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刑法pdf
A. 苏大自考法学教材,自考法学教材pdf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苏大自考法学教材,自考法学教材pdf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
自考法律要买哪些书?自考法律专业要买的书有:
序号课程代码科目名称出版时间作者出版社
1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李捷王顺生高等教育
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
30015英语二2012张敬源张虹外教研
40167劳动法2011郭捷北京大学
50227公司法2008顾功耘北京大学
60230合同法2012傅鼎生北京大学
70226知识产权法2010吴汉东北京大学
8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2015余劲松北京大学
9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2013汪劲北京大学
100249国际私法2005李双元北京大学
115680婚姻家庭法2012马忆南北京大学
120262法律文书写作2006宁致远北京大学
130233税法2008许孟洲北京大学
145678金融法2008吴志攀北京大学
150169房地产法2012楼建波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法律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涉外、涉侨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自考法学需要准备什么?买哪些书?你问的有点笼统,你是准备考法律专业呢,还是律师专业?
法律专业的考试科目:
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使用教材备注
教材名称版次编者出版社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版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
300015英语14《大学英语自学教程》99/98版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课
400262法律文书写作3《法律文书写作》2006年版宁致远北京大学出版社
500249国际私法4《国际私法》2005年版李双元北京大学出版社
6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6《国际经济法概论》2005年版陈安北京大学出版社
700230合同法4《合同法》2004年版王利明、崔建远北京大学出版社
8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6年版金瑞林北京大学出版社
900227公司法4《公司法》2008年版顾功耘北京大学出版社
1000226知识产权法4《知识产权法》2003年版吴汉东北京大学出版社
1100167劳动法4《劳动法学》2003年版贾俊玲北京大学出版社
1205680婚姻家庭法3《婚姻家庭法(一)》2004年版杨大文、马忆南北京大学出版社
1300263外国法制史4《外国法制史》2000年版由嵘、胡大展北京大学出版社考生任选三门。
免试英语者另选四门加考课程,不低于14学分。
14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4《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年版杨鹤皋北京大学出版社
15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4《西方法律思想史》2008年版徐爱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1605678金融法4《金融法》2008年版吴志攀、刘燕北京大学出版社
1700233税法3《税法》2008年版徐孟洲北京大学出版社
1800257票据法3《票据法》2007年版付鼎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1900258保险法3《保险法》2000年版覃有土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3《公证与律师制度》2006年版陈光中、李春霖北京大学出版社
2100169房地产法3《房地产法》2006年版程信和、刘国臻北京大学出版社
22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律师专业考试科目:
序号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分
1022毛泽东思想概论2
203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
3301英语14
4728中国法制史5
5216劳动法4
6729律师执业概论5
7730国际贸易法5
8731知识产权法4
9732公司法4
10733合同法4
11734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4
12735证据法学6
13736市场竞争法概论4
14737国际投资法4
15738税法3
16739保险法3
17740金融法4
18741房地产法3
19742会计法与审计法4
20222法理学6
21224宪法学4
22225民法学6
23226刑法学7
24228民事诉讼法学4
25毕业论文
16-19四门课程为不考英语者的必考课程;
20-24五门课程为加考课程。
法学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非法学类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需加考:“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和“民事诉论法学”五门课程
你也可以到当地的自考办,你报名的时候会给你提供自考的相关资料的,什么都有。希望能帮助到你。
网上能买到日本法学教材么?很难买到,你上当当网、卓越网上找找,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2013年济南自考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材是哪?2013是2013版的。现在基本都是13版的了
如果能帮到你,麻烦点击“有用”,谢谢!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B. 自考作弊有什么影响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https://www.jxjyw.com/tg/?bdlk 】自考作弊会被取消本次自考成绩,严重的还会实行停考。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方法》文件可知,自考作弊将会延长1到3年毕业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考试期间,对于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作弊违反国家法律,使国家考试制度形同虚设,破坏了考试规则和考试公平,破坏了考试宗旨和原则,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大家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否则自己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
新《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具体法律条文为: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其中一条写明:“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作弊手段中常见的替考行为,长期以来处罚较轻。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由他人代替本人参加考试或者组织人员替人参加考试的,以往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考生当次考试科目成绩无效,已被录取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或者学籍,已取得合格证书的由发证机关予以注销。此外,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年至3年的处理。随着新《刑法》的实施,同样的情况,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则面临“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替考中的替考人和被替考人均构成犯罪,都要受到刑罚。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也会遭受开除公职或解除劳动合同等行政、民事活动领域中的不利后果。
自考作弊自考作弊处罚
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04月自考00608日本国概况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089.47KB 1904自考00536古代汉语真题
格式:PDF大小:43.3KB
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https://www.jxjyw.com/tg/?bdlk
C.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那里查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运用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检案实践经验,在归纳、衔接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条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整并划分等级而制定,为人体损伤程度评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
