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法规库
Ⅰ 浙江省法律网
Ⅱ 浙江省民政厅的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本机关编制了《浙江省民政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请阅读《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本机关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本机关编制的《浙江省民政厅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申请人可以在本机关的网站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指定地点查阅。 (二)公开形式 对于主动公开信息,本机关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指定地点公开两种形式。指定地点为二号楼101号房间本机关还将采用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他方式公开。 (三)公开时限 各类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后,本机关将尽量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公开,最晚自信息形成或变更后的20日内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申请人需要本机关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本机关申请获取。本机关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况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一)公开范围 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本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本机关不予公开。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的,可以公开。 (二)受理机构 本机关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机构为浙江省民政厅,通信地址:杭州市保俶路32号,邮政编码:310007,受理点:民政厅二号楼101号房间。 (三)受理方式目前,我厅仅受理“申请人”的现场书面申请。“申请人”可在受理地点获取《浙江省民政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见附件)(以下简称《申请表》),也可在浙江省民政厅网站上下载。“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到受理地点向我厅提出书面申请。 1.申请受理。“申请人”在受理点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并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申请人”委托他人或组织提出申请的,必须同时出示委托人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并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及“申请人”的委托书。 2.《申请表》填写要求。 (1)“申请人”姓名或组织名称、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号码)、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等; (2)所需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等相关线索; (3)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回复形式; (4)每份申请表格限填一项申请内容。 (四)收费标准 1.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项目的成本费用。 2.“申请人”确有经济困难的,凭有关证明,可减免相关费用。
(五)申请处理 本机关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并一次性全部告知错漏事项,要求申请人补正。 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机关中止受理申请程序,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本机关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机关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申请的问题不能当场答复的,本机关将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确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厅相关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三、监督和保障 (一)申请人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向驻民政厅监察专员办公室投诉,也可以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浙江省监察厅举报。 (二)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Ⅲ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特编制《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建议阅读《指南》。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本机关主动向社会免费公开的信息范围参见本机关编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府信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申请人可以在本机关的门户网站上查阅《目录》,也可以到指定地点查阅。
(二)公开形式
对于主动公开信息,本机关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指定地点公开两种公开形式。指定网站为: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指定地点为: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省人才市场一楼办事大厅;杭州市百井坊巷91号省人力资源市场内。
本机关还将采用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他辅助性的公开方式。
(三)公开时限
各类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后,本机关将尽量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公开,最晚自信息形成或变更后的20日内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申请人需要本机关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府信息,可以向本机关申请获取。本机关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一)公开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本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本机关不予公开。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二)受理机构
本机关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机构为:厅办公室,通信地址:省行政中心2号楼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邮政编码:310025,
(三)提出申请
向本机关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应当填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见附件)。《申请表》复制有效,可以在指定地点领取,也可以在网站上下载。
1. 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申请人可以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上下载《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并填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受理机构的电子邮箱。申请信息到达申请受理机构的时间为申请时间。
2. 信函、电报、传真申请。申请人通过挂号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申请人通过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相应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信函、电报、传真到达申请受理机构的时间为申请时间。
3. 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定地点,当场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工作人员代为填写。
申请人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的,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当面提交书面申请。
为了提高处理申请的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请尽量详尽、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本机关确定信息载体的提示。
本机关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四)申请处理
本机关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并一次性全部告知错漏事项,要求申请人补正。
申请获取的信息如果属于本机关已经主动公开的信息,本机关中止受理申请程序,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本机关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来处理申请,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请求的,本机关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请求的答复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申请人就不同请求分别申请。
(五)收费标准1.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过程中发生的检索、复制、邮寄等项目的成本费用。2.“申请人”确有经济困难的,凭有关证明,可减免相关费用。三、监督和保障
(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监察厅举报。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Ⅳ 浙江省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浙江省适用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的有:
《浙江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定(试行)》
《浙专江省职业健康检属查档案管理规定(试行)》
《浙江省职业病诊断工作规定(试行)》
《浙江省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规定(试行)》
《浙江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规定(试行)》五个规范性文件。
Ⅳ 要整理EHS体系方面的法律法规,高人指点一下,哪里可以查到更新和新增的法律法规,浙江省的,不胜感激。
方案一:有专门的来法律咨询公司,源你可以和他们合作,获得最新的EHS相关的法律更新,不过这个要花钱,所以老板估计不会同意;
方案二:自己到政府网站去找寻。对照公司的实际状况,查找符合公司的法律条款,然后做一个法规登录的文件,然后再根据公司实际运行情况和与之相符合的法规条款对比,看其是否符合法规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
另外,法律是国家更面上的,下面还会有一些补充的法规、条例和技术规范等等,这些也是需要收集的。针对于某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最好是建立一个立体的法律文件体系,从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这样会比较有层次感;例如环保类的《环境保护法》、《环评法》《水污染防治法》之类的是国家法律层面上的,然后环保类的还会有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这些属于对法律的补充说明的文件,在地方上会有《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的法规。
EHS体系基本都是围绕环保、安全、消防、职业健康等四大模块来的,你在网上应该可以收集到很多,到时候比对下就行啦,到时候体系审核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严格的,主要的不要漏掉就可以了,外审的稽核老师不会那么严格的。
Ⅵ 有没有浙江省的劳动法规目录,类似已经废除的《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这样的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浙江省乡镇人民政府暂行工作条例》等14件规章的决定 省政府令第240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浙江省乡镇人民政府暂行工作条例〉等14件规章的决定》已经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吕祖善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标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浙江省乡镇人民政府暂行工作条例》等14件规章的决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12号)规定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现行240件省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清理,省政府决定: 一、对主要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已被新的法律、法规所代替,以及不符合我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14件省政府规章,予以废止(目录见附件1)。 二、对适用期已过,实际上已经失效的1件省政府规章,宣布失效(目录见附件2)。 三、对已经明令废止的59件省政府规章目录,予以统一公布(目录见附件3)。 本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目录(14件) 2宣布失效的省政府规章目录(1件) 3已明令废止的省政府规章目录(59件) 附件1 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目录(14件) 1~13略 14《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2002年11月18日省政府第154号令发布)
Ⅶ 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是法律还是法规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的,由国家主席发布的,而浙江省职工养老保险条例铁定不是全国人大指定的了,所以智能是法规,甚至可能是政府规章。如果是省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那就是地方性法规,如果是省政府指定的,那就是政府规章,法律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政府规章。一般法律规范在开头部分就会说明指定的机关的,看了就明白了
Ⅷ 如何查找各类政府公文、政策法规等政府信息
根据查找来的信息的类别自进入官方的网站查找。
举例:杭州地区,寻找财税优惠政策,进入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
1、打开网站
4、点击自己需要的政策。
(8)浙江省法规库扩展阅读: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王勇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该说明第二点第十一条明确指出,“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及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税局合并且统一挂牌。
2018年7月20日,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新税务机构全部完成挂牌。
Ⅸ 浙江省有关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
呵呵,省里有权制定的有地方性法规和一些规章,不过涉及土地问题大多数还是国家的法律,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法和土地管理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制定的一些行政规章。
Ⅹ 浙江省地方性交通安全管理法规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已于2006年3月29日经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3月2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和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做好相应的道路交通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
第四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和实施单位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本单位人员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交通安全经费投入。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应当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列入中、小学生教育的内容,经常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切实落实学生在学习期间出行、锻炼时的交通安全措施。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义务,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劝阻、举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报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因信息太多就不一一列举,具体详细内容请参见政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