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条例
A.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为( )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回40名
选举法》第9条第1款第(四)项规答定: 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40名
《选举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由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参政议政的法律。《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
B. 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的条例条款
第一条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证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席团召集并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主席团对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主席团成员除需要个别变动外,本届内可不再重新选举。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五至七人组成,人口特多的乡、镇不超过九人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不得担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四条每届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负责筹备、召集。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候选人名单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会议时,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人员可以列席。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问题由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负责筹备、召集和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负责下列工作:
(一)确定会议召开日期;
(二)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
(三)通过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四)拟定会议议程草案、会议选举办法草案、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五)决定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是否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六)依照法定程序确定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候选人名单;
(七)决定对质询案的处理和将罢免案提请大会审议;
(八)提出各项决议、决定草案,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表决。
第七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主席团的职责是:
(一)检查宪法、法律、法规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二)听取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研究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三)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财政预算的部分变更,并向下次代表大会报告;
(四)将代表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和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交有关机关或组织研究处理,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将办理情况答复代表;
(五)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或调查,指导代表小组活动;
(六)受理人民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七)召集选民依法罢免、补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选区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八)决定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九)办理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常务主席一人,常务主席在主席团成员中推选,提请代表大会通过。
主席团常务主席因故出缺,在主席团成员中另行推选,并提请下次代表大会通过。
第九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受主席团委托处理主席团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做好召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具体准备工作;
(二)了解代表活动情况,总结交流代表小组活动经验;
(三)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本级人民政府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
(四)参加本级人民政府的重要会议;
(五)督促办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六)组织实施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主席团决定的有关事项。
第十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工作接受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
第十一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本条例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第十三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C.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要开几天
你好!看了你的描来述,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要开几天?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根据有关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需要开多少天,由乡镇选举委员会决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一般开三天,就可以完成大会的各项议程,完全没问题,祝好运!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组织法第五十四关于补选乡镇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有关规定
1、补选人大代表来适用于《中源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该法第五十六条(原来是五十四条,最新修订后为五十六条)规定:
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补选。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补选出缺的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可以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也可以同应选代表的名额相等。补选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对补选产生的代表,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
2、关于补选的候选人,各省、市、自治区都制定了各自的选举细则,规定大体如下:
补选代表候选人的名额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可以多于补选代表名额,也可以与补选代表名额相等。
补选代表候选人的情况应向选民介绍,补选代表候选人名单在选举日七日以前公布。
E. 乡镇人代会关于作集镇管理办法(丨草案)作说明
乡镇人代会关于作集镇管理办法(丨草案)作说明?那就说好。
F. 《预算法》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第九条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
(二)在职权范围内通过和发布决议;
(三)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
(四)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五)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
(六)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
(七)选举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
(八)听取和审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九)撤销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十一)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二)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
(十三)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应当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2.预算法
第二十一条第三款: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
G. 乡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地方组织法规抄定: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乡镇人大负责,受它监督。这一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很明确的。我们在监督中要把握好两条原则:一是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二是既要监督政府工作,又要支持政府工作。现在有些乡镇人大对监督政府工作心存顾虑,怕越权。这说明,这些同志对人大与政府的关系还没有充分认识。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进一步摆正人大与政府的关系,坚持到位不越位,解难不作难,支持不代替,监督不对立,搞好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三是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乡镇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向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这就要求乡镇人大必须与选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前两年,不少乡镇建立了主席团成员接待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等制度,当面听取选民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些好的经验值得很好借鉴和运用。
