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旧
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有多少章
《党政领导干部选复拔任用工作条例》共制计13章71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三章 动议
第四章 民主推荐
第五章 考察
第六章 讨论决定
第七章 任职
第八章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第十章 交流、回避
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
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
第十三章 附则
2.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符合什么条件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七条选拔任用条件: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2)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旧扩展阅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特点: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结合起来,进一步体现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同时坚持发扬民主的方向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对有关制度做了进一步改进完善。
2、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科学发展、以德为先、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把人岗相适、重视一贯表现等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3、坚持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经过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着重完善民主推荐,改进考察方式方法,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破格提拔、干部交流等。
4、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在严格标准条件、规范选拔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明选拔任用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党组织、领导干部和选拔对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5、坚持有效管用、简便易行,优化程序、删繁就简。
参考资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网络
3.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下到哪些情形应当降职使用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予以降职。”就是说,公务员降职的条件是本人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两种情形。
(一)本人不称职
公务员因为工作不努力或其他原因,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在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的,或在专门的任职考核中被认为不合格的。
(二)不能胜任现职
不能胜任现职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身体不健康,对执行现职有困难的。(2)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从事现任工作的。(3)因机构撤并,应予转任,而本人缺乏转任职务的专业知识,或不服从组织转任安排的。
4. 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特点
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在保持原有框架和内容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增设“动议”一章,拆分“酝酿”一章并将有关要求分别体现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之中。修订后,《干部任用条例》共13章71条,分总则、选拔任用条件、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交流回避、免职辞职降职、纪律和监督、附则,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了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其中,从“动议”到“任职”五个环节,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流程。
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结合起来,进一步体现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同时坚持发扬民主的方向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对有关制度作了进一步改进完善。
二是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科学发展、以德为先、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把人岗相适、重视一贯表现等要求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
三是坚持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经过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着重完善民主推荐,改进考察方式方法,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破格提拔、干部交流等。
四是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在严格标准条件、规范选拔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明选拔任用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对党组织、领导干部和选拔对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五是坚持有效管用、简便易行,优化程序、删繁就简。
5. 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哪些修改
一是完善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和资格(第二章7-8条),突出了理想信念的要求,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的要求,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要求,加强道德品行、作风修养的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实绩的要求。
二是在考察内容上按照好干部标准,突出了品德、实绩、作风和廉政情况的考察(第五章27条)。考察工作重点突出“德”的考察,政治标准是“德”的首位。县委组织部下发了《托里县“五步工作法”强化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一述二评三访四记五考”的方式全面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评价,对德的综合得分低于60分并排名居同类别(分乡镇、党群部门、政府部门)最后一名的,列为末位告诫、淘汰对象。
三是拓宽干部选拔的来源渠道,注意从担任过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推进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干部交流。目前,我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重点选拔具有乡镇工作经历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干部人选,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等做法也是一种体现。
四是严把人选关,明确了六种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第五章24条),把不符合好干部标准的人挡在考察人选之外。
五是在程序和方法的设计上,把选准用好干部贯穿体现到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努力用科学的制度机制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比如增设“动议”环节等。
6.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法律还是行政法规呢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党内法规,不是国家法律,也回不是行政法规。
党内法规是答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区别与党内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