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瓷器法律法规

瓷器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24 08:36:47

1. 假瓷器拍卖后负何法律责任

中国各地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不少因艺术品拍卖引起的纠纷。根据“特别法优版于普通法”这一民法基权本原则,就拍卖行为来说,应该适用《拍卖法》。但在拍卖法没有涉及的情况下,也可同时适用合同法、担保法、产品质量法及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
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一条基本原则,瑕疵告知义务在拍卖活动中是应该遵受和严格执行的。作为委托人与拍卖人员有瑕疵告知的义务。委托人应将自己知道的或应该知道的有关拍卖物的瑕疵告知拍卖人,此种告知应在移交拍卖物之前或当时,或在委托拍卖合同签订之时。拍卖人应将自己知道的或应当知道的有关拍卖物的瑕疵告知竞买人。
另外,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参照拍卖法制定了《中国拍卖行业拍卖通则(文化艺术品类)》,规范了行业内的一些程序性和实体性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一个拍品真伪的认定问题。鉴于艺术品交易(拍卖)市场的传统和艺术品鉴定的复杂性,法律也不应武断地要求拍卖人和委托人必须保证拍品的真伪。而判断拍卖人或者委托人是否违法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违反了拍卖法或者其他相关法规的禁止性条款。

2. 元代以前的瓷品如买卖有什么法律后果

先要看所有人是谁,要是私人的,可以限制流通,国家的是禁止流通,文物流通到国外是禁止的。下面是相关的法律 《文物保护法》修正案若干规定:
1、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取得文物的方式有五种:一是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二是从文物商店购买;三是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四是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五是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第五十条) 。
2、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禁止买卖的文物也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国有文物(但国家允许的除外);二是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三是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文物单位又不予收藏的除外);四是非上述五种合法途径来源的文物(第五十一条)。
3、建立了文物拍卖管理制度。一是增加了行政许可,规定凡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取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二是规定文物拍卖企业不得从事文物购销经营活动,不得设立文物商店;三是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文物收藏单位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文物拍卖企业;四是规定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投资的文物拍卖企业。五是规定了文物拍卖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即所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要报文物行政部门审核,要对所拍卖的文物作出记录并报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并有义务对文物拍卖的委托人、买受人保密。六是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对所审核拟拍卖的文物可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优先购买其中的珍贵文物。购买价格由文物收藏单位代表与文物的委托人协商确定。(第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条)。

3. 陶瓷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知识

这方面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以下几类,要想学习具体内容可分别网络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内和国环容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4. 法律规定 瓷砖不喜欢可以退货吗

1、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自己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在瓷砖买卖合同系出卖人与买受人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下,该瓷砖买卖合同依法成立。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按照合同法93条的规定,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双方在合同条款之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且该条件成就时,具有该条件下解除合同权限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4、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消法”25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寄的方式销售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7日内无理由退货,但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败的、在线下载或已经开封的音像制品和计算机软件等数据商品、交付的报纸或期刊,或者在购买时,经消费者确认不适宜退货的商品除外。
消费者应保证退货商品的完好,“无理由退货”后,经营者应7日内退还货款,产生的邮寄费用由消费者承担。
5、在瓷砖买卖合同依法成立,标的物瓷砖的质量符合约定,或即便不符合约定,出卖人亦能更换符合质量标准的瓷砖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尚能实现合同目的,且出卖人并不同意买受人解除买卖合同请求,买受人退货的理由亦不符合“7天内无理由退货”的法律规定的情形下,买受人要求退货无法律依据。
坚持退货或不履行买受人义务的,将承担违约责任。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5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8条、52条、54条、55条、58条、93条、94条、95条、97条、148条

5. 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有哪些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B、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一)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
(二)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三)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四)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
(五)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
(七)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标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四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一)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五)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属于国家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保管、收藏单位的终止或者变更而改变。

