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省级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规章

省级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规章

发布时间: 2022-01-02 03:59:08

『壹』 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三者哪个效力最高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属于同一效力位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现冲突的话,由专下面的方式进行选属择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

1.先由国务院裁决,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2.但是若国务院认为应适用部门规章,则需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PS:我国法律体系的法律位阶共有五级,分别是: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贰』 省政府规章与较大市地方性法规法律位阶哪个高

地方性法规复是省级人大及人大常制委会+较大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

有一点需要注意: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批准,而较大市的地方政府规章就不需要了。

总的来说地方性法规位阶高于地方政府规章。但有会有冲突的发生。比如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这时候报省级人大常委会解决。

『叁』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没有权力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的规章为什么(要求详细解释)

上一级人大常无权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的规章,具体分析如下:

规章制定的主体为较大市版以上的人民权政府,地方人大及常委与地方政府是监督关系,作为监督机关是有权撤销被监督机关所制定的立法文件的,但不能改变!

较大市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规章,其备案的主体之一为本级人大常委会,其立关审查的主体为本级人大常委会,对于不适当的内容,只能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撤销,而不是由其上一级人大常委撤销!!如:青岛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只能由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撤销,而不能是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撤销!!

『肆』 老师,省政府制定的是规章,那省人大制定的是什么呢

一般制定的是税收地方性法规。如仍有疑问,请继续指出,祝学习愉快!

『伍』 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叫什么,是地方性法规还是行政法规,或是行政规章,具体什么区别呢

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叫做地方政府规章。

  • 依据我国《立法法》相关规定: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叫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叫做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人叫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叫做地方政府规章。

  • 附《立法法》相关规定:

第六十五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第七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第八十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第八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陆』 省政府规章与较大市地方性法规法律哪个地位更高

地方性法规是省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较大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人版民权政府和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

有一点需要注意: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批准,而较大市的地方政府规章就不需要了。

总的来说地方性法规位阶高于地方政府规章。但有会有冲突的发生。比如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这时候报省级人大常委会解决。

『柒』 设区的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在效力位阶上是何种关系

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由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审查。

『捌』 地方政府规章(省)与其下一级地方性法规(市)发生冲突应当适用哪一个理由及依据是什么回答全了给分

看这条法规就明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63条:第3款: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专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属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1、除了省以外,只有较大的市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如果和上级政府规章冲突,由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处理。

『玖』 省的政府规章与市的地方性法规效力如何比较

其实这个情况不太容易出现,但如果出现了,那因为市的地方法规是经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所以自然是它的效力高

『拾』 对于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在立法和规章制定权限上,有什么划分没有

对地方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职权权限,可做如下划分:

1、在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实施方面,法律、行政法规授权地方人大做出规定的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授权由政府做出规定的事项,由政府以规章规定之。

2、依法应由人大讨论、决定的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重大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之;依法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政府以规章规定之。由于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地方人大与政府的权限规定多有交叉重叠,而人大是地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人大与政府对地方立法事项的权限发生异议时,应当由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管辖归属。

3、涉及平等主体之间民事关系调整的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之;属于政府内部各部门相互关系的事项,由政府以规章定之。

4、涉及对政府实施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监督或者规范政府行为的事项,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之;属于应由政府自行决策的事项,由政府以规章规定之。

5、根据特别授权决定的规定,应由地方法规或者政府规章规定的事项,须依授权决定的要求分别做出规定。

6、不属于中央专属立法权的事项,在国家尚未立法而需要地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创制法律规范时,原则上应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之;地方人大认为有必要授权政府予以规定时,可以授权政府以规章规定之。

在划分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时,应当本着适当限制政府规章的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依据;无依据的,政府不能自行制定规章。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要求不切合中国实际,因为现代行政应当是积极的法治行政,在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做依据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的职权,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行政规章。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政府规章的制定应当遵循“立法有据”的原则,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政府需要运用规章维护公民的权益,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公共福利等,则可以依据相关的立法原则或者立法精神,制定政府规章。

热点内容
北票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0 15:01:36 浏览:369
名胜古迹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0 14:47:47 浏览:371
芦潮港法院 发布:2025-07-10 14:44:01 浏览:1000
郑州市金水区杜岭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7-10 14:26:03 浏览:412
婚姻法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0 14:18:23 浏览:166
战争法规讲义 发布:2025-07-10 13:59:47 浏览:338
咨询离婚方面的律师 发布:2025-07-10 13:59:45 浏览:135
通辽道德 发布:2025-07-10 13:59:41 浏览:860
建筑合同法关于未按照 发布:2025-07-10 13:59:03 浏览:62
戏曲与道德 发布:2025-07-10 13:52:25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