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环评法规真题2016

环评法规真题2016

发布时间: 2021-02-24 11:17:19

1. 环评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有哪些好迷茫,我要怎么了解,法律法规是指那里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什么

法律法规满分200、及格120,标准导则满分150、及格90,技术导则满分150、及格90,案例分析满分120,及格72。

2. 网上的环评考试真题都是假的吗

网上的环评考试真题可不是假的,那都是往年的历年真题,对你来说只是一种模拟训练题

3. 环评考试后环保部是否给出参考或标准答案为什么真题不同版本答案不一样

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一说,一些所谓的真题答案的版本其实就是个噱头而已,他们是不同的机构自己做出来的,所以答案也不尽相同。
这和考研一样,考研也从来没有公布过标准答案啊。

4. 环评师案例分析真题整套题有多少道啊,单选多选,还有具体的分析分别是多少分值啊

只有案例分析8大分析题任意选六 分值是不一定的 总分120

5. 环评的评价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第三条编制本法第九条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规范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依照本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编制机关应当认真考虑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当从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立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
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
第十九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资质证书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名单,应当予以公布。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办理。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三)由国务院审批的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六条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二十七条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十八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对属于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编制不实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属于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失职、渎职,对依法不应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予以批准的,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规划编制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规划审批机关对依法应当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规划草案,依法应当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有前两款所列违法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依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未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依法批准,审批部门擅自批准该项目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负责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审批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本辖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第二章的规定制定。
第三十七条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的原则制定。
第三十八条本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6. 环评考试法律法规、标准导则、技术导则、案例分析单选多选各多少题多少分

