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2013年出台的精神病人法律法规

2013年出台的精神病人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1-14 13:50:18

『壹』 我国关于精神病方面的法律法规有那些

《中华复人民共和国精神制卫生法》是一部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和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法律,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精神卫生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并设专章规定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医务人员、监狱等场所,社区、家庭、新闻媒体、心理咨询人员等在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方面的责任。
《精神卫生法》第七十一条提出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并按照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因工致伤、致残、死亡的,其工伤待遇以及抚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认为行政机关、医疗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赋予患者相关的司法救济权,将司法手段作为保护患者人身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重要的“兜底”保障措施。让患方成为提起诉讼的法律主体,是法治社会的进步,也将推动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

『贰』 关于精神病的法律

他家的精神病是什么类型的 完全丧失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呢,还是间歇性的,还是轻微的呢。她的辱骂指名道姓了么 如果确定辱骂的是你们 应当能算是侵犯了公民人格权中的尊严权《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情节严重者,将受到刑罚的处罚。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一条: 明确提及自然人因人格尊严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刑法246条刑法分则中明文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 不过必须是情节严重才算犯罪 这里应该够不上 刑法第18条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后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 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民事通则中明文规定了,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人。你所说的那个精神病既然住在居民区,那么应该是有监护人的,监护人承担的法定职责中有:
对被监护人进行管束和教育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个人观点 先通过居委会进行协商吧 如果对方实在过分就采取民事诉讼吧 虽然说精神病人属于弱势 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家人更重要 如果他们没法把自己家人看管好 就将他们家那个送到精神病院去 民法不是特别熟 只能找到这些 不过最好和精神病人不要起太大冲突,万一伤着了 真的很划不来 没精力管精神病人就应该送到精神病院去 祸害他人 真的很无聊

『叁』 有关精神病患者最新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专神病人,由属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据此,如果你父亲是精神病,依法由你母亲担任第一监护人,其次才是你们爷爷和奶奶,接下来才是你姑姑。
你母亲可以作主,将你父亲送到精神病院治疗。
你是未成年人,不承担监护责任。

『肆』 2013年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修订后的《刑复事诉讼法制》;为配合刑诉法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公安部12月25日公布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均自1月1日起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
2.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3.部门行政法规修改:《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6.《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近年来,有关学术造假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为遏制这一不良风气,教育部日前出台《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7.修订后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8.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9.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1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11. 《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
12.《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13.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14.《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

『伍』 求个精神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为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回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2年10月26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链接【网页链接】

『陆』 我们国家法律是怎么规定精神病人犯罪的

精神病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在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犯罪的,要付刑事责任。

『柒』 精神病的相关政策

中国拟规定精神病人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会议通过的议程,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监狱法等七部法律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邮政法修正案草案等。
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应给予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适当津贴。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精神卫生法草案,提出上述新规定。
精神卫生法自1985年启动立法,历经26年,期间十易其稿,草案直至去年才出台。因此,精神卫生法的制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去年10月、今年8月,两次审议草案。 对于“强行收治”、“非自愿入院”等争议多年的焦点议题,三审稿保留了一审稿、二审稿所作出的突破。规定,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制;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应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严格依条件和程序作出判定,以医疗机构作出的“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为依据。
对于精神障碍的复诊鉴定,草案一审稿曾规定,患者、监护人如果对复诊结论有异议,可以要求鉴定;对鉴定结论还有异议,可以要求重新鉴定。但二审稿删除了患者、监护人可以要求重新鉴定的相关条款。三审稿采用了二审稿的设计,也就是说,只能复诊一次。 二审稿写明,“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常委委员提出,为更全面地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建议增加保障财产安全方面的规定。法律委员会经同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卫生部研究,三审稿做出修改,“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捌』 关于精神病患者,国家出台了哪些法律进行保护

国家的有复:《中华人制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精神病患的犯罪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关于精神病患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等、劳动部1994年(劳办〔1994〕214号)《关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复函》(法研字第5674号)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批复》(〔78〕法办研字第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提请离婚可否批准问题的批复》(1953年的)、劳动部《对《关于患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1995〕1号)、《关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劳办〔1994〕214号)、《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医疗期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2〕5号)、最高人民法院1953年的《关于一方患精神病另一方提请离婚可否批准的问题希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审慎处理的复函》

『玖』 我国中国境内涉及精神病人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主要有哪些

我国境内涉及精神病人的相关法律是医疗保障法和残疾人保护法。

热点内容
李佳和鹏行政法 发布:2025-07-03 07:48:38 浏览:179
女方婚内出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3 07:38:43 浏览:220
睚眦司法 发布:2025-07-03 07:24:51 浏览:507
小条例 发布:2025-07-03 07:24:05 浏览:632
代签字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03 07:07:03 浏览:29
劳动法法定假期初事假外 发布:2025-07-03 07:07:02 浏览:985
岳麓区人民法院电话号码 发布:2025-07-03 07:07:02 浏览:4
法律责任制度落实 发布:2025-07-03 07:06:14 浏览:698
宁波怎么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03 06:53:48 浏览:53
劳动法有夜班补助 发布:2025-07-03 06:53:15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