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盖章法律责任
『壹』 今天领导口头上叫我帮他去签合同,签的他的名字,然后盖了公章,这样我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会的,非本人签字的合同是否有效,需要区分以下情况确定:1、本人授权他人代为签订合同的,他人所签订的合同对本人也具有法律效力。2、他人未经授权代为签订合同的,本人不承认其代理权限的,合同权利义务由签字人承担,对本人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已经签订的合同,如果在合同中签署名字的人非本人签署的话,除收养协议、离婚协议、遗赠扶养协议牵涉到人身性质的合同必须由当事人自己办理,不能由他人代签以外,合同的效力则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判定。如果代签人获得了本人的授权委托,并在授权委托范围内代签合同,此时的代签行为有效,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如果代签人没有获得本人的授权委托,私自以他人名义与第三方订立合同的话合同的效力依法属于无权代理行为引发的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效与否取决于本人的追认行为,本人追认的,合同对本人产生效力,本人没有追认或者拒绝追认的,合同对本人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这时的合同并没有效力。合同的代签需要符合合同法中的规定,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贰』 合同盖章具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盖章具备法律效应,前提须满足若干必要条件。盖章表达出合同主体对于合同条款的承认及接受责任之态度。盖有真实印章的主体应有民事行为能力,签订的合同内容不得违法法律强行规定或与公共道德相悖,否则即使盖章亦不会使合同生效。若发生欺诈、胁迫、恶意勾结等情况,导致合同非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尽管已盖章,合同仍可能判定为无效。另,若是合同制订有生效的附加条件(如特殊审批程序或签名),仅凭盖章尚不足以使合同有效执行。总的来看,合同盖章的法律实效需综合考量多方要素加以评断。
『叁』 合同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章又称为“合同专用章”,乃公司内部专为各类合同、协议签署而设,其效力等同于公司。如在正式合同签署中运用此印鉴,且并未触犯公司内部规定,则该合同盖章即具备法律效力,由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肆』 非本公司人员用我公司公章签合同的话,我用不用负责
需要负责。非本公司人员用你公司公章签合同,公司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按照规定及其司法实践,只要打官司,法院就认章,盖章就应当负责。除非能够证明公章被盗,这个情况下,公司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公司公章具有法律效应,如果其他公司人员用你所保管的合同专用公章盖了一些合同,日后可能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如果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公司承担和履行的义务如果不能落实,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如果是公章保管人,除了要负工作失职责任外,还得负公司公章被骗盖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公章是指政府、公司等各类组织使用的印章。 中国对公章的管理有健全司法管理体系,任何私刻都是违法犯罪的,对于脱离法定主体行为虚构私自刻制的印章,按伪造行为主体的犯罪论处。由于公安部对办理刻制印章的手续未作统一规定,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刻制印章手续的规定有所不同。根据刻制印章的种类不同,手续也不一样。刻制党政、国有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内部机构的公章,一律凭本单位的上一级领导部门或批准成立的部门开具的证明文件或信函,到本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公安机关审查后,发给刻制印章通知单或介绍信、证明等,到公安机关指定的刻字厂或刻字店刻制公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