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什么是香港送中条例

什么是香港送中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1-04 07:51:38

Ⅰ 请问香港有没有什么自治条例

香港是法治的地区,当然要用法例来管理香港,香港的法例有过千条,管理治安的也有好几条:第245章公安条例,主要是管理公众活动的,让社会有秩序的给每个人生活。第200章刑事罪条例,主要管理严重罪行如暴力、伤人、性罪行、虚假行为等等。第210章盗窃罪条例,主要是保护市民财产的。当然还有很多你有兴趣就进之网看看。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home.htm

Ⅱ 香港现行的法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由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予以阐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Ⅲ 香港入境条例27条是什么

入境条例
-
SECT
27
羁留以等候讯问及有关入境的决定
根据第4(1)(a)条可予以讯问的
人,


接受第4(1)(a)条所订的
讯问后还须接受进一步讯问的
人,
可根据入境事务主任的
权限-
(a)
被羁留不超过24小时,
以等候讯问;

(b)
被进一步羁留不超过24小时,
以等候准许或
拒绝准许他入境的
决定作出。

Ⅳ 香港入境条例内容

香港入境条例

访港旅客均需要持有有效旅游证件入境。各国旅客入境香港的签证规定,请查看香港入境事务处网页。

内地居民赴港,分“因公”和“因私”两大类。因政府公务活动来港的人士,可到国务院港澳办及其委托的省市外办办理手续。公安部门则负责审批其他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探亲、营商等的申请。

目前,全国各地共有六十五家特许经营内地居民赴香港地区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内地居民可直接到这些旅行社办理“香港游”手续。

持中国护照经香港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境旅客如能符合一般的入境规定,包括持有前往目的地的有效入境证件及供海外旅游并已经确认的续程车/船/机票,可于每次入境时获准在港逗留七天而无需事先领有进入许可。

澳门入境签证

来澳旅游人士须具备有效的护照或旅行证件以及签证。旅行证件的有效期最少要有三十天。叁加旅行团的人士,其出入境签证手续须由澳门的旅行社代办。

持有下列各国和地区有效护照或证件人士入境无需签证:

(1)澳门居民;

(2)持有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埃及、希腊、荷兰、芬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挪威、冰岛、英国、爱尔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坦桑尼亚、塞浦路斯、黎巴嫩、波兰、立陶宛、南韩和马尔他护照人士可逗留不超过九十天;

(3)持有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菲律宾、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新加坡、瑞士、泰国、美国、乌拉圭、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列支敦士登、萨摩亚、塞舌尔、摩纳哥、纳米比亚、以色列和基里巴斯护照的人士可逗留不超过三十天;

(4)持有葡萄牙当局所发旅游证件之非葡籍人士;

(5)持有有效进出澳门证件之中国籍人士,包括内地居民、香港居民(不包括(6)款的香港人士)、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侨可逗留不超过三十天。

(6)持有“香港身分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证”或“回港证”的人士,在澳门逗留最长可达一年;

(7)持有外交护照或联合国签发之“Laissez Passer”护照之人士;

(8)持有澳门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发之外交及领事人员证件之人士。

入境签证可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向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务厅申请,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否则即告失效。持有人准予在签证上所注明之期限在澳门逗留。签证也可在抵达澳门时再办理,逗留期通常不超过三十天。

签证分为个人、家庭和团体三种:

个人:澳门币100元,十二岁以下儿童收费减半。

家庭:配偶或能证实其血缘关系的十二岁以下子女可以一起办理,签证费为澳门币200元。

团体:团体签证必须由澳门的旅行社申请办理,人数最少十人,费用每人澳门币50元

Ⅳ 香港出入境的内容和规定

一、出入境内容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1、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促进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外国人入境出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停留居留的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的边防检查,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保护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合法权益。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第四条 公安部、外交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出境入境事务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下称驻外签证机关)负责在境外签发外国人入境签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实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出入境管理机构负责外国人停留居留管理。

公安部、外交部可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委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受理外国人入境、停留居留申请。

公安部、外交部在出境入境事务管理中,应当加强沟通配合,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五条 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境入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第六条 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从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况下,可以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的地点出境入境。出境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应当接受出境入境边防检查。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对口岸限定区域实施管理。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实施边防检查。必要时,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交通运输工具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但是应当通知海关。

第七条 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据出境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对留存出境入境人员的指纹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作出规定。

外国政府对中国公民签发签证、出境入境管理有特别规定的,中国政府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等措施。

