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安全法规
Ⅰ 国家最新核辐射安全限度标准规定是多少
核安全相关的标准非常多。分为几类:
国家法规:有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运输条例等。
部门规章:厂址选择安全规定、设计安全规定、运行安全规定等等。
规章导则:厂址选择、设计、运行、放废等相关的导则要求。
国家标准: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6249-2011 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这个太多了。
还有行业标准。
(1)中国核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辐射危害
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
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
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的强度。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Ⅱ 国际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010年4月13日,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核安全峰会确认《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作为应对核恐怖主义威胁的一项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文书的重要性;《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作为针对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材料的实物保护问题的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议的重要性,及其2005年修订案在加强全球安全方面的价值。
2012年3月27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峰会以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为主题。会议通过了《首尔公报》,内容涉及全球核安全体系、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核材料、放射源、核安全与核能安全、运输安全、防止不法交易、核检查、核安全文化、情报安全、国际合作等11个领域,共提出了13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领导人或代表与会。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将在荷兰举行。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53国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应邀与会。[2]会议通过《海牙公报》,容涉及全球核安全体系、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核材料、放射源、核安全与核能安全、运输安全、打击非法贩运、核分析鉴定、信息安全、国际合作等10余个领域,共提出6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
Ⅲ 我国核安全法规包括几个层次
核安全领域的法规体系与我国其他的法规体系差不多,但也有其特点。
第一层,最高层是法,主要是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是全国人大审议,国家主席发布的;
第二层,是国务院条例,主要是核设施安全管理条例、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物质运输条例等,还有一些正在制定,这些条例由国务院发布。
第三层,是部门规章,就是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制度,比如选址安全规定、设计安全规定等的。
除此之外,可以延伸的第四层,就是技术层次的文件,比如常说的核安全导则类文件。
另外一方面,国家和行业标准也是要遵守的,比如GB18871、6249等的,都是强制性标准,应该与第三层平行看待。
Ⅳ 中国首部核安全法什么时候施行
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以145票赞成、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该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核安全法,此次新制定的核安全法贯彻落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从高从严核安全标准体系,为实现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
Ⅳ 核安全法中核材料是哪些
对“核材料”这个名词没有统一的看法和定义。
有人认为:它是用于核科学和核工程的材料的总称;有的认为它是专指裂变反应堆和聚变反应堆所用材料;有的把它定义为裂变材料和聚变材料的总称,即与核燃料的概念相似。
广义的核材料是核工业及核科学研究中所专用的材料的总称。包括核燃料及核工程材料(即非核燃料材料)。
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核设施进行( ),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核设施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并(接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
Ⅶ 还有哪些国家颁布过类似核安全法的法律,简述其体系
加她类似安全阀的话,解析应该按照那个法律程序来就可以了
Ⅷ 根据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建造许可证不得超过多少年
核设施营运单位取得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后,应当确保核设施整体性能满足核安全标准的要求。
核设施建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十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建造的,应当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经评估不存在安全风险的除外:
(一)国家政策或者行为导致核设施延期建造;
(二)用于科学研究的核设施;
(三)用于工程示范的核设施;
(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的核设施。
核设施建造完成后应当进行调试,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的核安全要求。
Ⅸ 如何遵守核安全法规和许可证条件
一、核设施营运单位直接负责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其主要职责是:
(一)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核设施的安全;
(二) 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的核安全监督,及时、如实地报告安全情况,并提供有关资料;
(三) 对所营运的核设施的安全、核材料的安全、工作人员和群众以及环境的安全承担全面责任。
二、遵守许可证管理规定
1、根据核安全法规,为实施对核承压设备活动的监督管理,核承压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单位必须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资格许可证,并遵守资格许可证规定的活动范围和条件。
2、资格许可证申请单位应按活动种类(设计、制造、安装)、设备类别和安全级别提出申请,取得某一类别和级别的资格许可证的单位可从事该级别和较低级别的核承压设备活动。 应根据所执行的安全功能,对核承压设备进行核安全分级。核承压设备的设计技术规范及标难应与其核安全分级相适应。
3、资格许可证申请单位应向主管部门和国家核安全局同时提出书面申请。
4、主管部门受理书面申请后,三个月内组织审查,审查时,国家核安全局派员参加。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审查结果及有关文件送国家核安全局。
根据审查结果,经国家核安全局会同主管部门核准后,由国家核安全局颁发 相应的资格许可证并发布公告。
Ⅹ 我国目前有哪些关于核安全的法律法规
刑法里走私罪里包含了,走私核材料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