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规章
1. 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异同点
共同点:1、广义的无公害茶叶的实质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它们均是在不同层次上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的高质量、基本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茶叶。
2、属于安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范畴,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组成部分;采取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茶园到茶几全过程质量控制。
不同点:1、目标定位不同
有机茶 最初是应国外贸易商的要求而产生的,其开发都是严格与国外有机食品接轨的,有的是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的。主要面向少数高消费阶层。
绿色食品茶叶 起源于我国,最初发展动机是促进出口和内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潮流而形成的。其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主要面向较高的消费阶层。
无公害茶叶 立足于全面解决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建立放心基地,扶持放心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茶茶品。属于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面向广大的中低消费阶层。
2、产品标准不同
有机茶: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的标准不尽相同。申请不同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所遵循的标准也不一样
A级绿色食品茶叶:标准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的。
无公害茶叶:所遵循的是系列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等无公害茶叶国家标准。
3、产品级别不同
无公害茶叶:基本档次,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茶叶产品最基本得市场准入条件,没有级别可分。
绿色食品茶叶:是第二档次,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有机茶:属于最高档次。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4、标识不同
有机食品标识: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认证机构拥有各自标志。
绿色食品茶叶:在我国的标识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有偿使用。
无公害茶叶:统一的,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无偿使用。
5、 认证机构不同
绿色食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仅有一个机构。
无公害茶叶的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并依托各省认证承办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认证机构较多,但只有那些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识或颁发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6、 认证方法不同
有机茶的认证:由政府授权、认可或确认的认证机构按照法规、条例实施认证,通常为市场化的经营性认证。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重视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档案农业)
绿色食品认证: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以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AA级检查员制度,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为辅。)
无公害茶叶认证:在政府推动下,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公益性认证;其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均由政府统一发布。实行产地与产品认证相结合,以检查认证为主,检测确认为辅。
7.认证收费不同及时效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只收检测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绿色食品认证要收取检测费、标志管理费、标志使用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有机食品认证要收取申请费、认证检查费、颁证费、标志管理费。 颁证有效期为一年。
2. 有机茶和无公害茶AA级的区别
这个抄要从很多方面比较的,无公害茶园需要3~5年的时间来转换才能成为有机茶园,并且通过有关机构抽样检测土壤、茶叶、农残留等很多项检查的
但是如果按市面上说的,简单的就是有机茶不喷农药,无公害的茶可能存有部分农残留,或者说是在加工或者哪个环节上卫生没有做好。
总之,单是喝茶,有机和无公害的都是差不多口感,但是如果是从健康的角度说,有机茶肯定是更好的
3. 花果山云雾茶的产地环境
花果山云雾茶“高山云雾出好茶”,这是茶区人民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的经验总结。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内山茶比外山茶好,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如闻名全国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霍山黄芽”都是产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高山云雾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所致,这是茶树的生物遗传学特性所决定的。
一、茶树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1、茶树喜温喜湿:
茶树喜欢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条件,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那里四季如春,在夏天,因海拔高,气温低,7月份平均气温在22℃以下,盛夏而无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下,一般较弱的寒流不能到达。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隆冬而无严寒。那里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由于茶树长期生活在这种温暖而湿润的生态条件下,因而使茶树形成喜爱温湿的特性,与高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研究,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日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茶树不但生长快,而且茶叶品质也好,日平均温度超过25,虽然生长快,但茶叶易老化,品质下降。茶树生长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在茶树生长的季节,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最好。
2、茶树喜光耐荫
茶树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荫性,它既能在强光下正常生长,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长得更好,而且品质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树耐荫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茶树的祖先长期在光线较弱的生态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耐荫的遗传特性。茶树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b,叶绿素b对蓝紫光的吸收率特别高,而漫射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茶树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树生育和茶叶品质。茶树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要茶树生长好,品质优,就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
二、优质茶的物质基础
茶叶品质是由鲜叶质量和制茶工艺决定的,鲜叶通过一定的制茶工艺,使内在的化学成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形成茶鲜叶化学成份是氨基酸、咖啡碱等;形成茶叶香气的主要物质是芳香油。蛋白质是茶叶中含氮的结构物质,它的含量高,意味着茶叶的嫩度好,是茶叶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茶树生态条件优劣,深刻地影响着茶树的代谢活动,因而改变茶叶的化学成份,左右茶叶的品质,在气候温和调匀,雨量充沛,光照较弱,慢射光较多的气候条件下,在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较好的弱酸性土壤中,有利于茶树氮代谢,可以使茶叶积累较多的有效成份,提高茶叶品质。