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第六条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文物拍卖管理办法》规定
第五条 拍卖企业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注册资本,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
(二)有5名以上文物拍卖专业人员;
(三)有必要的场所、设施和技术条件;
(四)近两年内无违法违规经营文物行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下列物品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一)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
(二)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三)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以及银行、冶炼厂、造纸厂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四)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收藏、保管的文物,以及非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
(五)国有文物商店收存的珍贵文物;
(六)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
(七)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标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http://www.sach.gov.cn/art/2015/6/1/art_1034_121351.html
http://www.sach.gov.cn/art/2015/6/1/art_1034_121350.html
http://www.sach.gov.cn/art/2016/10/31/art_1036_134495.html

6. 坐飞机可不可以随身带陶瓷品

陶瓷茶具不是飞机禁用物品,可以随身携带上飞机。

乘坐飞机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者托运的物品:

1、枪支、军用或警用械具类(含主要零部件)。

2、爆炸物品类。

3、管制刀具。

4、易燃、易爆物品。

5、毒害品。氰化物、剧毒农药等剧毒物品。

6、腐蚀性物品。硫酸、盐酸、硝酸、有液蓄电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7、放射性物品。

8、其他危害飞行安全的物品。可能干扰飞机上种种仪表正常工作的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等。

9、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携带、运输的物品。

同时,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在手提及交运行李中夹带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

(6)瓷器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运输规则》规定:

第三十七条 托运行李必须包装完善、锁扣完好、捆扎牢固,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够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安全装卸和运输,并应符合下列条件,否则,承运人可以拒绝收运:

(五)行李上应写明旅客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托运行李的重量每件不能超过50公斤,体积不能超过40×60×100厘米,超过上述规定的行李,须事先征得承运人的同意才能托运。自理行李的重量不能超过10公斤,体积每件不超过20×40×55厘米。

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为限。持头等舱客票的旅客,每人可随身携带两件物品。每件随身携带物品的体积均不得超过20×40×55厘米。超过上述重量、件数或体积限制的随身携带物品,应作为托运行李托运。

7. 坐火车带陶瓷器算违法吗过得了安检吗

哪些物品不得带上列车?

(1)国家禁止或限制运输的物品;
(2)法律、法回规、规章中规定的危险答品、弹药和承运人不能判明性质的化工产品;
(3)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
(4)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
(5)规格或重量超过规定的物品。

8. 去美国飞机上可以带瓷器吗

坐飞机去美国可以带瓷器,但是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托运行李的重量每件不能超过50公斤,体积为40×60×100厘米。

2,每位旅客的免费行李额(包括托运和自理行李):持成人或儿童的头等舱旅客为40公斤,公务舱旅客为30公斤,经济舱旅客为20公斤。持婴儿票的旅客,无免费行李额。

3,为了保证您托运行李的安全,旅行箱需要上锁,纸箱、编织袋需要打包。托运行李内请不要夹带现金、珠宝、有价证券、贵重物品和锂电池等易燃易爆物品。

4,建议您在托运的行李箱外拴挂或粘贴个人名签,以便行李运输发生问题时,方便查找。贵重物品、数码电子产品、易损坏、易腐物品等,不得作为托运行李或夹入行李内托运。

(8)瓷器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禁止物品

1、枪支、军用或警用械具类(含主要零部件),包括: 军用枪、公务用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防暴枪等。 民用枪:气枪、猎枪、运动枪、麻醉注射枪、发令枪等。 其他枪支:样品枪、道具等。 军械、警械:警棍、军用或警用匕首、刺刀等。

2、爆炸物品类,包括:弹药:炸弹、手榴弹、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信号弹、催泪弹、毒气弹和子弹(空包弹、战斗弹、检验弹、教练弹)等。 爆破器材: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爆破剂等。 烟火制品:礼花弹、烟花、爆竹等。 上述物品的仿制品。

3、管制刀具: 指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颁布实施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中所列出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刀具和形似匕首但长度超过匕首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等。

