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城乡规划条例
A. 有较大的城市这一提法吗
没有这一提法。现在最新的提法是: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一、二、三线城市的提法也是媒体在报道中较为模糊的提法。
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达650个左右,按照1989年的《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共划分为3级。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
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2014年10月,随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方案》、《居住证管理办法》等将进入实施阶段,根据新的城市标准的设定,有4级城市,届时城区人口超过500万人口的城市,将被定义为特大城市。那么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是什么呢?
1、小城市。城区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被设定为小城市。按此标准,中国将会增加许多小城市,这些小城市可以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2、中等城市。
城区人口为50-100万的为城市,被设定为中等城市。这些中等城市需要有序放开城区人口。
3、大城市。
城区人口为100-500万的被设定为大城市。这些大城市需要合理控制城区人口。
4、特大城市。
城区人口为500万以上的被设定为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等。按此标准,以往被称为特大城市的,比如青岛、郑州、徐州、赣州、唐山等,由于城区人口不到500万的,因此不被定义为特大城市。
按照上述划分标准,全国大部分城市将会被降级。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改变,将对以往的城市等级划分“重新洗牌”,一些城市的定性和发展,也将因此而重新引发思考。
B. 唐山市关于物业管理用房面积的规定
第六十来一条 城乡规划行政部门自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和面积,纳入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内容并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的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纳入居住小区或者组团建设内容,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依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载明的地上总建筑面积3‰的比例配置物业管理办公用房,按比例计算少于120平方米的,按120平方米执行;按照4‰的比例配置物业管理经营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的面积和具体位置应当在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时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部门的意见,在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确定,不得任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