导则:90+30;
方法:50+50
法律法规:100+50

单选+多选
来源:国和网校 文章标题:注册环评师各考试科目单选多选/分值规定

7. 环评考试真题能买吗

环境影响评价师历年考试真题,可以到我们网站资料区查看哦。

8. 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真题三年内的

案例91分之考试感言
查了成绩,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91分,说不出的惊喜,对于这个成绩,我要感谢很多很多人,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EIAFANS,在这里跟广大考生战友们探讨一下我自己的考试感想,觉着有帮助你们就看看,觉着我说的不对,呵呵,就当污染了一下你的视觉。还有,千万别人肉我,我需要隐私。
总的说来,我其实真的对自己这个成绩很吃惊,因为在3个半月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对自己考试的结果从充满自信能考93分,到纠正估分80,再到怀疑能考72左右,直到一度怀疑今年自己又挂了,最后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上天给了我一个礼物91分(哈哈,查分数时乍一看以为自己71分)。3个半月的等待一天比一天煎熬,直到最后我自己都觉着自己心理有点bt,呵呵。
我的个人基本情况是,环境专业科班出身,工作2年多,做环评但做的不多,这个考试我经历了两次,今年是第二年考试,第一年过了三科,陈述客观事实就是前三科的分数可以说是相当高,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吧,唯独案例挂了68分。对于这个失败,我有点感慨想说,因为之前听论坛里有人说只要复习好前三科,第四科就能过,我这样做了,,但是今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判断,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有失负责,是不适用的。第一次复习很认真,从过完年回来就开始认真复习了,之前也看过,只不过零零碎碎的看,基本跟没看一样,重心全部放在前三科,背几条几条,因为有多选题。面对案例那个800页的书总是一拖再拖不想看,直到最后一个月,开始翻,看得那个叫痛苦,但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做题,前三科很认真的做配套的练习题,案例题只做了前面几道,没坚持做完。总的说来,前三科看了有3遍,案例1遍,成绩就是这样,造物弄人,其实说句良心话,09年的案例我本应该过的,因为失误了6~7道题,事后我想,如果哪怕发挥正常那么一点点,少失误一道题,我案例也就过了呀,可是没有后悔药,案例以68分的成绩告诉我得再考一年。
事后我总结教训,为什么我案例挂了,原因有几个:
1、案例书虽然看了,但是只看一遍,而且还是在很叛逆的思想状态下看得,看得不深入,不透彻,因为我不喜欢它是一个砖头。
2、案例习题没做,当时买了案例30题和王岩的案例模拟,两个书都不错,只可惜没做,而且更没好好做。
3、没有锻炼时间控制能力,真题只是草草的看看,根本没有动手去写,更别说控制时间去练习了,导致考试时前三科全部提前交卷很长时间,案例考试时那个心慌,才知道3个小时对于6道题是什么概念,一度导致我考场上看表几十次,几乎每个小题要看两次表,算一算大概一个考试我看了不下50次,事后想想,不仅影响了答题思路的连续性,同时光看表至少也浪费了好几分钟吧,最关键的是影响了考试的心态和水平的发挥。
4、没有动手练习案例,根本不知道自己前三科背的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案例答案的需要,没有练习条理性,没有练习答案完整性,导致案例答题时,尤其是问答型题目,写了划,划了写,写上去后又觉着其实另一种表述更好,所以就这样反反复复,考试时折磨自己,而且考试时间紧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答全了,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根本没有答完全的概念,还在看看题材看看问题,来回琢磨,想试图补充些什么上去,以至于写完后其实自己肚子里已经没什么东西了,但是还是觉着少写了什么,这就是复习不全面导致的考场上浪费时间。
5、对部里出的卷子正确性怀疑度太大,呵呵,导致把正确答案写在了草稿纸上,把错误答案写在了答案上,估计大家要笑了,是哪道题呢?是大气等级判断那两个小题,唉,说出来估计大家要笑话我了,其实我当时虽然理论知识不清楚,但是根据考试经验想到了当时NO2浓度是要按照SO2的浓度对比计算出来,然后再判断等级,正确答案我计算在了演草纸上,但是一方面由于自己理论知识不扎实,另一方面因为觉着可能部里出错题了,所以就鬼使神差的按SO2的去判断了,出来考场我就后悔啊,觉着可能把正确答案留在演草纸上了,果不出其然,8分丢了。