4、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氢气、氧气、丁烷等瓶装压缩气体、液化气体;黄磷、白磷、硝化纤维(含胶片)、油纸及其制品等自燃物品;金属钾、钠、锂、碳化钙(电石)、镁铝粉等遇水燃烧物品;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油漆、稀料、松香油等易燃固体。

5、毒害品:包括氰化物、剧毒农药等剧毒物品。

6、腐蚀性物品:包括硫酸、盐酸、硝酸、有液蓄电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7、放射性物品: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物品。

8、其他危害飞行安全的物品,如可能干扰飞机上的各种仪表正常工作的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等。

9、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携带、运输的物品。2008年3月14日起,禁止乘坐国内航班旅客携带液态物品(100毫升以下的化妆品每种可带一件),2008年4月7日起,禁止任何旅客携带打火机和火柴。民航局曾计划在2008年12月20日放松上述两项限制,但后来决定暂缓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民航政府网—行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场安检

9. 贩卖清朝瓷器是否犯罪,

您的问题,手上有清朝瓷器,铜器,还有铜锁,很普通的真货,来源是非出土的,打算武汉古玩摆摊,不是文物范围,来源合法,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支持!!!

10. 我需要全面而准确的,中国在考古方面的法律规定,谁能提供

【发布单位】文化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05-10
【生效日期】1984-05-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

文化部关于发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厅(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业务、技术管理,提高科学水平,保证工作质量,现发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请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参照试行,并把试行中的情况和意见函告我部。

附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日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 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 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 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 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 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 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 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 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 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 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 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 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 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 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 遗址发掘

第五条 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 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 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 指定探方、工作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4. 协调各探方发掘进程,掌握全发掘区的地层划分。保证重要遗迹或遗迹群体的完整。对各种遗迹予以确认、编号及验收。

5. 对发掘中的疑难问题组织现场讨论,并做出最后决定。

6. 决定发掘工作中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7. 写工地工作日记。主持绘制发掘区平、剖面图。

8. 主持对全部发掘资料的审查、清点、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9. 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的建议。

10.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伤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第六条 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1. 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沟)法。探方(沟)一般取正方向(磁针指向)。探方面积一般为5乘以5平方米,探沟面积一般为2乘以10平方米,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坐标基点。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m的隔梁。东北角1乘以1平方米为关键柱。重要遗址应设立永久性总座标基点。

2. 根据土质、土色和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一揭露。必须注意遗存间的关系。

3. 一个遗址的探方、遗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4. 每个探方及相邻探方平、剖面地层、遗迹现象必须吻合。

5. 跨探方的遗迹单位应由领队指定一方主持处理和记录。需要打掉隔梁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6. 较大或较复杂的遗迹现象,应采取分部揭露的方法,如先发掘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7. 重要遗迹如需解剖时,应在仔细观察记录、绘图、照相之后进行,必要时可做模型。重要遗物应在记录、绘图、照相之后起取。

8. 探方负责人必须亲自动手划分地层和处理重要遗迹、遗物,做好记录。

9. 发掘工地必须整洁有序,严防不同地层或遗迹单位的遗物相混杂。发掘完毕,无特殊原因或需要,必须回填。

第七条 出土遗物处理

1. 地层及遗迹单位的遗物应全部采集,标明单位。器物标本(指石、骨、蚌、金属、漆木器,完整或能复原的陶、瓷器,以及其他重要或特殊的遗物)需要单独包装。对难以分清归属的遗物可作参考品或归于较晚的单位。

2. 器物号以探方(沟)的层次或遗迹为单位编排。如层次或遗迹的编号变动,器物号须相应更改。

3. 发掘工地应设立库房,由专人负责。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入库遗物不乱、不损和安全。

4. 工地难以处理的遗物要尽快邀请或送交有关专业人员处理。

第八条 测定标本采集

注意采集碳十四、热释光、古地磁等年代测定标本;注意采集孢子花粉等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标本。

