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罚款条例
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罚则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罚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单位的罚则 发包给无资质单位:将面临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肢解发包:将受到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的罚款;对于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还可能暂停项目执行或资金拨付。 多项不当行为:包括迫使承包方低价竞标、压缩工期、违反强制性标准等,将面临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擅自施工: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将被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二以下的罚款。 擅自交付使用:未组织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将面临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并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未移交档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未向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施工单位的罚则 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等:将被责令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造成质量不符合标准的,需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未进行检验或取样检测: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未进行检验或取样检测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同样可能面临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并承担赔偿责任。
三、工程监理单位的罚则 串通降低工程质量: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将面临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甚至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与施工承包单位、建筑材料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而承担监理业务的,将被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同样可能面临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
这些罚则旨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保护公众利益,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各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