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新红线
㈠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按照什么修订原则
从条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条例比起来有三个特点:
一是纪法分开:70多项与法内律重合内容删除,党纪容严于法律。条例修订: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条例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
二是划定红线:强调追责,明确6类“负面清单”。条例修订: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来成果制度化:方向精准,体现从严治党常态化。条例修订: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
㈡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哪些特点和意义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特点:
1、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
2、用纪律保障党的性质、先进性和纯洁性。
3、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用纪律保障党的宗旨。
4、用《条例》维护党章权威。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意义:
新修订的《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条例新红线扩展阅读:
2018年8月26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简称《条例》)全文公布,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
《条例》不仅为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划明诸多“红线”,还对党员的网络生活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严重违纪者甚至会被开除“党籍”。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也不得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参考资料:
网络-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纪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修订前后对照表
共产党员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主任权威解读新条例
㈢ 如何落实《准则》和《条例》
一是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明确方向;逐字逐条学新《准则》《条例》原文;要把党规党纪的具体要求记在脑里、印在心上,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牢固党章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组织意识,明确哪些事能做该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时时刻刻坚持高标准,严守法纪红线。
二是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落实责任;新《准则》《条例》体现了纪律和规矩的刚性约束,体现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主要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
三是要坚定自觉遵守执行,从现在做起,自觉遵照执行《准则》和《条例》的具体要求;抓好日常监督检查,从小处着眼,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良好修养和习惯,以强有力的监督传导压力、推动落实,真正把纪律立起来、紧起来、严起来。
㈣ 新修订的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 与旧版有何不同
从新修订的条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条例比起来有三个区别:
区别一:纪法分开
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删除,党纪严于法律。条例修订: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条例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
区别二:划定红线:强调追责,明确6类“负面清单”
条例修订: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区别三:十八大以来成果制度化:方向精准,体现从严治党常态化
条例修订: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
(4)条例新红线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制定,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条例》共142条,与2015年《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了2条,对党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条例。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该条例被不少党建专家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
㈤ 高速公路红线规定出自哪个文件
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2008年12月27日国务院修订并重新颁布,该条改为第二十九条)。
由于当时《公路法》尚未制定出台,《公路管理条例》的这一规定是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最早有关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的规定。
1998年1月1日我国《公路法》开始施行。《公路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这是国家法律首次对建筑控制区管理作出规定,同时也是“公路建筑控制区”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家法律规范中。
在《公路法》颁布实施之前,一些省份在其制定的地方法律规范中也有作出相关内容的规定,但大多没有使用“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名称,例如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使用的是“高速公路预留用地”,1997年6月19日起施行的《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使用的是“高速公路控制建筑区”,1995年4月22日起施行的《河北省公路条例》使用的是“公路建筑控制线范围内”,1997年1月14日起施行的《云南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使用的是“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在公路管理行业,公路建筑控制区也被通俗地称为建筑“红线”。
㈥ 京东物流红线管理条例中包含哪些红线内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2
㈦ 一,中国共产党最近提出的新党纪处分条例较之以前的版本主要有何变化
从条例上看,它和之前的条例比起来有三个特点:
一是纪法分开:70多项与法律重合内容删除,党纪严于法律。条例修订: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修订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条例从原来的3编、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3编、11章、133条、17000余字。
二是划定红线:强调追责,明确6类“负面清单”。条例修订:强化“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来成果制度化:方向精准,体现从严治党常态化。条例修订:将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落实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常态化。
㈧ 公路两侧红线范围规定
公路两侧红线控制范围以中轴路公路中心线为基准。
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释出施行的《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2008年12月27日国务院修订并重新颁布,该条改为第二十九条)。
由于当时《公路法》尚未制定出台,《公路管理条例》的这一规定是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最早有关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的规定。
注意:
道路红线:是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是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其他建设用地的分界控制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叫做道路红线宽度,它由三部分组成: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铺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等。道路红线是上述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