总的来说,09年案例没过,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运气,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复习的还是不到位,虽然09年时我觉着案例生态答的还是不错的,其实通过10年的复习,我认识到自己09年认知的浅薄和局限,才知道09年自己的生态题答的其实只是皮毛,每个小题能得2分就很不错了。下面我来说说自己10年的备考和考试情况吧。
先说备考,10年备考案例,我只谈谈只考案例一科的复习方法吧。复习的教材有大纲、案例教课本、导则原文、技术方法教材、法律法规教材、案例50题、王岩的模拟题、贾生元博客装订本、历年真题。我还是和09年一样认真,差不多年前就开始看书了,因为今年考试时间早。虽然只考案例,但导则、方法、案例、法律一样都不能少,因为导则和方法是基础,案例是拓展和应用,一定要结合起来看,法律是捡着重点看。导则和标准最好看原文,附录中的东西是重中之中,常考点,易出陷阱,例如09年的大气浓度严格50%,废水第一类污染物、垃圾填埋场等(不好意思,09年的既不清楚了),10年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需要配套其它环保设施、优化本项目拟接纳的危险废物种类;公路项目中的村庄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声环境防护措施;工业园中的废水入园判断;验收题目中的SO2和COD达标判断,验收调查时新旧标准的执行问题,这8个题都是可以在标准中找到标准答案,标准看透背熟,这几个题根本不用浪费多余的思考时间,就可满分。举个例子,教材中关于固废的内容远远不够,我今年就是看了固废标准,原文,觉着原文中规定的各项环保设施挺重要,把所有固废处置场要求的环保设施自己总结了一下,有共性有个性,可以套用任何填埋场、处置场等,结果考了,我就不用思考,按条写上就好,关键不浪费时间而且不漏项。只不过备考案例时,被前三科不用像以前备考四科那样死板的被几条几条,呵呵,可以按照案例的思路灵活点背,稍微轻松点。而且法律法规就看了点重点可能考的东西,省不少时间。
关于准备时间,这个我不太好说,这得根据个人情况,像我这种比较笨的,就是第二次考试也从年前开始准备了,3个月要的。因为我看书比较慢,所以。。。,呵呵,看书快的可以自行调整。
我今年选了4道生态,之所以怀疑自己是否能过,因为今年计算题太少,问答型题目太多,就算是选污染型题目,恐怕得分也未必有往年那么容易,所以,今年无论选生态还是污染型题目,大家应该都能有种感觉,问答型的题目答起来都是心里没底,不像计算题那样清晰明朗,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这种问答型感觉就是错好像也能得点分,但是能得多少分心里没底,能得满分心理更没底。我不能说自己的答案完全正确,但是根据最后91分的判卷成绩来说,有3道我必错的扣掉12分,剩下的题目总共就扣了17分,从成绩上来看,我生态题的判卷分数应该是比较高的,不能排除有些题得满分或是接近满分的可能。对于生态题得这样的成绩,我自己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成绩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这不是偶然,这是汗水和煎熬的回报,呵呵,我是笨鸟先飞型的。关于生态怎么复习,我只能说要自己总结,自己心里要能够搭建一个对应生态题的框架和思路,要总结共性还要总结个性,背共性能节约脑细胞提高效率、背个性能让自己答完全得高分,只有自己不断地总结,你才能真正领悟到什么是“工程组成要完全、重点工程要明确、要全过程分析、生态也不忘污染源分析、风险分析是得分点”,通俗点理解就是在分析一个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时,要各个项目组成(主体、配套、辅助、环保、公用、大临等)、各个过程时期(施工、运行、封场或退役)、污染源分析(例如施工、人员活动和交通噪声、三废排放对野生动植物生境的破坏、导致野生动物逃逸等)以及风险分析在生态型题目中的重要性。这些只能自己在复习时不断的总结汇总才能感悟出来,或许这就是我生态能得高分的原因吧,思维一定要全面,一定要广泛、不能盯着一点不停的去思考,那只是一部分采分点,至于怎么个全面怎么个广泛法,这要看自己的总结能力和看书的深入程度,你说教材有用么?答案是有用!因为考试所有的答案你都能从教材和导则原文中找到答案。你说教材完美么?答案是不完美,因为一个题目的所涉及的思路和答案它没有给你条条框框列出来,而是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角落、不同的案例中,想要全面的总结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答案,需要自己的汇总能力,把分散的一个一个知识点,都汇总到一起,回过头来你再一看,原来案例教材中的案例也不是那么完美,专家的总结偶尔也有欠缺。