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追尾全责条例

追尾全责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2-25 19:00:27

⑴ 和出租车追尾我全责对方要我赔偿出租车每天的班费国家有这样的条例

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如:一方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专的车辆,因属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的停运损失,但是在主张这部分损失时,对方需要提供相关证件证明其因此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

⑵ 追尾怎么算责任

责任的认定需要分以下情况:

情形一:第三辆车撞第二辆车,致第二辆车撞第一辆车。

第三辆车子先撞到了第二辆车子,又导致第二辆车子撞到第一辆车子,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车追尾事故。这种事故,实际上就是一起事故,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三辆车来承担全部责任。

情形二:第二辆车撞第一辆车,第三辆车撞第二辆车。

这是一种特殊的三车追尾事故,实际上这是两起事故。第二辆车首先撞到了第一辆车,此时第三辆车还不在现场,这第一次事故和第三辆车没有任何关系。随后,第三辆车撞到了第二辆车,应当属于“二次”交通事故,这二次事故则是第三辆车承担全部责任。因此,第一次交通事故中间车辆负全部责任;第二次交通事故末尾车辆负全部责任。

因此发生追尾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和通知保险公司。通过交警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调解书。三车的驾照、行驶证、交强险的复印件,向保险公司索赔。

拓展资料

三车追尾如何处理:

1、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若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若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3、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4、发生事故后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5、事故当事人之间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时,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参考链接网络 追尾

⑶ 什么情况下发生追尾事故是要前车负全责

什么情况下发生复追尾制事故是要前车负全责?
(一)调头

当车辆在调头时,被直行车辆追尾或发生碰撞等事故时,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中“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的规定,也就是平时大家说的“转弯让直行”的原则,这种情况是由调头车辆承担事故责任。
(二)压线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前车压线开车(不论虚线还是实线)或紧急并线过程中,与后车发生追尾事故,则由前车承担事故责任。
但是这种情况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在行驶过程中前车压线的行为影响了后车正常行驶而发生追尾,如果前车在等红灯或者堵车停着一直没动,而后车这时追尾了前车,那么还是由后车负全责,因为前车并没有影响到后车正常驾驶。
(三)开斗气车
相信很多网友都见过开斗气车的,例如,一辆车辆正常行驶,而另一辆在前方开斗气车,经常有紧急刹车,紧急并线等故意挑衅的行为,在这过程中如果追尾了,则后车是没有责任的,事故责任由开斗气车的一方承担。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发生追尾事故后,后车需要拿出前车有开斗气车的证据(例如视频等),才可以认定责任,否则警察叔叔是不会听一面之词的。

⑷ 急求机动车追尾的相关条例

没有具体的关于追尾的专门法规,交管部门在执行的过程中是比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关行车时保持安全距离的条款执行的。
没有保持安全距离造成的追尾,由追尾者负全部责任。

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什么法规

专门有一门学科叫交通事故现场勘定,根据现场的状态,位置,散落物,刹车痕迹等等,计算碰撞点的撞击强度,碰撞速度,以及司机的操作情况,从而决定责任划分。这属于技术类的,不可能以法规条文的形式出现。

⑹ 车子被追尾了,请问怎么定责

车辆追尾的定责:

1、在前车正常驾驶情况下的追尾,认定后车全责。回

2、连答环追尾,一般认定后车全责。

3、前车压线行驶或加塞造成追尾,前车需要根据情况承担责任。

4、前车倒车造成的追尾事故,认定前车负全责。

5、前车溜车造成的追尾事故,认定前车负全责。

6、在正常行驶的道路上停车导致追尾事故的,认定前车负全责。

7、当前车车辆在调头时被直行车辆追尾,认定前车全责。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三)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四)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⑺ 追尾就是后车全责吗

在交通事故中,追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是追尾,那后车肯定就是全责了。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发生追尾的时候,没有看清实际情况,就赶紧和前车车主私了。其实呢,在一些情况下发生追尾,后车是不用负全责甚至是不用负责的。