第八条 履行出境入境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机构应当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公正执法,便民高效,维护安全、便捷的出境入境秩序。

2、中国公民出境入境

第九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

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

第十条 中国公民往来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公民往来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当依法申请办理通行证件,并遵守本法有关规定。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

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为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

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其身份。

(5)什么是香港送中条例扩展阅读

三、调查和遣返

第五十八条 本章规定的当场盘问、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实施。

第五十九条 对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员,可以当场盘问;经当场盘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继续盘问:

(一)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二)有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的;

(三)外国人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的;

(四)有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

当场盘问和继续盘问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需要传唤涉嫌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人员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外国人有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当场盘问或者继续盘问后仍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的,可以拘留审查。

实施拘留审查,应当出示拘留审查决定书,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询问。发现不应当拘留审查的,应当立即解除拘留审查。

拘留审查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拘留审查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一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拘留审查,可以限制其活动范围:

(一)患有严重疾病的;

(二)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三)未满十六周岁或者已满七十周岁的;

(四)不宜适用拘留审查的其他情形。

被限制活动范围的外国人,应当按照要求接受审查,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限定的区域。限制活动范围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对国籍、身份不明的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期限自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二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遣送出境:

(一)被处限期出境,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

(二)有不准入境情形的;

(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

(四)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

其他境外人员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第六十三条 被拘留审查或者被决定遣送出境但不能立即执行的人员,应当羁押在拘留所或者遣返场所。

第六十四条 外国人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继续盘问、拘留审查、限制活动范围、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该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决定。

其他境外人员对依照本法规定对其实施的遣送出境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十五条 对依法决定不准出境或者不准入境的人员,决定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不准出境、入境情形消失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撤销不准出境、入境决定,并通知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第六十六条 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境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必要时,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境入境的人员进行人身检查。人身检查应当由两名与受检查人同性别的边防检查人员进行。

第六十七条 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发生损毁、遗失、被盗抢或者签发后发现持证人不符合签发条件等情形的,由签发机关宣布该出境入境证件作废。

伪造、变造、骗取或者被证件签发机关宣布作废的出境入境证件无效。

公安机关可以对前款规定的或被他人冒用的出境入境证件予以注销或者收缴。

第六十八条 对用于组织、运送、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及需要作为办案证据的物品,公安机关可以扣押。

对查获的违禁物品,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以及用于实施违反出境入境管理活动的工具等,公安机关应当予以扣押,并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

第六十九条 出境入境证件的真伪由签发机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认定。

Ⅵ 香港的税务条例是怎么规定的

基本概念正确。报税和缴税是两回事儿,每家公司每年都必须要向香港税务局内报税容,至于是否要缴税,要视乎评税主任发出的评税表是否有应缴税项的利润 - "Assessable Profit"。核数师报告制度"Audit Report"和税率16.5%都是针对在香港注册的有限公司而设立的,如果你是独资公司,或者是合伙公司(非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团体),可不需要CPA(注册会计师)发出的核数报告,自行向税务局报税即可。独资或合伙公司的利得税按照标准税率来计算(也就是15%)。除此之外,独资或者合伙公司可选择将公司的利润汇入个人的综合税务评估之中"Personal assessment",这样一来,可透过个人的林林总总免税额(个人免税额、子女免税额、父母免税额、等等)抵扣、减少其应缴的税款。
公司的整体运作不在香港,不一定能成为豁免香港税务的理由。税务事务其实是十分复杂的专业,应当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会计师、律师等),每年香港税务局都会变更、修订香港的税务准则"Inland Revenue Rules",可向专业人士请教其细节。

Ⅶ 条例是什么意思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7)什么是香港送中条例扩展阅读

特点:

1、内容的法规性

条例是国家机关为控制或调整国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则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单项法规,又是制定以后,贯彻实施之前的具体化,细则化,从而保证基本法律的具体实施。条例一经颁布实施,其所涉及到的对象,必须依条款办事,否则将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经济的处理。

2、时效的稳定性

条例一经颁布实施,在一个相当长时限内,对其所涉及的对象行为起约束作用。

3、制发的独特性

1987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在《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能称其为“条例”。

Ⅷ 香港入境条例32条是什么

入境条例 - SECT 32
羁留以等候遣送或递解离境

具追溯力的 适应化修订—见年第25号第2条

(1) 行将根据第18或 13E条被遣离香港的 人— (由1982年第42号第8条修订)

