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数字
『壹』 (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自己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行政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政职权的监督等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督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除并指导行政法实施前基本准则。
【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第五条 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第六条 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第四条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党中央。
制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重要行政法规,应当将行政法规草案或者行政法规草案涉及的重大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党中央。
『贰』 美国法律中的这种编号KRS403.250(1)怎么解读多谢
您好;
这种编号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某法院判例的编号,第二种是法律法规的编号。就这个KRS03.250(1)来说,个人猜测 很大可能是联邦行政法里的管理条例,即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 “C.F.R.”里面的一个小节。
这些编号的原则由大到小,顺序一般是:Title - Chapter - SubChapter - Section - SubSection - Clause.
Title一般是整本法律法规,比如 US Code Title 17, 就是版权法,里面的各个“小章节”,就是版权法里的种种详细法条;一个Clause,一般是指 一句话。所以,我猜测这个KRS403 应该是一个大Title
Chapter就是“小章节”,往往用数字表明,比如US Code Title 17 Chapter 6, 其包含的法条覆盖了跨国版权保护的诸多问题。所以,我猜测KRS403之后,这个 250应该是title 或者跟title平级的章节划分。
同理可得,(1)就是更小的部分了,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个小章节。
不过实在抱歉,因为您给的信息比较有限,我主要是猜测为主。我暂时没有见过KRS在美国法律中出现,有可能是某个分支机构所颁布的暂行管理条例,或者某个公司的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类似的东西。如果您能透露一下您在哪里找到这个编号,也许我可以给一个更明确的回答
谢谢。
『叁』 姜明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八版)PDF 读书笔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八版)PDF读书笔记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
本章从基础概念入手,为整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政的定义和范围、行政法的定义与作用、行政法学的概述。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本章探讨了行政法的各种来源,为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背景知识。包括行政法法源的分类、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详细讨论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础。包括实体性基本原则、程序性基本原则。
第四章 数字行政法和应急行政法
本章是对现代行政法新领域的探讨,特别是数字化和应急管理中的行政法问题。包括数字行政法、应急行政法。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第五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本章详细介绍了行政法主体的概念和类型,为理解行政法中的主体关系提供了基础。包括行政法主体的定义。
第六章 行政机关
本章主要探讨了行政机关的定义、性质、职责和职权,帮助理解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中的作用。包括行政机关的定义和性质、行政机关的职责与职权、行政机关的体系。
第七章 其他行政主体
本章探讨了除传统行政机关外的其他行政主体,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包括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
第八章 公务员
本章介绍了公务员的定义、职责、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务员制度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公务员的定义和职责、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公务员制度的管理。
第九章 行政相对人
本章重点讨论了行政相对人的概念、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行政相对人的定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第十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本章探讨了在行政法制中,监督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主体,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公众等。包括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内部监督机制。
『肆』 姜明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八版)PDF 读书笔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DF读书笔记: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
- 行政的定义和范围:明确了行政的基本概念和涵盖的范围,为学习行政法提供了基础框架。
- 行政法的定义与作用:详细阐述了行政法的定义及其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行政法学的概述:介绍了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科特点。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 行政法法源的分类:对行政法的各种来源进行了分类,包括制定法法源和非制定法法源。
- 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详细探讨了制定法法源的具体内容,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 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分析了非制定法法源的地位和作用,如习惯法、判例法等。
第三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实体性基本原则:阐述了行政法在实体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
- 程序性基本原则:介绍了行政法在程序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公正原则、公开原则等。
第四章 数字行政法和应急行政法
- 数字行政法: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行政法的新变化,如电子政务、数据共享等。
- 应急行政法:分析了应急管理中行政法的应用,包括应急措施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第五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 行政法主体的定义:明确了行政法主体的概念,包括行政机关、其他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等。
第六章 行政机关
- 行政机关的定义和性质:详细阐述了行政机关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
- 行政机关的职责与职权:分析了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中的职责和职权范围。
- 行政机关的体系:介绍了行政机关的组织架构和层级关系。
第七章 其他行政主体
-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探讨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 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分析了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作为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章 公务员
- 公务员的定义和职责:明确了公务员的基本概念、职责和任职要求。
- 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阐述了公务员在行政法中的权利和义务内容。
- 公务员制度的管理:介绍了公务员制度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
第九章 行政相对人
- 行政相对人的定义:明确了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即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
-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分析了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中的权利内容,如知情权、参与权等。
- 行政相对人的义务:阐述了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中的义务内容,如遵守法律、配合调查等。
第十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介绍了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公众等。
- 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分析了社会公众和媒体在行政法制监督中的作用和方式。
- 内部监督机制:探讨了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机制,如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等。
『伍』 行政法规有哪些
《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消防法》。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一、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第一,行政管理的依据是法律。宪法、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都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活动的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管理行为是不合法的。
第二,法律是社会的规范,行好竖指政管理者和被管理的相对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都要按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不是管理者管别人的工具,所有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依法行友配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它不是依法治国的全部内容。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是全社会的事情 ,要求所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要严格遵守体现人民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法律。但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要求建立法治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首当其冲。国家的法律除一部分由法院、检察院实施外,都要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国家就无法纤渣治可言。依法行政与行政相对人守法是不同的概念,依法行政是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能依法行使职权,可见依法行政实际上是“依法治官”。依法行政更不是指行政机关用自己制定的文件去治理行政相对人,而是行政机关在进行管理时必须首先符合法律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处理必须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法律赋予行政机关何种权力,行政机关便具有何种权力,而不能在法律范围之外随意地创设权力、剥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第三条
制定行政法规,应当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
第六条
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