1.前车掉头发生追尾
这里所说的掉头导致追尾指的是跨车道掉头,当两辆车并排行驶时,外侧车辆突然加速超车并且跨车道掉头,这时候后车躲避不及发生追尾的话,前车是要负责的。因为这种情况,掉头属于转弯,根据交通法规,转弯车辆必须避让直行车辆。所以这个时候前车是要负全责的。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掉头追尾,比如前后两车在同一内侧车道行驶,前车慢下来掉头,这个时候后车只要注意了一般不会发生追尾,如果追尾了那就是后车全责了。
2.前车压实线后车发生追尾
这种情况下后车不用负责,前车要负全责。因为前车压实线,已经违反了交通规则,追尾了是前车的责任。那可能车友们会问,如果双方都违规压实线呢?那么不好意思,双方都有责任,等交警判定吧。
3.恶意加塞或者恶意切线导致追尾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加塞的情况时有发生。加塞让人很讨厌,而如果因为加塞而发生了追尾的话,就更让车主厌烦了。因为这个时候加塞的前车难辞其咎,是它的责任。但后车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它加塞,前车车主也不主动承认的话,那估计后车车主要吃哑巴亏了。
恶意切线同样也是这种情况,需要后车车主掌握证据。
4.前车溜车或者倒车导致追尾
我们知道溜车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上坡处,一些新手技术不熟练而溜车,导致撞到后车了,这其实也是相当于追尾了,前车是要负全责的。
还有的是在高速路上,一些车因为错过了出口,想着倒回去,如果后车躲避不及时发生追尾的话,那毫无疑问是前车全责。
目前也有这样的碰瓷党,他们在红灯路口停车的话,会动个小心思,让自己的车缓慢倒车并与后车碰撞,并以追尾来讹诈后车车主,希望赔钱私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私了了,只要拿出行车记录仪证据,或者马路探头也有记录,前车全责是跑不掉的。
5.后车右侧超车导致追尾
这个情况下追尾是前车的全责。因为我国交通法规定,车辆超车必须从左侧超车。右侧超车属于违法行为,违法在先导致追尾,前车全责。
6.前车斗气发生追尾
有相当一部分车主在开车过程中存在斗气行为。如果前车经常出现紧急并线、急刹、阻止超车等斗气行为,导致了后车追尾的话,前车是要负责的。当然同样也需要后车拿出视频证据来判定。
7.前车停车不打灯
可能大家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晚上开车的时候,前车居然不开灯行驶,而如果后车不注意追尾了,这时后车不用承担全责,但是要承担主要责任,前车承担次要责任。因为在夜晚开车,视线本就不好,如果前车不开灯,后车很难发现前车以及判断前车车距,非常容易导致追尾。所以大师也告诫各位车友们晚上开车一定要开车灯,不仅让自己能看清路,也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车辆,从而避免事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道路上前车有故障在路边停车,如果未正确摆放三角牌以及没有打开双闪时,这个时候发生追尾,前车同样负有次要责任。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 (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四)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⑻ 追尾怎么定责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2、《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四) 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公安机关并不是对每个在道路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故都能够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定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时,则对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认定其负交通事故责任。对于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适用必须严格加以限制。 首先 对于应当适用推之责任的案件,不能适用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其次,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应尽一切可能收集证据,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确认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只有当确实不能确认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时,才能不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五)交通事故责任推定。交通事故责任推定,是公安机关在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以及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对当求人应负何种交通事故责任的推定行为。

热点内容
法律法规发条 发布:2025-08-28 11:44:26 浏览:723
民法典颁布的影响 发布:2025-08-28 11:35:07 浏览:67
传唤调解法院 发布:2025-08-28 11:18:30 浏览:686
月薪工资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28 11:17:56 浏览:442
收到法院快速 发布:2025-08-28 11:04:34 浏览:7
经济法实务教学视频下载 发布:2025-08-28 10:49:14 浏览:94
两人签订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8 10:47:48 浏览:201
道德双赢 发布:2025-08-28 10:32:41 浏览:644
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8 10:16:09 浏览:314
法院计算机待遇 发布:2025-08-28 10:13:56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