(a) 均可被羁留以等候根据该条遣离; 而在 此情况下, 可根据入境事务主任的 权限将该人羁留不超过48小时, 在此之后, 则可根据处长的 权限将该人 继续羁留; 及 (由1998年第8号第3条修订)

(b) 如在 船只或 飞机上, 则可根据入境事务主任的 权限将该人移离该船只或 飞机, 以便根据本款予以羁留。

(1A) 如正考虑就某人而申请或 发出遣送离境令, 则可按第(2)或 (2A)款(视何者适当而定)将该人予以羁留。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增补)

(2) 根据保安局局长的 权限, 可将任何人— (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a) 羁留不超过14天, 以等候向总督申请根据第19(1)(a)条就该人发出遣送离境令; 及

(b) 进一步羁留不超过14天, 以等候总督决定应否根据第19(1)(a)条就该人发出遣送离境令。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代替)

(2A) 在 任何人等候入境事务处处长、 入境事务处副处长或
任何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决定应否根据第19(1)(b)条向其发出遣送离境令期间— (由 1998年第8号第4条修订)

(a) 可根据入境事务处处长、 入境事务处副处长或 任何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的 权限将该人羁留不超过7天;
(由1998年第8号第4条修订)

(b) 可根据保安局局长的 权限将该人进一步羁留不超过21天; 及

(c) 如为作出此项决定而进行的 研讯尚未完成, 则除(a)及(b)段所指的 羁留期外, 尚可根据保安局局长的权限将该人进一步羁留21天。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增补。 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3) 递解离境令或 根据第19(1)(a)条发出的 遣送离境令对其有效的 人, 可根据保安局局长的 权限被羁留,以等候根据第25条遣离香港。 (由1980年第15号第4条修订;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修订; 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3A) 根据第19(1)(b)条发出的 遣送离境令对其有效的 人, 可根据入境事务处处长、 入境事务处副处长或任何入境事务处助理处长的 权限被羁 留, 以等候根据第25条遣离香港。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增补。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由1998年第8号第4条修订)

(3B) 在 不抵触第(3C)及(3D)款的 条文下, 凡—

(a) 任何人正被羁留以等候遣离香港; 及

(b) 政府已向香港以外的 地方的 有关当局要求批准将该人遣往该地方, 则就根据第(1)、 (3)或 (3A)款所作的 羁留而言,

“等候遣离”(pending removal) 包括等待该等有关当局对该项要求的 回应。 (由 1998年第8号第3条增补)

(3C) 为免生疑问, 现宣布除为了等候将某人遣离香港外, 第(3B)款不得解释为给予第(1)、 (3)或 (3A)款所指的 羁留该人的权限。 (由1998年第8号第3条增补)

(3D) 为免生疑问, 现亦宣布第(3B)款并不阻止法院在 应用第(4A)款时决定某人已被羁留一段不合理的 期间。
(由1998年第8号第 3条增补)

(4) 即使第(1)、 (1A)、 (2)、 (2A)、 (3)及(3A)款有所规定, 行将根据第18或 13E条被遣离香港的 人, 或 遣送离境令或 递解离境令对其有效的 人— (由1980年第62号第6条修订; 由1982年第42号第8条修订)

(a) 可根据保安局局长的 权限被羁留不超过28天; 及 (由1980年第15号第4条修订)

(b) 可根据法院应律政司司长的 申请而发出的 命令被进一步羁留, 但就每一次申请而下令的 羁留期不得超过21天,以便在 有关任何罪行的 审讯中作证, 或 以方便对任何罪行或 涉嫌罪行进行研讯。 (由1979年第42号第3条增补。由1997年第362号法律公告修订)

(4A) 如根据本条而羁留某人, 而该人的 羁留期间在 顾及影响该人的 羁留的 所有情况下属合理,则该项羁留不会因该羁留的 期间而属不合法。 上述影响 该人的 羁留的 情况(如该人被羁留以等候遣离香港)包括—

(a) 安排遣离该人的 可能程度; 及

(b) 该人曾否拒绝对其遣离所作出或 拟对其遣离所作出的 安排。 (由1998年第8号第3条增补)

(5) 在 第(4)款内,

“法院”(court) 包括区域法院及裁判官。 (由1979年第42号第3条增补。 由1998年第25号第2条修 订)

“等候遣离”(pending removal)

“法院”(court)

Ⅸ 请问谁熟悉《香港入境条例》

you looking for ID 精英了。

Ⅹ (1)香港入境条例第十一条的内容,(2)香港入境条例第十一条内容的第32(1)条的内容又是什么

香港《入境条例》第十一条的内容

1、被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根据第4(1)(a)条讯问的人,如根据第7(1)条在无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的准许下是不可以在香港入境的,