编辑本段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国际分类,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残疾分级原则和基准。 本标准参考的有关标准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制定的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制定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试用)》等。 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司法部提出。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四川大学基础医学和法医学院以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南华大学医学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军、朱广友、范利华、刘爱阳、张力、周伟、舒永康、邓振华、肖明松、邱胜冬、邹志虹、熊平等。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体损伤程度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含“造成严重残疾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损伤程度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应引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T15499-1995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3总则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运用医学及法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结合检案实践经验,在归纳、衔接原《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条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整,为人体损伤程度评定提供科学的鉴定依据和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本标准按照各部位解剖学损伤和功能损害顺序分述编排。 3.2人体损伤是指身体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或者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出现的差异或者丧失。本标准将人体损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等。 3.2.1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或者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3.2.2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中度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 3.2.3轻微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轻微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轻微或者短暂障碍;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轻微伤害的损伤。 3.3按照损伤严重程度由重至轻依次分为重伤一级、重伤二级、重伤三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轻伤三级;轻微伤一级、轻微伤二级,共八级。 3.4损伤程度评定 3.4.1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3.4.1.1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评定依据的,评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结合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为辅,综合评定。 3.4.1.2对于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作为评定依据的,评定时应以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为主,结合损伤当时的伤情为辅,综合评定。 3.4.2损伤与既往伤、病并存 3.4.2.1对于损伤与既往伤、病并存,应当综合分析损伤在导致现存后果中的作用,将损伤在导致现存后果中的作用分为完全作用、主要作用、相等作用、次要作用、轻微作用和没有作用。 3.4.2.2对于对称性器官、四肢的一侧健康器官与对侧非健康器官并存,在一侧健康器官遭受损伤,在对其进行损伤程度评定时,应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以及损伤程度较双侧健康器官中的一侧遭受损伤的后果相对加重;在一侧非健康器官遭受损伤,在对其进行损伤程度评定时,应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以及损伤程度较双侧健康器官中的一侧遭受损伤的后果相对减轻;双侧器官同时遭受损伤,按上述原则进行评定并说明。 3.4.3对于2处(种类)以上的损伤应当分别进行损伤程度评定,并说明由此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加重作用。 3.5损伤程度评定时机 3.5.1应当参照本标准的具体条文规定,视损伤程度评定主要依据的不同情况,结合司法实践分别进行评定。 3.5.2凡是以原发性损伤为主要评定依据的,原则上在3个月以内进行。 3.5.3凡是以容貌损害或者器官(脑、听器、视器等)、肢体功能损害为主要评定依据的,须观察、检测损伤后果或者结局的,一般在损伤后3个月至6个月以内进行;凡是疑难、复杂、一时不能确定损伤程度的,可以在治疗终结或者状态稳定后6个月以内进行。 3.5.4对于涉及容貌损害或者功能损害未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直接对照标准做出预检意见(结论)并对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加以说明;必要时可待到损伤程度评定时机时进行复检,做出鉴定结论。 3.6鉴定人条件 3.6.1鉴定人应当由具有相应专业的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由司法机关指派、聘请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3.7鉴定人权利 3.7.1有权要求委托方提供鉴定所需材料。 3.7.2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情,查阅案卷,调阅病历,勘查现场等。 3.7.3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鉴定有关的问题。 3.7.4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被鉴定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 3.7.5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者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鉴定。 3.8鉴定人义务 3.8.1遵守操作规程,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进行检验并作记录。 3.8.2正确及时地作出鉴定结论,解答委托机关提出的与鉴定有关的问题。 3.8.3依法回避,依法出庭参加诉讼,保守案件秘密和个人隐私。 3.8.4妥善保管委托鉴定的有关材料。 4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4.1重伤一级 4.1.1原发性脑干损伤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 4.1.2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或者伴去皮质状态 4.1.3损伤遗留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4.1.4损伤遗留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排便及排尿功能障碍 4.1.5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重度运动障碍 4.1.6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0以下,日常生活完全依赖,社会功能损害(极重度),言语功能丧失,持续6个月 4.2重伤二级 4.2.1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 4.2.2损伤遗留四肢瘫,肌力4级以下 4.2.3损伤遗留两肢或者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4.2.4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 4.2.5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4.2.6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 4.2.7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4.2.8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感受性(感觉性)失语或者混合性失语 4.2.9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1-34)之间,日常生活明显依赖,社会功能损害(重度),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持续6个月 