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

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

发布时间: 2021-03-16 06:22:16

①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才生效吗

根据《宪法》第116条和《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所在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由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解析: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1)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3) 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4)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5)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② 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要多少代表投票

三分之二,按照规定地方性法律法规需要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投票同意,才可以具体实施。

③ 设区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在效力位阶上是何种关系

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由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

④ 省人大制定的决定是地方性法规吗

省人大制定的任何规范性文件都是地方性法规

⑤ 省,直辖市权利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报给国务院批准吗

不需要。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适合本地的行政区回域,因此不需报全答国人大批准。宪法一百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指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备案是指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相关性文件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项的行为,和批准不同。

⑥ 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较大的市人大地方性法规哪个效率高

《立法法》第63条第2款明文规定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不得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而且较大市的人大无完整立法权,其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报经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施行,因此,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与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之间是事实上的上下位阶。那种认为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即与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的说法是毫无法律根据的无稽之谈。

⑦ 省、直辖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要报( ) 备案。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八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7)省级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三条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

⑧ 哪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只限于省、自治区、专直辖市的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四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第一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六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⑨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但是地方省人大对其做了解释,这叫什么解释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
①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②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项工作的重大事项。
③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情况。
④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正、副职领导人。
⑤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
⑥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有下列职权:
①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②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③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要通过会议进行工作,行使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职权。
省人大没有司法解释权(这是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才有权行使的)立法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省人大对法律只能在不抵触的情形下,制定地方法规。对法律规定不明确不具体,针对本表形详细化。

热点内容
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17 03:07:40 浏览:931
通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7 02:45:32 浏览:497
巴林王国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45:27 浏览:909
明代司法机关 发布:2025-09-17 02:45:25 浏览:677
工期违约金最高限额合同法解释 发布:2025-09-17 02:39:53 浏览:154
2018年修改后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39:00 浏览:853
行政法的本级 发布:2025-09-17 02:25:37 浏览:952
学习准则及条例课件 发布:2025-09-17 02:25:27 浏览:785
立法座谈提纲 发布:2025-09-17 02:24:47 浏览:107
上海劳动合同法培训内训 发布:2025-09-17 02:15:56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