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疫情防控管理条例

疫情防控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04 23:26:23

❶ 北京机场疫情管理条例

摘要 北京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及消息:14日内从有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含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地区的来(返)京人员,或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要主动向社区(村)、单位、宾馆报告行程,配合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❷ 疫情管理制度和措施

疫情期间的管理和措施有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各方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结合托育机构人群特点,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压实托育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婴幼儿家庭的监护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积极做好秋冬季托育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2、健全防控制度,明确工作要求。各地要指导托育机构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和管理制度,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防控职责和任务分工;明确卫生消毒、疫情报告、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等日常管理制度要求;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工作实际,依法依规、科学做好收托安排;
3、强化业务指导,落实管理措施。各地要按照《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要求,指导托育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做好收托婴幼儿的健康核查、体温检测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加强环境管理,重点做好婴幼儿生活区域的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及食品饮用水管理和垃圾分类;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流感等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降低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
4、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健康。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托育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❸ 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制度

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制度:
1、严格人员闭环转运管理;
2、严格隔离场所功能分区;
3、严格做好提供第三方服务公司的管理;
4、严格隔离场所人员住宿管理;
5、严格隔离场所人员出入管理;
6、严格隔离场所卫生清洁消毒管理;
7、严格隔离场所垃圾管理;
8、严格加强隔离场所人员培训;
9、严格隔离场所工作人员防护管理;
10、严格做好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监测。
疫情防控措施:
1、佩戴口罩。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2、减少聚集活动。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活动,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并配合做好登记、测温、出示行程码、健康码等防控措施;
3、开窗通风。即使在冬季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通窗户2—3次,每次10—20分钟,通风时注意防寒保暖;
4、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切勿随地吐痰;
5、注意饮食卫生。烹饪食品要做到生熟分开,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在使用,营养均衡,提倡分餐制;
6、随时保持手部卫生。用洗手液或者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不方便洗手时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7、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在公共场所一定要保持生室内卫生,每天要定点消毒,准备免洗手消毒凝胶,尤其在公共场所门口和卫生间,同时要保持一米距离;
8、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在疫情防控措施如实向调查人员及医务人员报告个人行踪和接触史,前往指定地点接受核算检测,若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 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❹ 疫情防控管理条例办法

法律分析: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❺ 疫情防控四级防控细则具体有哪些规定

疫情防控四级防控细则具体的规定如下:

1、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行使《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所列职权。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3、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❻ 陕西省商南县最新疫情防控规定西安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

摘要 更新时间:2021年11月4日

❼ 西宁市疫情防控酒店管理办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❽ 药店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处理依据

法律分析:根据省药监局等四部门《关于建立疫情防控期间在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的通知》规定,市监局每日安排执法人员对非定点药店开展市场巡查,重点巡查“一退两抗”药物实名登记情况以及测温、扫码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❾ 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专监测,自觉发热时属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9)疫情防控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纵观国内外疫情形势,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较为持久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只有把疫情防控这根弦绷紧,把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不断巩固发展疫情持续向好形势,才能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热点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5 17:52:24 浏览:358
山西省律师收费标准 发布:2025-05-25 17:50:54 浏览:450
白云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25 17:50:54 浏览:426
司法所得制服 发布:2025-05-25 17:45:52 浏览:785
亨通人事规章 发布:2025-05-25 17:33:48 浏览:965
贵阳最厉害最知名律师 发布:2025-05-25 17:31:24 浏览:67
司法人民警察证 发布:2025-05-25 17:30:38 浏览:411
花溪司法局 发布:2025-05-25 17:29:04 浏览:631
民法典于2021年 发布:2025-05-25 17:29:03 浏览:494
欠款业务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7:18:27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