则该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可给予该人在香港入境的准许,但只有入境事务主任才可拒绝给予该人此项准许。1A、 被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根据第4(1)(b)条讯问的人,如根据第7(2)条在无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的准许下是不可以留在香港的,

则该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可给予该人留在香港的准许,但只有入境事务主任才可拒绝给予该人此项准许。

2、凡获准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人,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均可向他施加下述条件 。

(a)逗留期限;

(b)入境事务主任或入境事务助理员认为适当的其他逗留条件,而这些条件须是处长概括地或在特定个案中所授权的。

3、除第(9)款另有规定外,给予任何人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准许,须当作除受根据第(2)款而施加的任何逗留条件所规限外,亦受订明的逗留条件所规限。

4、任何人如属由一名负责人掌管的团体的成员,则以书面发给该负责人的逗留条件的通知,即当作已发给该人。

5、处长可随时向任何人(享有香港居留权或凭藉第2AAA条拥有香港入境权的人除外)发出通知书,向他施加逗留期限以外的任何逗留条件。

5A、入境事务主任或总入境事务助理员可随时向任何人(享有香港居留权或凭藉第2AAA条拥有香港入境权的人除外),发出通知书。

(a)将对於该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条件撤销;

(b)将对於该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条件(逗留期限除外)更改,但更改後的条件,必须为入境事务主任或总入境事务助理员(处长除外)根据第(2)(b)款可恰当施加者。

(c)将对於该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期限更改,更改办法为将该人可以留在香港的期限延长。

6、总督可随时将对於某人有效的逗留期限更改,更改办法为将该人可以留在香港的期限缩短;而处长须以书面将有关更改通知该人。

7、总督可发出适用於所有人或适用於某一界别或种类的人(但不包括享有香港居留权或凭藉第2AAA条拥有香港入境权的人)的命令。

(a)将对於这些人有效的任何逗留条件撤销或更改;

(b)向这些人施加任何逗留条件 (逗留期限除外)。

8、凡向任何人施加的逗留条件仍属有效,处长即

(a)可规定该人;或

(b)如该人是船员或机员,则可规定有关船只或飞机的船长或机长,或规定有关船只或飞机的拥有人或代理人,以订明表格作出担保,担保款额及担保人数均为处长所合理规定者。

9、入境事务处处长可豁免任何人或任何界别或种类的人遵守全部或任何订明的逗留条件。

10、给予任何人在香港入境或留在香港的准许,如在该人离开香港当日仍属有效,则在他离开香港後即告失效。

(10)什么是香港送中条例扩展阅读:

香港入境须知

1、随身携带身份证,如无身份证,请携带户口本。

2、不能携带生的食品和活物及危险品和毒品(限制:香烟不能超过19支,酒不能超过500毫升)。

3、笔记本电脑要单独拿出来经过机场的安全检查,打火机和刀具可以通过托运行李寄送,不能带上飞机乘客舱。

免税品

1、根据海关规定,每人限带6000元人民币和等值于2000美金的外币。

2、如携带摄像机、有变焦镜头的照相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等物品,请提前向海关申报,并保存好申报单。

3、免税品: 每人限带200支香烟及1瓶酒。

入境携带物品注意事项:

1、免税品:每人限带200支香烟及1瓶酒。

2、购买摄像机、有变焦镜头的摄像机等物品,须上海关税。

3、禁止携带淫秽、反动的书刊及音像制品入境。

4、禁止携带生鲜的动植物入境。

5、禁止携带枪支、弹药、毒品。

6、遵守其他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香港法律资讯中心-《入境条例》 第11条 入境准许及逗留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香港法律资讯中心-《入境条例》 第32条 羁留以等候遣送或递

热点内容
合同法249条解释 发布:2025-07-09 06:02:37 浏览:505
民法实验报告 发布:2025-07-09 06:01:10 浏览:729
刑法占多少分 发布:2025-07-09 06:00:33 浏览:375
以案说法法律援助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09 05:58:24 浏览:221
十七岁有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9 05:51:00 浏览:538
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笔记 发布:2025-07-09 05:49:38 浏览:394
单位少交个人税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9 05:49:36 浏览:410
我单位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活动 发布:2025-07-09 05:49:30 浏览:68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案例 发布:2025-07-09 05:45:09 浏览:958
隐私保护条例 发布:2025-07-09 05:41:10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