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执法规范化问题对策

执法规范化问题对策

发布时间: 2022-01-15 03:50:31

① 如何做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局全体干部职工,对省市领导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环境保护行

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环保依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并以此带动了整个环保工作的开展。我局先后获得全市1998-----2000年环境目标责任制二等奖、排污收费责任制先进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县委、县政府授于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下面,就我局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牢依法行政基础
我县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县环保工作已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2004年机构改革中,我县在精简机构、压缩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把环保局列为政府序列的行政局,并明确了13人的行政编制。在我局内部,局长与环境监理站长依法办理了行政执法委托手续,明确了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局设置了法制信访股,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环境法制工作,解决环境执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组织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健全执法程序和制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这一基本国策的有效措施。为搞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我局于2004年12月制定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目标、任务、内容、责任都作了具体规定,并把其中的执法内容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严格要求全体执法人员按照分工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目标。同时,按照省市法制局、环保局的统一标准要求,我局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程序等11项执法程序,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等7项执法制度。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严格执法,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和实践,我局环保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和完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局还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局内工作、学习、廉政建设、政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在办公楼门厅内制作了政务公开栏,使全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条不紊。在环保行政执法过程中,全局执法人员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坚持杜绝了“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② 如何推进严格执法,实现执法规范化

透明,监督,都在法律下行事,排除人情关系

③ 如何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

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政法机关一项长期自身建设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抓紧、抓实、常抓不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各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和新时期政法工作的任务,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执法理念教育,为规范执法夯实思想基础。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加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实体与程序并重执法理念的教育,监督与配合并重的执法理念的教育,公正与效率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依法办案与运用刑事政策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使执法活动既有利于震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突出机制体系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前后相连、环环相扣的办案流程,科学管理业务工作,完善各业务部门的执法责任、错案范围、追究程序,重点加强对重点部门、热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不断规范司法权的正确行使;进一步加强自身监督,在加快办案节奏的同时确保办案力度、质量、效果和效率的统一。
3、突出信息化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找准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信息化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案件管理系统、侦查指挥系统、网络办公系统、审讯监控系统和远程通讯系统建设,有力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4、突出队伍专业化建设,为规范执法提供人才支持。培养办案人员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等素质。加大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司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符合司法工作特点和司法规律的人员管理机制,实行规范化分类管理。
(作者单位:如皋市检察院如皋市公安局)

④ 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目前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1.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自消防法于2008年开始修订以来,消防法在不断修正过程中得以逐渐完善,但是从实践中来看其依旧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消防执法涉及内容极广,同时研究的问题较为复杂,这就导致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完全做到足够健全、完善与有效,难免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不利于当前消防法制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现。
2.执法思想和意识有所偏差
从思想认知层面来看,部分消防执法人员对规范执法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与不足。首先,消防执法规范的实现需要以执法人员自身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为基础,但是部分人员在此方面有所不足,法制意识不强,在开展执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重视。其次,部分消防执法人员对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规范等的深度不足、理解不到位,同时自身对执法规范化缺乏足够重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受观念局限还容易出现只顾埋头执法,不考虑大局稳定与社会影响的情况。
3.制度落实不到位
消防执法规范化的实现需要以充分、有效落实制度为重要基础。不过由于消防执法人员自身思想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在工作实践中缺乏自觉性,导致相关制度乃至法律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部分执法人员的自觉性不足,不重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愿意了解和学习新的规章制度,习惯于依靠经验开展工作,使得规章制度难以得到充分落实。还有部分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缺乏遵守制度规范的意识,更会严重影响规范化执法的落实。
4.执法人员能力有所欠缺
消防执法人员不仅要对工作高度重视和正确认知,更要确保自身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岗位。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执法人员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对法律知识和相关规范的理解不足。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覆盖面较广,内容复杂,消防执法人员要想全面、深度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但是部分人员却只停留在表面,不愿意深度钻研。不仅对这些专业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还存在停留于字面上的一般理解的情况,并不能正确把握其中的立法精神、深刻含义以及价值取向,容易对执法规范化造成误导。其次,执法人员缺乏信息更新意识。不管是法律法规的修改、补充还是执法解释的更新,又或者新类型的消防犯罪违法出现,都意味着消防执法人员必须积极跟进,尽快了解相关内容,进而在消防执法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保障工作质量与效率,切实解决相关问题。但是部分消防执法人员缺乏信息更新意识,对法治更新以及消防违法犯罪的发展了解不足,导致工作开展较为滞后,容易遇到工作障碍和瓶颈,更遑论执法规范化的实现。然后,消防执法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消防执法规范化并非是简单地照搬法律条文指导相关工作开展,而是要准确把握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执法,保障执法效果。但是部分人员经验缺乏,尤其是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正确处理,影响执法规范化的实现。最后,信息技术素养不足。在信息化时代,消防执法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部分人员信息素养较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难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支持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来源: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⑤ 如何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具体的措施

具体内容可参考“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综述”一文,详见《公安学刊》2011年第1期。或者找浙江警察学院“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项目组。

⑥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探析

一、统一思想复,制提高认识,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自觉性。检察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监督能力是新时期实现检察工作主题的要求。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开展规范执法行为的专项活动。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任务就是通过创新检察工作机制,提高自身执法监督能力,确保我市三保一促目标顺利实现。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各基层院党组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是确保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必要保障,要成立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务求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明显成效。

