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电法规范
㈠ 物探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为了全面研究陷落柱上方物理场的分布规律,根据S1陷落柱的物性和地形条件,选用下列物探方法进行试验:
(1)高精度磁测技术(M):采用高精度G-856磁力仪观测总磁场(∆T)变化,有利于在无磁性沉积地层中研究陷落柱对磁场的扰动,在条件较好的地段可同时观测磁场垂直梯度∆T/∆H和水平梯度场∆T/∆X。鉴于G-856野外施工方便、快速,是大面积普查寻找陷落柱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
(2)高密度电阻率法(ES-G):在磁法发现的可疑点上,采用具有多方法、多参数的高密度电阻率排列的目的,是证实磁异常点反映陷落柱的可信度;在磁异常范围内进一步圈定陷落柱的形态、分布范围及给出半定量的数据。
(3)联合三极测深剖面法(EVS):除可给出确定陷落柱存在与否的定性资料外,通过该方法,可较准确地获取关于陷落柱的埋深、分界线及下延深度等定量资料。
(4)双侧单极偶极测深(ES):该方法施工方便快速,有利于在地形复杂和地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探测深度较小,不利于单独使用。
(5)中间梯度剖面法(L):该方法施工快速方便,有利于大面积普查。但当陷落柱埋深较大时,不宜使用。
(6)垂向电测深(VES):在地形较平坦的地段研究陷落柱深部结构和形态。由于探测深度可人为控制,所以,电测深法比其他方法更加优越,而且可较准确地获取各种定量解释数据资料。
(7)高精度重力测量(GS):该方法受地形影响严重,在地形平坦地段,利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是快速圈定陷落柱分布范围的有效方法之一。
(8)地震勘探剖面:利用地震勘探可在时间剖面上发现正常地层层序被陷落柱破坏,有效波组局部中断且不可追踪的现象。在地形平坦的条件下,应用地震勘探探测分布范围较大的陷落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于直径较小的陷落柱,不适于采用该方法。由于该方法野外施工复杂,费用较高,在普查陷落柱的分布时,不宜采用该方法,而只是在其他物探方法证实存在的基础上,采用此法详细研究陷落柱的形态结构等准确的定量数据。
㈡ 物探(电法、地震)对平面坐标和高程精度要求
你要做什么方法,对应的就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在规范里面都有测地精度这一部分的,你一看就明白了。你这个说法太笼统,电法和地震里面有很多工作方式,都有不同规范要求的。
㈢ 物探做磁法和电法需要控制点做什么
测量放点啊,因为野外工作完成后,需要把测线、测点画到平面图上,所以需要控制点坐标,再根据控制点坐标测量出各个物探点的坐标。
所有物探工作要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做的,最后的成果在带坐标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展示。控制点用于控制物探测点放样。
将来给你做出异常来了。要给你提供位置啊。
㈣ 物探方法的分类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用物理方法找水、找矿的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探手段。它是以地下岩(矿)石间存在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用物探仪器观测天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分布,用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地下水源和矿产,以及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不同的岩(矿)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磁铁矿具有很强的磁性,金属硫化物矿具有明显的良导电性和电化学活动性,各类岩(矿)石间都存在密度差异等。这些物理性质的差异能引起天然物理场(如磁场、电场等)或人工物理场的分布差别(称为物探“异常”)。用物探仪器测得异常,并研究物探异常与被探测对象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能解决一系列找水和地质问题。
由于岩(矿)石物理性质的多样性,用于地质研究的物探方法很多。根据岩(矿)石的物理性质,可对物探方法进行分类。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分类与应用见下表。
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分类与应用简表
续表
续表
对表中几种主要水文物探方法的实质解释如下。
(一)电法
电法勘探在水文工程地质调查中应用广泛,效果良好。电法勘探是利用岩(矿)石间电学性质的差异,观测和研究人工或天然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进行找水、找矿、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类物探方法。岩(矿)石的电学性质主要有导电性(电阻率ρ)、电化学活动性(激发极化特性和自然电位跃变)、介电常数(ε)和导磁性(磁导率μ)。电法具有利用的物性参数多、场源和装置形式多、观测要素多以及应用范围宽等特点。针对不同的地质任务,为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电法勘探形成了许多分支和变种。
(二)地震法
地震勘探是以岩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分析地震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用以查明地质构造和解决水文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地震波由震源点出发向下传播过程中,遇到有波阻抗差的分界面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并传播到地面。用地震仪按时间序列记录返回地面接收点的地震波,用计算机计算弹性波在地层中传播的速度,计算岩层的产状和埋深,并推断地质结构。地震勘探在水文工程地质勘查中,主要用来研究地质剖面和构造,确定含水层的分布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地质问题。地震勘探广泛用于寻找油、气和煤田构造。
