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育条例
❶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男人陪产假多少天
据2016年5月27日通过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家里需要陪回产的男人,陪产假是1个月答30天的时间,产妇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最多可休190天。
关于产假,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除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增加产假3个月,最多可休190天,并给予其配偶护理假1个月。对于独生子女护理父母的假,明确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天的护理假。《条例》规定公民在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1)河南省生育条例扩展阅读:
《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妻子生产时,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❷ 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2008年生育二胎的条件
该问题已作过回答。为方便你的查找,再回答一次:
当年《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了当年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条件如下,你可对照:
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经县级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鉴定,报省辖市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三)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伤残军人的;
(五)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
(六)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七)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第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除适用第十七条的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二)男到有女无儿的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的(若姊妹数人,只照顾一人);
(三)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
(四)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户籍原在城镇,后转入农村或农村居民被聘用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不适用前款规定,但因依法结婚从城镇转入农村的除外。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❸ 河南省生育保险最新政策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你要看你是属于河南省哪个市的,每个城市报销流程方面有所不一样。
以郑州为例,
办理事项
定点医疗机构生育后津贴申领
申报材料
1、结算发票原件;
2、婴儿出生(死亡)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生育证原件及复印件;
4、难产另需提供诊断证明及病例复印件(含病案首页、生产记录、出院小结)。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且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女职工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生育保险基金按以下限额标准支付:(一)产前检查:800元/例;(二)正常分娩:三类定点医疗机构22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000元/例;(三)异常分娩(难产):三类定点医疗机构28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600元/例;剖宫产:三类定点医疗机构45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4300元/例;(四)剖宫产的同时做其他相关妇产科手术5000元/例,本条第三款规定的费用标准不再支付。实际医疗费低于上述限额标准的据实支付,实际医疗费高于或等于上述限额标准的,按上述限额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生育保险基金按以下限额标准支付:(一)放置、取出宫腔内节育器(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15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30元/例;(二)输精管结扎术(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12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000元/例;(三)输卵管结扎术(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26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400元/例;(四)输精(卵)管复通术(含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40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3800元/例;(五)早期妊娠需在门诊终止妊娠(含孕情检查、检验费):三类定点医疗机构300元/例(特殊情况除外);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280元/例;(六)12周以上住院终止妊娠:三类定点医疗机构10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800元/例;(七)引产:三类定点医疗机构1500元/例;二类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300元/例。实际医疗费低于上述限额标准的据实支付,实际医疗费高于或等于上述限额标准的,按上述限额标准支付。
❹ 多胎生育是违反《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哪些条款
新《河南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袭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三个以上子女的,每多生育一个子女,分别按男方和女方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六倍征收社会抚养费;个人实际收入高于所在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一倍以上的,按其实际收入的六倍计征社会抚养费。
❺ 2017年河南省产假国家规定,河南省产假规定多少天
2017年河南省产假是国家规定的98天加3个月,最长可达190天,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规定:《女职内工劳动保护特别容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2、新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98日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所以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不管一孩、二孩、三孩,都可以休 98天加3个月的产假。如果足够幸运,3个月的产假中有两个月是31天,就可以休190天产假。
❻ 河南计划生育新政策
新政策:你和你老婆都是独生子女的话,就可以申请2胎。
❼ 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
少数民族可以申请第二胎
两胎相差5年就可以申请了
❽ 关于河南省的计划生育政策