⑦ 民警规范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思想麻痹,战前准备不足

接警后,民警应当在初步了解、核实现场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备足警力,带齐装备,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但是,实战中少数民警思想麻痹,轻敌思想严重,不带或者少带武器装备,为安全处置埋下隐患,甚至付出血的代价。

处置治安类警情不带或者少带装备:殴打他人、打架斗殴、酒后滋事及其它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警情常见常发,行为人多为青壮年,具有暴力倾向明显,易冲动,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特点,现场处置中稍有不慎,常易出现抗拒、阻碍民警执法,甚至暴力袭警的行为。

民警处置此类警情,本应提高警惕,备足警力,带齐装备,采取得力措施及时有效处置,但在实战中,常有个别民警以单警装备笨重、携带后行动不便为借口,不带或者少带装备,为安全有效处置留下隐患。

处置刑事类警情不带武器:扒窃、故意伤害、抢劫、抢夺和街头诈骗等刑事类警情最为现场处置中常见,行为人主要为青壮年,其中青少年居多。与治安类警情相比较,此类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更深,人身危险性更大,遇到民警抓捕,总是想方设法逃跑;一旦遇阻,一般都会暴力抗拒,如果处置民警准备不足,必然陷于被动,甚至流血牺牲。

可是,实战处置中,总有少数民警由于对使用武器相关规定不熟悉,把握不准武器使用的对象和时机,导致不敢或者不愿携带武器进行现场处置。“山东泰安袭警案”就是其中的代表。

2、心理素质差,临阵慌乱

民警现场处置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是执行和维护法律的人民警察与各种违反或者对抗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人之间所进行的武力搏斗或者武装冲突。

这种激烈对抗不仅对民警的单警战斗技能、民警之间的协同配合提出很高要求,更对民警的抗压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实战当中,确有少数民警在这种生死对抗之中过度紧张,行为失措,平时练就的对抗技能却使不出来,更别提配合战友协同作战。

3、安全意识不强,不讲协同而蛮干、硬干

安全意识是现场处置的重要保障,应当贯穿于执法战斗全程。实战中强调安全意识,就是要求民警在现场处置中首先考虑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不能为了抓捕某个缉捕对象而弃群众生命财产于不顾,蛮干、硬干,使战斗伤及无辜或者造成财产重大损失。

更不能如“上海绊摔抱小孩妇女案”那样以伤及群众安全为代价换取战斗胜利的方法进行现场处置工作。实战中强调安全意识,还要求注意保护民警自身安全。

民警应当明确敢打敢拼绝不是不讲战术,不讲协同配合,不顾自身安全的盲目硬拼、硬打,使我方受到重大伤亡。“河南洛阳袭警案”中,四名警务人员围捕一名持刀袭警歹徒,由于各自为战,在一名警员勇敢扑上,勒住歹徒脖子准备将其摔倒之际,被凶犯连刺数刀,当场牺牲。

4、处置言行不规范,激化矛盾

公安部强调,民警在现场执法中应当规范公正文明理性执法,使用法言法语,不说与执法无关的话,更不得使用侮辱性、歧视性语言,防止因言语不当引发冲突,激化矛盾。

但是,少数民警无视规定,在治安类现场执法中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用训斥性甚至是歧视性语言指责当事人,引起反感,造成对立情绪,激化矛盾;当执法对象无理狡辩、不配合执法或者口出脏言时,不能控制情绪,与当事人对骂,甚至采取不当措施控制当事人,非理性执法。


5、定性不准,程序不当,错用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中,民警面对的警情并不像文字概括得那样泾渭分明,很多警情是似是而非,甚至是相互交织的,这就为民警定性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置带来极大挑战。如果民警没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敏锐的反应,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很难在现场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如“河南临颍处置医闹案”,患方家属因家中幼儿在县医院医治无效死亡,聚集亲友近十人在医院大门口张贴标语,手举死者照片,围坐一起哭喊吵闹。

辖区派出所接警后由一副所长带队及时赶到现场处置,在三番五次劝解不听、喷辣椒水驱散无效的情况下,该副所长拔出配枪朝天鸣枪警告,后将闹事者带到派出所进行处理。此案明显出现定性不准、程序不当、处置不妥的问题。

⑧ 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

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执法理念,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要健全完善各项执法制度,从基层民警日常执法活动最急需的方面入手,针对交警纠正违章、治安盘查巡控、武器警械使用等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活动、执法环节,抓紧健全完善相关程序规定和标准规范。要主动适应全面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果。在维护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过程中,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要规范民警在执法中的语言和动作,区分不同执法环境,统一执法语言,统一动作规范,切实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讲究执法艺术,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扩大警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努力使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努力从网上录入、审批、办理到结案等各个环节实现对民警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督,要以深化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为载体,健全完善案件法律审核把关和个案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执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民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

热点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发布:2025-07-02 19:42:13 浏览:23
法律责任免责的形式 发布:2025-07-02 19:18:07 浏览:81
逍遥手写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7-02 19:12:35 浏览:516
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援助条例 发布:2025-07-02 18:58:38 浏览:841
劳动法3005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2 18:57:00 浏览:540
地方规章撤销 发布:2025-07-02 18:55:33 浏览:3
道德与同情心 发布:2025-07-02 18:50:47 浏览:711
2017司法考试考试时间 发布:2025-07-02 18:48:25 浏览:397
电仪车间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2 18:40:02 浏览:447
广安法院诉讼 发布:2025-07-02 18:35:02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