第九条 遗址资料记录。

1. 探方、地层和遗迹单位等使用的符号必须统一。
(1)地层根据叠压顺序,自上而下依次编为(1)、(2)、(3)、(4)、(5)等等。
(2)探方和遗迹单位符号一般采用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

探方(沟)--T 灰炕--H 房屋--F 沟--G 灶--Z 窑--Y 路--L 墓葬--M 井--J

2. 文字资料必须合乎记录要点,字迹工整。
(1)坚持写探方发掘日记。内容包括:日期、工作情况、重要遗迹遗物的描述与处理、疑难问题的判断与处理、器物标本的临时登记等。
(2)探方发掘完毕,立即写出探方记录和遗迹记录,填写器物标本登记表。
(3)探方和遗迹记录应使用统一印制的记录本填写。一式二份。

3. 绘图资料要求准确无误,图面清晰、干净,一式二份。
(1)发掘区图包括:位置图和总平、剖面图。平、剖面图要互相吻合。总剖面图要以遗址总座标基点确定水平基线。
(2)探方图包括:平面和四壁剖面图,其他必要附加的平、剖面图,一般比例为1:50。剖面图要以探方座标基点确定水平基线。其他要求同发掘区图。
(3)遗迹图包括:平、剖面(或剖视)图,其他必要附加的平、剖面(或剖视)图,一般比例为1:20。
(4)每幅图必须注明图号、图名、磁针方向、比例、图例、绘制日期、绘图人和必要的说明。

4. 摄影资料必须保证质量和数量。
(1)发掘前要拍摄地貌全景。发掘中的各个阶段要拍摄发掘区全景。
(2)凡遗迹和重要遗物出土情况都要摄影,有的还要拍摄特写照片。对同一对象要进行不同角度与不同感光的重复拍摄。重要的遗迹现象,须在确认摄影资料合乎要求后方继续清理。
(3)摄影要填写登记表。
(4)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发掘,提倡拍摄或利用航空照片,拍摄电影、录相等。

5. 上述资料以探方或遗迹为单位存档。

第四章 墓葬发掘

第十条 领队职责和工作基本原则

墓葬发掘的领队职责和工作基本原则与遗址发掘相同。

墓葬发掘要注意墓地的平面布局、墓葬与相关遗迹的联系等,并应特别注意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 墓葬封土

1. 墓葬封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部掘除、部分掘除或保留。

2. 发掘封土前,应注意封土及其周围有关的遗存,并完成绘图、摄影、文字记录等工作。

3. 发掘封土应分部进行,详细观察封土结构,注意封土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存,做好资料工作。

第十二条 土圹竖穴墓的发掘

1. 排列密集、关系复杂或与遗址交叠的墓葬,应采用探方法,按遗址发掘的要求,逐层清理,直至生土。

2. 必须搞清墓葬的层位关系,确认墓口界限,方可下挖。要注意区分盗洞、扰洞及其遗留的物品。

3. 填土应逐层发掘,注意填土的结构及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存。遗物应全部收集。

4. 墓穴(包括墓道、墓室)的清理要注意脚窝、工具痕迹、二层台、壁龛、腰坑等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迹。要特别注意葬具及其他遗物的朽痕。

5. 随葬品必须经摄影、绘图之后,方得移动。随葬品须逐件编号、登记,其编号必须与墓葬平、剖面图中的编号相符。复杂、易损物品的起取与保存,须遵照有关技术规定,由领队指定有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必要时邀请或送交有关部门进行技术处理。

6. 人骨架应做性别、年龄及体质人类学等鉴定。保存较好的人骨架要全部取回。保存较差的,要尽量取回头骨、盆骨、肢骨和牙齿。骨骼标本要编号,加固。葬式、葬法等有重要价值的,应按原状取回。有可能出尸体的墓葬,要做好出尸体的准备工作,并请医学部门协助处理。

