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代表工作条例原文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备工作条例》所称战备工作是什么
战前准备工作、如情报报知、警报发放、战备等级、战备值班等制度或规定等。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共青团工作条例全文
《条例》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共青团建设的一贯要求,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在科学概括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军队共青团工作进行系统规范,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共青团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忠实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推进自身建设和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和依据。
《条例》共十章六十条,涵盖了军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基本方面。《条例》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和部队建设实际,把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基本问题作为规范的重点,坚持团组织设置与部队体制编制相一致,坚持服务部队中心任务和与照顾团员青年特点相统一,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赋予军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时代特色和内涵,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条例》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军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加以强调,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作为军队共青团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把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青年发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号召,贯穿于军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要求之中。
《条例》明确把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青年军人,巩固和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军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根本目的,并具体体现到军队共青团工作的主要方面。
《条例》还细化了团组织自身建设和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突出了团的教育和活动,明确了党组织、政治机关和首长对军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领导与指导责任,并专门设章规范团组织战时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作战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等。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工作条例的第一章 总则
本条例所称的安全工作,是指军队为防止和减少事故,保证人员和装备、财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全军的安全工作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规定。 各级党委(党支部)、首长应当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指导和督促部属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的经常性和有效性。
各级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掌握安全工作情况,向党委、首长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建议,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基层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群众性安全组织,经常开展安全竞赛、安全评比、安全自查与互查等群众性安全活动。
军队全体人员应当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自觉服从安全管理。 军政主官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履行下列职责:
(一)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安全工作情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法规、规章;
(二)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以及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领导安全教育、安全训练和安全检查;
(四)领导安全设施建设与管理;
(五)组织协调和解决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
(六)领导和组织事故救援与调查处理工作。
副职领导协助军政主官组织领导分管工作中的安全工作,参照前款规定履行职责。 司令机关主管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并协调机关指导部队做好安全工作;
(二)拟制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
(三)组织指导安全教育、安全训练和安全检查工作;
(四)组织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五)承办事故的报告和统计工作;
(六)领导直属单位的安全工作;
(七)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政治机关在组织领导安全工作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有关机关指导部队安全工作;
(二)结合部队安全工作组织开展思想教育;
(三)参与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四)领导直属单位的安全工作;
(五)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后勤(联勤)机关在组织领导安全工作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有关机关指导部队安全工作;
(二)拟制与后勤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
(三)组织相关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
(四)组织后勤系统的专业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五)组织或者参与安全检查、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六)领导直属单位的安全工作;
(七)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装备机关在组织领导安全工作方面履行下列职责:
(一)会同有关机关指导部队安全工作;
(二)拟制与装备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
(三)组织相关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
(四)组织装备系统的专业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五)组织或者参与安全检查、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六)领导直属单位的安全工作;
(七)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各级机关的业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对主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重大活动的安全工作由主办机关(部门)负责。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的1963年3月发布的全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原则、内容、组织形式、工作制度、作风、方法以及政治工作与各方面关系的法规性文件。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依据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和军队的宗旨、任务制订。由总则和若干单项条例组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对政治工作条例作过多次修订。每次修订都以古田会议决议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为依据,继承和发扬了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充实了新内容和新经验。条例规定的基本内容有: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和政治工作的指针。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指挥。④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建立党的委员会,连队建立党支部。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对军队领导的根本制度。省军区、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实行军事系统和地方党的委员会的双重领导制度。⑤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政治工作就是党的工作。政治机关就是党的工作机关。⑥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部队,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贯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军队高度的集中统一和严格的纪律,增强军队内部和外部的团结,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保证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军队的一切任务。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⑧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在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政治教导员,在连队和相当于连队的基层单位设立政治指导员,在团以上的机关部门根据需要设立政治协理员,并规定了他们的工作权限和职责。⑨政治工作人员的条件和要求。
吴夫向陈占楼何兆祥
5. 问答题:《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党委议事和决策的程序是什么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经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批准,中央军委近日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党委工作条例》)。
《党委工作条例》是规范军队党委工作的基本法规,是军队各级党委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2004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于规范和指导各级党委工作,加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党委工作条例》,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军队党的建设、规范军队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措施。
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总结吸收部队党委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针对党委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形势下军队各级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党委的职责和议事决策程序、党委的领导作风和制度以及监督与责任追究等,作了进一步充实完善。
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着眼更加牢固地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研究部署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委全委会、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把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思想观念作为党委领导作风的重要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贯彻和体现了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根本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各级党委班子建设和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党委班子,以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重要思想。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新规定,充分吸收了近年来部队各级党委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新修订的《党委工作条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制度成果,条例的发布施行,将进一步规范军队各级党委的工作,促进军队各级党委的建设,提高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增强党委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党委在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和带领部队完成各项任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6. 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 还在使用吗在哪可以下载啊谢谢!
当然还在使用。
1964年10月13日,中供中秧、国悟院正式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军代表法规。文格期间,由于军事代表制度被取消,该条例被废止。1977年10月,国悟院、中秧君伟决定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制度。1989年9月26日,国悟院、中秧君伟颁发了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军事代表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行的驻厂军事代表制度,是由国悟院,中秧君伟以法规形式予以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厂军事代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在承担军工产品型号研制和定点生产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军事代表工作制度,由军队向重点工厂派出驻厂军事代表。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备工作条例》所称战备工作是
战前准备工作、如情报报知、警报发放、战备等级、战备值班等制度或规定等。
1、为了规范民兵战备工作,完善民兵战备制度,保证民兵战备任务的完成,根据《民兵工作条例》和军队战备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2、民兵执行战备任务和军事机关、地方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组织民兵战备工作,适用本规定。
3、民兵战备工作必须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贯彻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突出重点,落实制度,常备不懈,提高民兵执行战备任务的能力。
4、全国的民兵战备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以下简称总参谋部)主管。
军区、省军区(含卫戍区、警备区,下同)、军分区(含警备区,下同)、人民武装部和乡(含民族乡、镇,下同)及街道人民武装部、企业事业单位人民武装部负责本区域或本单位的民兵战备工作。
(7)军代表工作条例原文扩展阅读:
第一条为了做好民兵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第三条民兵工作的任务是:
(一)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配备和管理民兵武器装备,储备战时所需的后备兵员;
(二)发动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民兵担负战备执勤,维护社会治安;
(三)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第四条民兵工作应当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坚持劳武结合,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的结合。
第五条全国的民兵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主管。
军区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
省军区(含卫戍区、警备区,下同)、军分区(含警备区,下同)、县(含市、市辖区,下同)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负责本区域的民兵工作。
乡、民族乡、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武装部,负责办理本区域、本单位的民兵工作,按规定不设立人民武装部的街道、企业事业单位,确定一个部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