举个例子,例如水环境影响,要分别从水量(开采地下水或挖掘等改变水文地质导致地下水漏失,进而影响河流补给和水量、大坝运行导致脱减水河段、填埋场或尾矿库等汇水影响下流河流水量等等)、水温(电厂温排升温、水库水温分层、大坝下泄低温水)、水质(工业和生活外排污水、水土流失、大气降尘面源、物料和固废堆放面源、农药和化肥等面源、移民水污染、运输风险、地表径流流经填埋场的受污染后进而污染河流水质,没翻书想不起来其它的了,还有其它的,施工期和运行期、地表水和地下水,这些都要考虑,碰到不同的题目把相关的总结套用答上既可,怎样提高速度呢,就是以上类似的总结要在平时复习时针对不同的案例总结需套用的相关答案,考试时写上即可,要是考试时再去筛选相关的条条框框,岂不是又浪费了时间?惭愧的说一句至今我一个生态型的环评项目都没做过。有人说案例备考时不背,呵呵,我觉着或许是我笨吧,我觉着环评四科考试哪个不背都不行,前三科有多选,你不背行么?案例考试时间紧,你不背行么?因为我背了,所以去年前三科考完我就很自信的说我能得稳过(因为可以得高分),因为我背了,所以今年案例考试,考场上生态型题目基本没有思考,对着题目找到题材中的考点就开始把脑子中的条条框框开始往里套,就跟机器一样不停地写,没有去思考,因为思考是考前做的事情,3个小时6道题,想答完全有那么多东西要去写,你还有时间去进行多余的不必要的那些思考么?我09年吃了一次亏,10年我学乖了,呵呵。
同时,生态答题,务必一定要注意术语,术语很关键。例如植被类型、种类、分布,植被覆盖率、频度、密度、优势度、物种重要值、物种量,再例如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群落异质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还有哪些关于水土流失的术语,例如土壤侵蚀模数、面积等、再有关于土地的,例如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农田土地质量、土壤类型及肥力、农田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方向、土壤理化性质等等吧,呵呵,不一一说了,距离考试时间比较长,版主也催着我,不翻书了,只是举个例子给大家,答题时,这些术语很重要。
还有,极力推荐贾生元老师的博客,备考时我把他的博客关于环评考试的内容下载并装订成册,很漂亮的,呵呵,当成一本教材来对待,但是不是基础教材,是完善教材,教材不完善,通过看贾老师的博客思维很受启发,他是生态方面的专家,你不佩服行么?呵呵,你可以不佩服,因为贾老师不是完人,他的答案也不完美,但是他的答案对于你完善自己的答案只能用四个字概括“受益匪浅”。建议大家在自己结合教材和他的博客来总结生态题的答题思路。说句良心话,真的希望广大战友能在自己心里或者纸上形成一套答生态题的框架,真的可以用“共性加个性”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再说选题,10年我选题方面选了2、3、4、5、7、8,在选题时考卷一发下来我连名字什么的都没写,就先看一遍考题,为什么呢,因为你可以先看一下考题,心里有个数,然后在写名字、准考证的时候再在脑子中对拿不定的那几个题筛选一遍,确认自己要做的题,算是节省些时间吧。我选了4道生态题,因为第一题和第六题都是有流程图,这两种项目我都没做过,而且考试时间紧,我粗略的看了下流程图,感觉那个头疼,而且不知道题目是否涉及流程图中的东西,如果涉及到细致推算流程图,那肯定是要耽误不少时间,而且容易粗心写错,避免失误,我首先选题时就划掉了这两题,所以剩下了6道题,也都算是自己复习过的题目,刚刚好,呵呵。总结一下算是选熟不选生,易简不宜繁,繁琐的东东最好不要碰,一道题耽误了太多时间,这个考试基本你就失败了一半。
最后说说答题吧,我写了很多很多,以至于很多朋友怀疑我考场上能写那么多东西么?呵呵,我可以,并不是我写字多快,而是我今年没看么多次表,呵呵,玩笑。我能写那么多东西,得益于平时备考时已经自我总结完善思路,考场上基本上就是看题就写,因为平时复习到位了思路已经形成,知识掌握牢固,看到题目就知考点,所以思考的时间很少,同时跳陷阱的机会也大大降低,因为你了解他容易哪里出陷阱,也了解看题时,哪里要快,哪里要细致慢慢看。所以,这些都能省出时间让我去写字。我的字不好看,但是我能不连笔就不连笔,考试不是看谁字写得好,关键是要让人家看清楚就行。关于写字,我还是觉着应该考前动手练习题目,习题和真题都最好动手写一遍,自己容易错的题目,动手写好几遍,要控制时间,每道题30min。一方面练字,一方面锻炼自己答题的确定性和时间控制度,不至于考场上怀疑自己写在卷子上的内容的完美性,也不至于考场上某一个题超时后心慌意乱,没有应急素质。真题务必要好好研究研究,例如易出的考点、易出的陷阱什么的。呵呵,关于计算,要多练习,例如物料平衡、大气等级判断(计算加校核)等等。你只有平时做过,考场上才不会心慌,平时练习透彻了,考场上才会较有信心。
考场要细心,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吧。考场要认真审问题,一字一字审,我也不用多说了吧,吃过亏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
