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清律师
㈠ 一文详解数据资产入表的数据确权与合规
作者:冯清清、霍雨佳
来源:广悦律师事务所
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终于从理论落到了实处。2023年8月21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此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数据资源相关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指南,包括数据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入表、应作为哪类资产入表,以及财务报表如何列示和信息披露要求。
在此之前,企业对数据资源能否作为会计上的资产“入表”、以及如何入表并不清晰。《暂行规定》解决了这一问题,明确数据资源可以作为资产入表,并指出了作为哪类资产入表,以及如何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列示和信息披露。数据利好终于迎来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文章深入探讨数据资产入表的四个关键领域:数据确权与合规、价值评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管理与纠纷解决。本文是系列文章的开篇,将聚焦于数据资产入表的前端问题——数据确权与合规。
首先,数据三权分置的确权方式成为数据入表的先决条件。数据资产入表是指将数据作为“资产”之一,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以释放数据资源的价值和潜力。然而,数据确权与合规是入表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传统民法领域,数据确权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数据的权属争议成为数据资产化的一大挑战。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可数据具有重要的财产价值,但传统民法体系难以构建数据权益的有效保护。因此,数据确权与合规是确保数据资产化实践顺利进行的基础。
“数据二十条”提出的“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以“淡化所有权,强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为核心,建立了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的分置体系,有效解决了数据权属的争议,为数据资产化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践中,青岛港集团与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先行者,将货物分析数据集和航运数据系列产品作为数据资产计入报表。这些案例展示了数据确权与合规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数据资产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数据确权与合规的实践要点包括区分数据来源、制定确权合规的策略。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来源不同,确权合规的要点也有所差异。企业需要关注授权运营的制度、合规使用形成数据资产、以及依法收集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
数据合规与确权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首要工作,需要区分不同数据来源并制定相应的确权合规要点。通过有效确权和合规,企业能够顺利进行数据资产入表,发挥数据要素的二次乃至多次使用价值,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