(三)放射性法
放射性探测是基于岩(矿)石的天然和人工放射性强度,来寻找有用矿产、找水、研究其他地质问题。岩(矿)石或多或少地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经地下水的长期作用,将发生迁移和富集;不同地质体在人工放射线照射下的反应也不同。这些都为放射性测量寻找有用矿产、探测地下水源以及研究其他地质问题提供了物理前提。
(四)地热法
地热能由地球内部源源不断地向地表传导,形成天然地热场。地热探测法以岩石热传导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测量并研究天然热场的分布规律,来推断地质构造和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岩石中温度异常的形成取决于岩石的温度特性和构造,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地下水的运移特性有关。充满于空隙和裂隙中运动着的地下水,能加速地热能的对流和迁移,从而形成热异常,地温测量是一种有效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五)磁法
自然界岩石和矿石常常具有不同的磁性,使得电磁场在局部地区产生变化,出现磁异常。利用磁法勘探,发现并研究磁异常,可以寻找有用矿产、推断地质构造。磁法勘探可以追索圈定赋水花岗岩风化裂隙带和断层破碎带。微磁测量可以寻找挡水岩脉,圈定火成岩体强风化壳的分布范围。磁法勘探主要用来预测与区域水文工程地质有关的地质构造和深部断裂。
(六)重力法
重力勘探是以岩(矿)石的密度差异为前提,用高精度重力仪测量地面的重力异常,来调查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局部地质体的密度与围岩有差异时,重力分布与区域正常重力分布产生偏差,它与地壳上层构造和有用矿产有关。重力勘探可用于寻找金属矿产、预测油气及煤田构造、寻找地热与地下水。在有利的条件下,高精度重力测量可以推测溶洞的位置。重力勘探主要用来预测与区域水文工程地质有关的地质构造和深部断裂。
(七)遥感法
遥感技术属于特高频电磁法,以摄像方式为主,目前主要应用航空照片(简称航片)和卫星图片(简称卫片)进行判释,信息量丰富、视域广阔、效率较高。它对水系分布反映清晰,对地貌反映清楚,对岩脉和破碎带都有清晰的反映。因此,遥感方法适用于圈定山前冲洪积扇并分析河网与古河床的范围,以及划定裂隙位置,便于寻找裂隙水。
按照不同测量空间,物探分为地面物探、地下物探、航空物探等。地下物探主要在钻孔和坑道中观测。在钻孔中进行的各种物探测量总称为地球物理测井,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井壁周围岩层的状态和性质,划分钻孔地质剖面和了解地下水的活动规律。
㈤ 地球物理勘探中的电法勘探现在应用的如何
现在煤矿的详细勘查都用电法,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研究的比较好的我知道的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胡祥云教授,祝你好运!~~
㈥ 电力法有哪些规定
《电力法》的第十一、十九、二十四、三十四、五十二、 五十三、五十四条对安全用电作出如下规定:(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变电设施用地、输电 线路走廊和电缆通道。(2) 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 国家对电力供应和使用,实行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计划用电的管理原则。(4)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 措施,做好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和计划用电工作。(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 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在电力设施周围进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 的作业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经批 准并采取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 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 安全的物品。
在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前已经种植的植物妨碍电力 设施安全的,应当修剪或者砍伐。(1) 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 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 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㈦ 开展电法勘探的要求
开展电法勘探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被探测对象与其周围介质间存在一定的电性差异;·
2)被探测对象的规模相对埋藏深度要大,埋深要小;
3)被探测对象激发的异常场能够从干扰背景场中分辨出来。
电法勘探应遵循下列原则:
1)正式工作前应通过方法试验,正确选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参数;
2)实际工作中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复杂工作条件下或重点工程,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3)探测工作应充分利用已知的地球物理探测、勘察、设计等资料。
㈧ 请问,高密度电法的执行技术标准是什么啊
高密度电法集成了电剖面和电测深,所以执行技术标准是《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和《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㈨ 高密度电法物探200米深需要多少层
一般高密度是做不了这么深的,200米的话AB需要1200米
㈩ 物探电法勘探具体操作流程
电法勘探有好几种装置的,,好比中间梯度装置,对称四极,偶极偶极装置,,很多规范书都能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