最后说说今年几个有争议的题目,我个人是怎么答的吧。
1、 大桥。不可行,因为施工期废水污染和运行期风险。
2、 声环境。张家村1类;李家村距红线50m范围是4a,之外是1类
3、 SO2。可行。总装机5.6MW,排气筒高度要求;200m范围3m;排放浓度,三条分别对照标准陈述满足要求
4、 COD。总量不达标。
对于以上答案,根据现在给我的判卷分数,来对比一下以前的估分和现在感觉的估分,
A、 大桥。以前估0分,唉,脑子进水了,考试时压根就没考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考点, 因为看到考题,脑子里就是风险评价的考点,呼啦啦答上,考完后才知道大家有争议,而且争议的东西跟我没有一点关系,这个题我不知道自己对不对,至今无法估分。
B、 声环境。以前估0分,不过现在看来我觉着可能会给我一点分,因为我不确定到底是1类还是2类,因为标准中是原则上一类,有公路通过“可以”执行二类,所以我想答一类应该也对吧。有一点想说,是不是应该考虑李家村第一排房屋是大于三层还是小于三层呢?我上面的答案是小于三层适用的,我觉着我少讨论了大于三层的情况,总之不会满分,能给2~3分就不错了。
C、 SO2。以前估分5分,现在估分还是5分,但有一点我要说明,这个题我从考试命题的出题点来看,个人认为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该是达标。至于原因,我以前发帖说过,我觉着考点的目的就是考三条理由,列不全列不对都会扣分,考的就是同时对比三条判断锅炉大气达标的标准。同时,我排气筒高度是按照总装机容量2*2.8=5.6MW来判断的,我觉着这是一个陷阱,若是按照2.8来判断,可能要扣分。
D、 COD。以前估3分,现在还是3分,因为我答的不全面,细看题目是“评价达标”,并不是“判断达标,并说明原因”。所以“评价”的话,应该将浓度达标和总量不达标都写上,我没写浓度达标,扣2分。
能说的都说的,大家别再人肉我了,隐私对我很重要,呵呵。另外声明,我是女生,不要再对我的性别予以猜测。版主催的急,不错的一个人,帮过我很多很多,是我环评之路上的第一个良师益友,这种感谢就不再言表了,欠他老人家人情,连夜写了,现在凌晨2点,写了三个小时,半夜三更,可能思路有点乱,写了点啥我也没再回过头看,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吧。
我呢,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如果说09年考试我还相信点运气的话,那么10年,我是完全摆脱了那么点侥幸心态,因为依赖运气,同时也说明你面临失败,像我这样最近几年都这么背的人,09年运气就离我远远的。有人说答计算题好过,所以很多人不怎么复习生态题,唉,其实我觉着这是个误区,其实未必如此,选题时得看什么样的计算题,例如今年污染型题目计算题就很少,问答型的题目很多,而且有时计算题还很难,例如08年的物料衡算,万一你选了这么个题,做个50多分钟,还不一定做对,这考试基本没戏了。呵呵,只要好好复习,生态题也能拿高分,不是么?分数出来前我没信心这样说,因为我还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及格呢,因为我复习时没见过标准答案,我不敢断定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相符程度,我现在之所以这样说,是用判卷分数告诉大家一个客观情况。所以,有些人抱着就做计算题就能及格的想法估计得看自己当年的运气了,看是否有足够多的计算题给你做,而不像今年一样,计算题寥寥;有足够多的计算题给你做的同时,还得看计算题是不是容易,或者你能不能跳过陷阱,例如08年的物料衡算、09年的大气评价等级判断。如果有那么多的计算题,而且你都能做对,那恭喜你,你今年运气不错,呵呵。
在这里感谢很多很多人,还有那些默默给我祝福的人,谢谢你们!

热点内容
合同法对财产 发布:2025-08-25 09:31:36 浏览:93
人的道德做事 发布:2025-08-25 09:27:11 浏览:909
等于没道德 发布:2025-08-25 09:26:36 浏览:798
医院普法规划 发布:2025-08-25 09:08:51 浏览:165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与学生和老师的爱 发布:2025-08-25 08:43:48 浏览:807
关于法和社会相互关系 发布:2025-08-25 08:26:57 浏览:555
社会与法空窗 发布:2025-08-25 08:05:46 浏览:728
民法通则第31条 发布:2025-08-25 07:44:33 浏览:168
16周岁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5 07:42:18 浏览:903
行政法追诉期限 发布:2025-08-25 07:36:09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