H. 乡镇人大如何处理限制代表人身自由的报告
这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在实践中需要重视从工作层面完善的重要工作。乡镇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特别保护权 《代表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审判,或者被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如此规定的初衷是防止对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进行打击报复,维护代表的合法权益,目的是保障乡镇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民服务,保证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不受司法部门的干涉和影响,实施监督更加有效,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性。报告是执行机关的法定义务 执行机关对乡镇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而且是立即报告,这是对乡镇人大代表执行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机关的法定义务。 从《代表法》的规定来看,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执行机关采取措施在前,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在后。二是强调时限要及时要快速报告,不能拖拉拖延时间。三是报告的主送机关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主席团,也不是主席。有差别的司法保护 和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最大的不同:是不必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即可采取行为。 这也说明《代表法》对乡镇人大代表和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司法保护是有所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采取法律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有关措施,对乡镇人大代表采取的,执行机关应立即报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采取的,应当报告并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这一差别规定。乡镇人大代表同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这种差别司法保护,是因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主席团不具有常设机关的性质,如果赋予乡镇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同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一样的许可程序,那就只能增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但这同现实法律规定又有矛盾冲突。接到报告即确认“暂停代表执行职务”事实 执行机关是事后报告,加之法律没有赋予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许可的权利,因此,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接到执行机关相关报告可以不回复,但并不意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工作可做。 这是因为执行机关的事后报告已经涉及人大代表继续执行职务的问题。根据《代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精神,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接到执行机关对乡镇人大代表逮捕、审判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行政拘留、监视居住、司法拘留、劳动教养等)的报告,那么暂时停止代表执行职务的情况即得到确认。 客观上产生这一法律情形基于两点:一是事实上该人大代表已经不可能进行代表工作或从事代表活动;二是如果该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极大损害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人大代表职务的严肃性。 从《代表法》规定的情况看,对执行机关事前报告,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接到报告或法律许可,审查的重点不是人大代表有罪与无罪上,而是是否存在对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进行打击报复上。 实践操作层面四个问题不能回避:一是发现执行机关有打击报复代表执行职务的情况如何处理;二是代表原选区或选举单位如何知情;三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接到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报告后如何处理。四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的时间是收到执行机关报告之日还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处理报告之日。这四点《代表法》未有明确规定,实践中能否这样更加妥当些。 一是发现有打击报复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情况,应该向执行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二是鉴于《代表法》只明确执行机关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这一规定,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代表原选区或选举单位通报情况,让原选区或选举单位知情。 沟通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进行罢免,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困难难以启动,则告之被暂停代表执行职务这一法定情形。 三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预备会议时,应在主持词中有相关具体内容公告全体参会人员,会后以书面形式公告乡镇辖区干部群众(包括被暂停代表职务本人)。 四是暂停代表执行职务时间相应应从收到执行机关报告之日起计算。有“暂停”就有“恢复” 根据《代表法》的规定,暂停代表执行职务,只是中止代表执行职务,而不是终止代表资格。一句话:“职务中止,资格犹在”。换言之,依旧是人大代表但暂时无职务。因此,当代表被强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情形消失后,应恢复其执行代表职务。 当代表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或者被依法判决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情形消失后,在其代表任期内其代表资格依然存在的条件下,也应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及时报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恢复其执行代表职务。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换届后可能遇到:如果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或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人当选人大代表,其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在镇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其当选资格有效时即得到确认。被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情形消失后,其代表资格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开始执行代表职务。 (彭进军)
I. 乡镇人大代表怎么选举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办法:
一、选民登记
1、选民登记单位。乡镇人大选举选民登记是按选区进行的。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分配到选区,按选区进行选举。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
实践中选民登记一般以户籍为准,若户籍不在该选区也可以登记为该选区选民。而村委会选举选民登记是按村进行,不存在划分选区的问题。
2、选民资格确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选举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宪法的规定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具体到某个村村民选举权的确认与选区选民的确认有所不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确认以户籍在本村并在本村居住为准;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不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若本人表示参加选举也应当列入;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也可以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3、选举资格申诉。对于确认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异议的,选举法规定,“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二、侯选人产生
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由各选区选民或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提名推荐,由各选民小组进行讨论决定。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不能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进行预选,根据预选时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三、选举机构
选举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