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款不专用的法律法规
❶ 个人独资企业国家补助工程款没有专款专用是不是违法
个人独自企业国家补助工程款,没有专款专用,这种情况是严重的,违规违法行为,这有可能让你公私分不清楚
❷ 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没有专款专用违规吗
合作社资金没有专款专用是一种违规的行为,但目前国家对合作社的监管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还不完善。
例如:《山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
第十九条规定: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专项资金用途。确需变更的,用款单位应当按照项目和资金管理权限逐级上报原审批主管部门批准。重大变更事项应当报省政府批准。
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专项资金申报、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规定处理。
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账务处理?
收到政府补贴,根据政府补贴的用途置于不同的科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政府补贴用于补贴商品销售额,则政府补贴视同销售,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政府补贴用于资产、建筑,资产建成后随资产使用年限进行分摊确认:
(1)收到政府补助时,先放于递延收益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每年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折旧(摊销)年限每年确认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3、收到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贴,将其放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4、收到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贴,能够当期一次性确认的: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破产清算时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处置暂行办法》财资〔2019〕25号:剩余财产中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应当优先划转至原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划转至原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
❸ 专款专用的法律规定
挪用国家下发专款 国家下发的专款都是有特定用途的,甚至有些是用于非常紧急的情况,不能非法挪用,如果挪用了并对国家人民造成不利后果,则应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❹ 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用书面语怎么表达
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作他用。
❺ 国家拨款的项目都是专款专用,但如果用不完应该如何处理
看不同情况而定:若是可跨年度使用的专项资金,在年末时的结余可转到下年继续使用;若项目在本年已经完工资金还有结余,结余部分应上缴同级财政国库,实施项目单位不得留用。
❻ 专款专用的分类
按管理状况划分,专用资金大致可以:
1、收入和支出都包括在预算之内的资金。例如中国中央预算中属于基金性质的基本建设基金和列收列支的改烧油为烧煤专项资金。
2、享有法律自主权的专用基金。立法机关通过专门法令建立这些基金,并规定其数额。这部分收支独立于财政体系的其他环节。例如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虽不包括在国会预算提案中,但仍是联邦财政收支项目,其数额反映在预算内外合并的联邦财政收支总额中,并且按规定,大部分基金结余补用于公共债券投资。
3、自主性较大的专用资金。一般由各主管部门掌握,用于指定的目的。例如中国的预算外资金,它们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设立、收取、提留和安排使用,实质上已不受立法机关的监督。专用资金按期限的不同还可分为临时的(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和固定的;按其隶属关系分为国家级的和地方的;根据使用的目的分为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专用资金的管理方式不完全相同,根据各项专用资金性质的不同,分别按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专门规定的办法实施管理。
❼ 信用贷款没有专款专用,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没那么严重,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是要是银行监管到了您这笔资金没有专款专用,银行那边会回收您这笔资金,也就是说资金银行会收回去,您这笔贷款自己无法使用,希望能帮到您。
❽ 被审计单位滞留专款属于违反什么法律发条,处罚依据是什么
残联将上级所拨专款违法滞留,已触犯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滥用职权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即构成本罪。
并同时给予相关责任人以行政处分。
❾ 借高利贷行为、从银行贷款未专款专用的行为如何认定
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先和他讲好条件,80万不能说贷款下来再还。前期工作完成一部分还一部分,这样比较好,也不枉费你付出的努力和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但能不能谈成看你自己了。再者说,虚假报表做出来即使有责任也未必是你担,他公司的报表责任应由其公司会计承担,这个倒不必太多担忧,留点心眼就好了吧。还有我觉得银行也不是那么笨得,假报表和人脉也不一定能贷得出来。但如果真贷出来了,他也未必能履行承诺把钱都还给你。总觉得风险大于收益。不建议帮。建议找其他方面对其施压还款。
❿ 挪用专项资金违法了什么规定
你好,专项资金是用于专门的项目的,如果随意挪用,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但具体是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呢,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所受到的处罚是严厉的。现在就由小编来具体为你讲一讲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挪用专项资金违反了什么规定
挤占、挪用一般用途的专项资金,只是违反了专款专用的财经纪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用买油的钱打了盐”,一般认为,为了解决某某事项的项目资金缺口而挪其他项目资金临时用一用,从百姓的通识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按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等处理即可。
将专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用途的款物挪作他用,则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规定。无论是挪作公用还是私用,都要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将上述款物挪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还应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定罪,从重处罚。如某贫困乡镇将扶贫资金用于发放职工工资,虽然是公用行为,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一定的刑事制裁。
相关知识:挪用资金罪的客观方面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且挪用数额较大,且时间上超过三个月而未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也没有数额较大的限制,只要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了非法活动,就构成了本罪。所谓“非法活动”。就是指将挪用来的资金用来进行走私、赌博等活动。行为人只要具备上述三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可以构成本罪,而不需要同时具备,上述挪用资金行为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具有管理、经营或者经手财物职责的经理、厂长、财会人员、购销人员等,利用其具有的管理、调配、使用、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将资金挪作他用。
综上所述,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的,在认定该罪名时要注意与挪用资金罪区别开,注意他们是特别与一般的关系,要认真区分,正确辨别,不要弄混了。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