7. 陪葬坑、车马坑等遗迹的清理原则一般同墓室。

第十三条 砖室(石室、洞室)墓的发掘

1. 发掘前须搞清墓葬范围及墓道(门)位置。

2.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墓道(门)进入墓室清理,否则应采用揭顶法。

3. 要注意墓室的结构。壁画、画像砖(石)和题铭砖(石)等应全部编号、摹绘、捶拓、摄影,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就地保存或全部、部分取回。

4. 葬具、骨架和随葬品的清理原则同土圹竖穴墓。

第十四条 墓葬资料记录

资料记录原则同遗址发掘的要求一致。

1. 文字资料包括:墓葬发掘记录表或详细文字记录、随葬器物登记表。

2. 绘图资料包括:墓地平面图、剖面图,墓葬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和透视图。分层放置的随葬品应绘分层平面图。

3. 摄影资料包括:墓葬结构、葬式、随葬品及与墓葬有关的遗迹现象等。

4. 上述资料以单个墓葬为单位存档。

第五章 发掘资料整理与发掘报告编写

第十五条 发掘资料整理

1. 全面校核田野发掘的记录资料。如原始记录有误,须另纸勘误,严禁改动原始记录。

2. 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3. 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考察全部资料,确认遗存的相对关系。
(1)选择层位关系明确、出土器物有代表性的若干组遗迹为典型单位。
(2)由早及晚考察器物(主要是陶器)的变化,分型定式,确定标准器。
(3)确定的遗存的年代序列,并反复加以验证。

4. 运用多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遗存进行综合考察,如:碳十四年代测定、热释光年代测定、人骨(尸体)鉴定、植物动、标本鉴定、土壤植物孢粉分析、陶(瓷)器成份结构分析、金属成份、结构分析等。

5. 参考有关资料,对遗存进行综合分析。

6. 绘制遗迹、遗物图。编制器物卡片和各种登记表。

7. 写出整理工作总结。对田野工作和资料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十六条 发掘报告编写

1. 考古报告必须实是求事地、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

2. 考古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遗址(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历史;发掘工作经过情况;文化堆积(墓葬布局)与分期;遗迹与遗物;作者认识;有关专业技术报告等。

3. 考古报告中文字、插图、表格、图版必须吻合,确保全部资料准确无误。

4. 考古报告如短时间内不能发表,应先发表简报。多年发掘的大规模遗址、墓地,应按阶段分期整理,分期发表简报。

第六章 发掘资料管理

第十七条 发掘资料管理

1. 文字、绘图、照片和实物等各类资料都是国家的科学档案,必须有专人负责,妥善管理,严防损坏和遗失,任何个人无权私自保存。

2. 实物资料应与登记表所列项目相符。文字、绘图、照片等资料应与档案袋、登记册所列项目相符。

3. 移交和接收各类资料必须有清点交接手续,并做出必要的记录。

4. 所有实物资料的处置,应在考古报告发表之后,由发掘单位提出方案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得进行。

5.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或墓葬,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规程的解释权属文化部。各类特殊遗存的发掘可参照本规程的原则进行。

第十九条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说明:本库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报刊等公开媒体,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诚聘英才 | 法律公告 | 京ICP备05029464号
中国法院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02-2007 by 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热点内容
法院调查取证时间 发布:2025-08-25 18:45:09 浏览:723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08-25 18:27:38 浏览:523
法院会计工作 发布:2025-08-25 18:22:54 浏览:300
20年经济法教材 发布:2025-08-25 18:21:24 浏览:746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发布:2025-08-25 18:11:51 浏览:995
中国道德状况 发布:2025-08-25 18:11:40 浏览:890
法治的logo 发布:2025-08-25 18:04:58 浏览:19
李惠律师 发布:2025-08-25 17:58:04 浏览:44
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5 17:53:30 浏览:767
合同法387条 发布:2025-08-25 17:46:09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