4.2.10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经常出现危险或者冲动行为,对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4.2.11损伤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重度) 4.2.12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仍难以控制发作 4.2.13损伤遗留平衡功能障碍,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4.3重伤三级 4.3.1头皮撕脱伤面积75平方厘米以上,完全离体 4.3.2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4.3.3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或者伴伤侧面瘫,或者伴伤侧听觉障碍 4.3.4脑挫(裂)伤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5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严重障碍,经6个月不恢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4.3.6颅内出血出现脑受压症状和阳性体征 4.3.7颅脑损伤后3周内影像学显示:幕上血肿量达30mL(颞区血肿量达20mL),或者幕下血肿量达10mL 4.3.8慢性颅内血肿有手术适应证 4.3.9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10重要周围神经干不完全损伤伴有客观体征的灼性神经痛 4.3.11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4级以下 4.3.12损伤遗留一手大部分肌瘫,肌力3级以下 4.3.13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4级以下 4.3.14损伤遗留一足全肌瘫,肌力3级以下 4.3.15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4级以下 4.3.16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轻度运动障碍 4.3.17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表达性(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4.3.18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35-49)之间,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19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20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5分以下,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4.3.21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能控制发作 4.3.22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4.3.23外伤后脑脓肿 4.3.24外伤后脑积水有手术适应证 4.3.25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26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有手术适应证 4.3.27外伤性脑梗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4.3.28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4.3.29外伤后下丘脑综合征 4.3.30外伤性尿崩症 4.3.31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重度),或者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4.4轻伤一级 4.4.1头皮血肿继发感染,或者有手术适应证 4.4.2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20cm以上 4.4.3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6cm以上 4.4.4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8cm以上 4.4.5头皮撕脱伤面积50平方厘米以上 4.4.6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24平方厘米以上 4.4.7颅盖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凹陷深度1cm以上 4.4.8慢性颅内血肿 4.4.9臂丛上干、下干或者束损伤 4.4.10上臂高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 4.4.11高位坐骨神经断裂 4.4.12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语 4.4.13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50-69)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受到损害 4.4.14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6-49)分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持续6个月 4.4.15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中度),不能继续从事职业劳动,经常出现危险和冲动行为,持续6个月 4.4.16外伤后脑积水 4.4.17外伤性颅内动脉瘤 4.4.18外伤性脑梗死 4.4.19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 4.4.20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4.5轻伤二级 4.5.1帽状腱膜下血肿蔓延整个头皮 4.5.2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4cm以上 4.5.3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1cm以上 4.5.4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2.5cm以上 4.5.5头皮撕脱伤面积35平方厘米以上 4.5.6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15平方厘米以上 4.5.7颅盖骨凹陷性骨折 4.5.8颅盖骨粉碎性骨折 4.5.9颅底骨折 4.5.10脑挫(裂)伤 4.5.11颅内出血 4.5.12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4.5.13脊髓挫(裂)伤、出血 4.5.14桡神经深支断裂 4.5.15低位正中神经断裂 4.5.16低位尺神经断裂 4.5.17腋神经断裂 4.5.18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4.5.19颅脑损伤致边缘智力,智商评估参考值在(70-86)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4.5.20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在(50-69)分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持续6个月 4.5.21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4.6轻伤三级 4.6.1帽状腱膜下血肿,或者骨膜下血肿 4.6.2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8cm以上 4.6.3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6cm以上 4.6.4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7cm以上 4.6.5头皮撕脱伤面积15平方厘米以上 4.6.6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8平方厘米以上 4.6.7颅盖骨线性骨折,或者外伤性颅缝分离0.2cm以上 4.6.8前庭神经损伤出现眩晕,平衡功能障碍 4.6.9 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4.6.10损伤致双侧嗅觉功能丧失 4.6.11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情绪不稳,易激惹,不能保持正常人际关系,持续6个月 4.6.12颅脑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清醒后表现为木僵、假性痴呆、缄默等症状,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4.6.13肢体单一重要周围神经(桡、正中、尺、胫、腓总神经)不完全损伤 4.7轻微伤一级 4.7.1头皮擦伤面积40平方厘米以上 4.7.2头皮下血肿累计面积20平方厘米以上 4.7.3头皮创,创口累计长度4cm以上 4.7.4头皮撕脱伤 4.7.5外伤性头皮缺损 4.7.6头部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4.7.7颅脑损伤后神经症样综合征,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4.7.8损伤致嗅觉功能障碍 4.7.9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 4.7.10肢体周围神经损伤 4.8轻微伤二级 4.8.1头皮擦伤面积5平方厘米以上 4.8.2头皮下血肿 4.8.3头皮创 发布部门:司法部发布日期:2004年04月14日实施日期:2004年04月14日(中央法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