三、茶园生态条件的特点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叶内含物质的形成和数量的积累经常受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影响而有显著的变化。高山茶园由于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覆盖度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形成独特的生态条件,茶园又多分布于群山环抱的山坞之中,终年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漫射光多,茶树常年生长在荫蔽高湿的自然环境里,朝夕饱受雾露的滋润,生长良好,因而芽叶肥壮,叶质柔软,白毫显露。
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云台山区,使得花果山云雾茶吸纳花香、果味,品质格外优异。
4. 怎样建起一个绿色无公害茶叶基地
无公害茶叶 指的在无公害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版金属和权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无公害茶叶生产,要合理用药,提倡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四大标准体系
1、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2、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4、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代替NY5017-2001)。
5. 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的区别是什么
不同点:1、目标定位不同
有机茶 最初是应国外贸易商的要求而产生的,其开发都是严格与国外有机食品接轨的,有的是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的。主要面向少数高消费阶层。
绿色食品茶叶 起源于我国,最初发展动机是促进出口和内销。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农业发展潮流而形成的。其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主要面向较高的消费阶层。
无公害茶叶 立足于全面解决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建立放心基地,扶持放心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茶茶品。属于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主要面向广大的中低消费阶层。
2、产品标准不同
有机茶: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的标准不尽相同。申请不同国家的有机食品认证,所遵循的标准也不一样
A级绿色食品茶叶:标准是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的。
无公害茶叶:所遵循的是系列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等无公害茶叶国家标准。
3、产品级别不同
无公害茶叶:基本档次,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茶叶产品最基本得市场准入条件,没有级别可分。
绿色食品茶叶:是第二档次,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要求产地环境质量评价项目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有机茶:属于最高档次。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4、标识不同
有机食品标识: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认证机构拥有各自标志。
绿色食品茶叶:在我国的标识是统一的,也是唯一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质量认证商标,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有偿使用。
无公害茶叶:统一的,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无偿使用。
5、 认证机构不同
绿色食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仅有一个机构。
无公害茶叶的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并依托各省认证承办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目前认证机构较多,但只有那些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标识或颁发了省级法规的前提下,其认证才有法律效应。
6、 认证方法不同
有机茶的认证:由政府授权、认可或确认的认证机构按照法规、条例实施认证,通常为市场化的经营性认证。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重视农事操作的真实记录和生产资料购买及应用记录。(档案农业)
绿色食品认证:由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以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AA级检查员制度,实地检查认证为主,检测为辅。)
无公害茶叶认证:在政府推动下,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公益性认证;其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均由政府统一发布。实行产地与产品认证相结合,以检查认证为主,检测确认为辅。
7.认证收费不同及时效不同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只收检测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绿色食品认证要收取检测费、标志管理费、标志使用费。颁证有效期为三年。
有机食品认证要收取申请费、认证检查费、颁证费、标志管理费。 颁证有效期为一年。
6. 绿色食品认定怎么办理的呀
绿色食品是指根抄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袭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图2),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认证是指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食品按照有关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对符合标准的食品授予绿色食品标志的过程。
目前,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的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生产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的环境符合NY/T391—2000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7. 出口茶叶种植基地的备案材料内容
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号编制方法:
ZJ XXXX B XXX
基地备案序列号
“备”字汉语拼音的内首个大写字母
出口茶叶卫生注容册企业卫生注册号(后四位)
浙江检验检疫局代号
附件2: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茶园定期监测农残和重金属项目
土壤重金属:镉、砷、铅、汞
土壤农残:六六六、滴滴涕
茶园的大气环境、土壤、灌溉水应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5020《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要求,监测项目应根据该标准的要求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8. 有了解福鼎有机白茶的吗什么是有机
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功效
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而且福鼎白茶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白茶提取物对引起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
茶树形态
福鼎大白茶树
福鼎大白茶树高1.5—2米,幅宽1.6—2米,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分枝较密,节间尚长。树皮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钝,叶缘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长宽比平均为2.2。叶色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7—11对。锯齿较整齐、明显,27—38对。叶肉略厚,尚软。
一芽二叶长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结果率高,茶子大而饱满。发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
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9. 有机食品辣椒生产对产地环境有哪些质量标准要求
(1)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专等。
(2)如果农场的有属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
(3)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生产者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与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阶段为转换期,有机转换期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同时使生产者建立起完整的有机管理体系。
一年生作物需要24个月的转换期,多年生作物需要36个月的转换期。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转换期内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