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无资质搅拌站处罚条例

无资质搅拌站处罚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3-09 15:38:31

A. 无资质搅拌混凝土买给私人建房犯法吗

  1. 这个肯定是违法的,不用说。

  2. 你怎么知道搅拌站没有资质,现在对这块审查应该比较严格的,不知道你是那个地区的。

  3.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他没有资质,直接可以告他。不用说,100%违法

B. 商砼、混凝土拌合站没有相关资质证书按什么条例处罚

按照各地方建筑管理条例,未取得资质的混凝土公司是不允许进行生产的,必须关闭。对于使用了该公司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的结构工程,必须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进行实体检测。

C. 如何取缔无证经营的混凝土搅拌站,该适用哪部法律

工商管理部门就收拾他了。

D. 如何取缔无资质黑混凝土搅拌站

向质量监督部门举报是最有效的办法

E. 没有获得资质的搅拌站如何举报

哪方面的?环保不达标没有获得环保资质的话找环保局
如果是质量方面的话找质监局

F. 无证经营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什么部门查处

住建局,质检站,税务..,,都会查

G. 无证办混凝土搅拌站是非法经营吗

非法查处后又继续经营 说明如下可能: 他补办了经营手续,已经成为正常经营的公司; 他买通了当地官员,已经没有人找他麻烦了; 他在进行收尾处理,可能很快结束了。 如果你有确实证据他仍违法违规,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

H. 商砼无资质要在哪里投诉

看你所处的位置和身份等了,对无资质的搅拌站的治理,应该从使用方(源头)进行管理,就是工程上禁止使用无资质的商砼,并且严格执行,这才能杜绝。所以,说白了,因为无资质的商砼属于黑户,查他涉及的行政和法律等关系,但是如果直接投诉、检举使用无资质商砼的工程到监督部门,那么就会收到简单明了的效果。

I. 如何处理无资质生产的预伴混凝土

一、严禁使用无资质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产品
各施工企业严禁使用无资质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产品,严禁让无资质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进入工地现场。监理企业要加强对进场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混凝土供应合同、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书数量等进行核查。担任项目经理的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人员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避免工程建设项目因使用无资质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造成质量事故。
二、全面加强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
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调度,特别是对运输、泵送车辆和人员的管理,车辆租用到期后应清除生产厂家的标记。严禁出卖、出借混凝土合格证书,所出具的混凝土合格证数量必须和施工现场的使用数量一致,严禁合格证书数量大于施工现场使用数量。有资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不得因生产负荷等原因将业务转由其他生产企业供应,成立的分站也应当满足预拌混凝土资质标准和试验室的要求。

J. 小型混凝土搅拌站无资质销售 违反了哪一条处罚依据是什么

违法经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

(四)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0)无资质搅拌站处罚条例扩展阅读: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只能适用于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非法经营行为。该条第四项的适用,也不能脱离这个基本前提。因此,对于刑法未明确规定的某种具有一定危害性的行为,若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该行为是一种经营行为。虽然“经营”一词在语言学上并不特指经济营业活动,而是指“筹划并管理”、“泛指计划和组织”等。

但是,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规定的非法经营行为,其“经营”一词理应是经济领域中的营业活动。

即应理解为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经营活动。强调此“经营”行为以营利为目的是必要的,这是非法经营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所应具备的—个基本特征。

如果某种所谓经营活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公益或者慈善目的,则即便该行为的某些方面不符合有关法规,也应将其排除于本罪之外。

(二)该经营行为非法。所谓“非法”,是指该经营行为违反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通常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规范。如果国家法律、法规等未对某种经营行为予以禁止或者限制的,该经营行为不得被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

例如,在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务院未对IP电话的民间经营行为作出明文禁止或者限制之前,民间经营IP电话的行为就不宜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

国务院所属部门或者地方政府未经国务院批准或者授权而颁发的某种行政规章或其他文件中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内容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能成为认定非法经营行为的法律依据。

(三)该非法经营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以市场秩序作为本罪侵犯的客体,这一方面表明非法经营罪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另一方面,个罪客体与类罪客体的重叠。

也印证了该罪之规定是“扰乱市场秩序罪”这一节的“兜底”条款。此所谓“市场秩序”包括市场准入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这三种秩序都可能成为非法经营罪侵害的客体。

热点内容
劳动法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依据 发布:2025-09-14 06:20:49 浏览:896
并购协议法律服务 发布:2025-09-14 05:54:35 浏览:343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发布:2025-09-14 05:54:34 浏览:145
法治是民法之 发布:2025-09-14 05:52:34 浏览:129
王锡锌法治政府建设 发布:2025-09-14 05:50:21 浏览:678
张忠愚律师 发布:2025-09-14 05:29:33 浏览:101
自费买工装劳动法 发布:2025-09-14 05:27:25 浏览:124
保健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05:18:58 浏览:252
2016年劳动法放假规定 发布:2025-09-14 05:18:46 浏览:528
比较行政法课程 发布:2025-09-14 05:06:53 浏览: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