭法院江 发布:2025-08-24 05:57:01 浏览:771
司考行政法案例分析题 发布:2025-08-24 05:32:05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