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非法聚会治安条例

非法聚会治安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2-25 11:06:33

⑴ 非法集会是什么罪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版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权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是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表现形式

一、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没有依法申请;或者申请没有被许可;或者没有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

二、拒不服从解散命令。

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只有具备这3个条件,才能构成非法集会罪

区别

聚会有很多种,一般的聚会就不用去申请了,但是像集会,游行,示威等由集会、游行、示威等的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主管。正当的演讲聚会不是非法聚会,但类似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演讲聚会都是非法的。

处罚

对犯罪负责直接责任处无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⑵ 未经公安部门许可,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如何处罚

1、对于未经公安部门许可,举办大型集会活动的,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回,一经认定,处十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如果涉嫌刑事犯罪,一经定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⑶ 非法宗教聚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怎么样处理

人民币,在中国就用这个。。。就好办,

肯定不好,你说是“非法”的- 。-

⑷ 聚会超过多少人违法请注明是哪部法律以及第几条规定。

如果只是普通的聚会没有人数要求,无论是多少人都不构成违法行为。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下列活动不需申请:
(一)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
(二)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
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
第九条
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确因突然发生的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审查决定许可或者不许可。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条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⑸ 非法聚会罪扰乱社会治安罪

所谓非法聚会是没有法定的依据而非法聚集,集会,非法聚会往往带有回不法的目的。答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⑹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五条 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处10日以

你这是宣传国家法律,不会抓你,因为你积极宣扬法制,有可能会奖励你呢!!

⑺ 非法集会到底触犯了什么法律,看完秒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摘取学习:
相关定义
(一)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二)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三)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集会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七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
1、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
2、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
(三)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法律责任
(一)《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八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学
对以下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依法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规定依法严厉追究刑事责任。
1、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
2、未经公安机关许可,举行或者参加任何形式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
3、煽动、串联、胁迫、诱使他人采取过激方式表达诉求,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
4、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5、在信访活动中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采取口头、书面等方式侮辱、诽谤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以制造社会影响、采取极端闹访行为、持续缠访闹访等威胁、要挟手段敲诈勒索的,或者以信访为名非法集资的。
7、在国家机关或者公共场所实施静坐,张贴散发材料,呼喊口号,打横幅或者非法聚集的。
8、扰乱信访秩序、公共秩序的其他行为的。
市民如有合理的诉求
可选择合法途径去表达

⑻ 非法集会被拘留,这个罪严重吗

如果只是参加了非法集会,没有其它违法情节时一般不会处罚。但要是煽动、策划、版组织者或直接权责任人员应予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涉嫌非法集会罪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集会罪的构成:

一、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没有依法申请;或者申请没有被许可;或者没有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

二、拒不服从解散命令。

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只有具备这3个条件,才能构成非法集会罪

非法集会行为和非法集会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五条 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劝阻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⑼ 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里面有几款条例是针对聚众闹事和扰乱社会秩序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

(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

(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热点内容
基金定投法规 发布:2025-08-27 17:31:00 浏览:540
学法网行政法期限 发布:2025-08-27 17:30:02 浏览:722
司法局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8-27 17:27:07 浏览:74
深圳杀狗立法 发布:2025-08-27 17:20:06 浏览:966
林州法院高 发布:2025-08-27 17:19:57 浏览:84
道德是实在吗 发布:2025-08-27 17:19:49 浏览:710
出国当律师 发布:2025-08-27 17:08:52 浏览:472
山东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2025-08-27 17:06:11 浏览:865
论司法的正义 发布:2025-08-27 17:04:58 浏览:585
方志平小商法 发布:2025-08-27 17:03:50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