1月23日 18:49 我同样是对计划生育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的,先不说该政策的可行性,退一万步讲,即使需要这个政策,政府也不应该用土匪的方式去执行。想必大家对计生部门牵农户牛,扒农民房,搬粮抢鸡一罚到底的行径不会陌生。生育是人之伦理,没有人天生像猪一般一生就是一窝十几头。 其实,要说中国人多,怨谁呢?几千年了,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嫌过人多啊。谁让我们的毛领袖说“人多好办事”呢?不信你看看,我们的上几代,哪家哪户不是生了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举个例子,我母亲家是13兄弟,我父亲家是8兄妹,我的姨父家更恐怖,有16个。几十年前饿死人也鼓励你生,现在你敢生就饿死你,这算哪门子的政策? 多的不想说了,免得让人把我这段话给清理了。 给段对话看看,理智点的,没人忍心删吧!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为什么现在还有人支持计划生育? 甲:我认为,计划生育是我国最正确的政策,因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们就会拼命生孩子,造成“人口爆炸”。 乙:你的假设“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们就会拼命生孩子”是错误的,因此“人口爆炸”这个结论也就不成立了。打个比方,有个国家实行“计划吃饭”的政策,规定每个人每顿饭只能吃一碗。后来有人提出取消“计划吃饭”,但马上有人说:“计划吃饭是我国最正确的政策,因为如果不实行计划吃饭,人们就会拼命吃饭,造成肚皮爆炸”。计划生育的支持者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人是有理性的。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绝大多数夫妇都会根据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来制定生育子女的家庭计划。 甲:这么说,你认为不会发生“人口爆炸”? 乙:“人口爆炸”已经被世界各国证明是不存在的。世界人口真正大规模增长只是在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各地的人们,生育越来越少,生育率自1972年以来下降了一半,由每名女性生育6个子女跌至2.9个,而人口学家表示,生育率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虽然全球人口继续增长,由现时的64亿增至2050年的90亿左右,但之后将急剧下降。地球面临的新威胁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口减少,而生活富裕正是出生率剧降的原因之一。一旦人们认识到,所谓“人口爆炸”其实是像“海市蜃楼”一样虚无缥渺,人们就很容易识破计划生育的谎言了。 甲: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认为实行计划生育是正确的? 乙:这是因为,他们受到长期的计划生育宣传的影响。计划生育的宣传,可谓双管齐下:一方面极力夸大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用“人口爆炸”来吓唬人们;另一方面极力缩小国土承载力,说什么中国最多只能养活16亿人口。计划生育利用人们对“人口爆炸”的恐惧,大肆渲染: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就会发生“人口爆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人口问题,就接受了这个谎言。其实,认真思考过人口问题的人就会发现:发达国家在发达之前都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在发达之后,还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他们的人口不但没有“爆炸”,而且生育率还在不断下降。 甲: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破坏,不是吗? 乙:计划生育的宣传,过分渲染人口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事实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们对环境粗放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环境破坏一度也很严重,例如,在十九世纪,那时英国人口和伦敦人口都没有现在多,但空气污染很严重,伦敦被称为“雾都”。随着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伦敦又恢复了晴朗的天空。今天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用更新的技术发展节能和清洁生产。 甲:我知道计划生育导致了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等负面效应,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必须跨越的“卡夫丁峡谷”。 乙:这种说法就好比问“你愿意当乌龟还是当王八?”一样荒唐!一个人难道只有当乌龟或者当王八这两种选择?显然不是!同样道理,中国也并不是只有这两种选择:或者“人口爆炸”,或者陷入极度老龄化。但计划生育的宣传,就是向人们灌输这种观念:中国如果要避免“人口爆炸”,就必须陷入极度老龄化!就像有一个人对你说:你如果不想当乌龟,就只能当王八!然而,我们知道,你是一个人,既不是乌龟,也不是王八。同样道理,取消计划生育,中国既不会陷入极度老龄化,也不会发生“人口爆炸”。 甲:我认为,将来的科技进步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所以老龄化并不可怕,我们完全可以从容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 乙:你说从容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真是说得轻飘飘的,然而生活却是实实在在的,没那么轻松。现在已经能看到的问题是,我们老了怎么办?2个年轻人围着4个老人转?计划生育支持者认为科技进步能够解决老龄化问题,却不相信科技进步能够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日本、德国是科技先进的国家,他们却没自信靠科技进步解决老龄化问题,而要鼓励生育去解决老龄化问题。有的人在中国科技落后的情况下,却盲目乐观认为科技进步能解决老龄化问题。为什么有些中国人在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上非常悲观,而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上却盲目乐观,而发达国家是科技先进的国家却与此相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计划生育长期片面宣传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致。 甲:这么说,计划生育已经使很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 乙:是的。计划生育多年以来已经作为一项长期国策制定并执行了。一项大范围的制度约束不管是否合理,只要长期执行下去,就会慢慢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现在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的就是强势宣传的计划生育的人口观念,长大后又不得不接受硬性的制度规定。四顾所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同一种生育规定的框架下按相同的标准生活。在这样一种强大的社会导向的挤压下,从众心理和思维惯性使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合理的。就像当年清兵入关,“留发不留头”的规定使汉人如丧考妣;辛亥革命后,当革命党人要求大家剪辫子的时候,许多人又是如丧考妣一般。 甲:支持计划生育的人除了受计划生育的宣传形成思维惯性以外,还有哪一种人? 乙:还有一种人,他们也明白计划生育理论的荒谬,但由于他们是计划生育的既得利益集团(如计生干部),因此他们也支持计划生育。这已经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导向问题。一些人口学家在1980年参与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即使现在他们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各种负面效应,他们在感情上也很难接受计划生育是错误的这一事实。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口学家选择了沉默,所以现在很少能看到有份量的文章来支持计划生育。其实他们现在也说不出什么东西了,当初想避免的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等负面效应都已发生,将来人口危机爆发时,他们应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❾ 河南省关于未婚生育的管理条例
河南省没有“关于未婚生育的管理条例”。
如果涉及计划生育的,整个河南省执行的是《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你可在网上查阅这个条例,认真阅读一遍,你就会明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