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条例包括安全管理规定和
A.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几条规定了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产、储存危险化品建设项目(简称建设项目)应由内安全产监督容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建设单位应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委托具备家规定资质条件机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设区市级民政府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应自收报告起45内作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具体办由务院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产、储存危险化品企业应委托具备家规定资质条件机构本企业安全产条件每3进行安全评价提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安全产条件存问题进行整改案
产、储存危险化品企业应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案落实情况报所县级民政府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品企业应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案落实情况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申请危险化品安全使用许证化工企业除应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外应具备列条件:
()与所使用危险化品相适应专业技术员;
(二)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安全管理员;
(三)符合家规定危险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必要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四)依进行安全评价
B. 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区别
安全操作规程:着重在操作方面,特别强调指出在工作操作、工作票。。。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着重于制度化的管理!
就象我们平时讲的法律和宪法道理是一样的。
C.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有几个条款规定了安全评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共有三个条款规定了安全评价,分别是第十二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条,具体规定如下: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4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在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四)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D. 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管理办法有什么区别
有必要。制度是指在安全方面定期进行的一些活动,如:安全值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办法一般侧重于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及发现问题后的奖惩措施。
E.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属于法律的范畴吗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是法律。
国务院颁布的条例不是法律而是行政法版规权,行政法规属于规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质,在实施过程中与法律的效力一致,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应当把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同法律一样列为法律依据。
F. 安全管理办法参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据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52号, 2011年12月3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2014年1月1日施行)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
(11)《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
(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9号)
(1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1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16)《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7)《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第21号令)
(19)《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83号)
(20)《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5年 第29号)
(2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2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40号)
(23)《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气发(2006)199号)
(2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总局令第1号,2005年)
(2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0号)
(2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
(2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2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29)《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3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2012年2月14日起施行)
(3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32)《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33)《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
(34)《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
(35)《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
(3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3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
(3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
(39)《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60号)
(34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
G.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
试析“无监理模式”下的新型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发展-工保网
2、无监理模式下,工程质量安全保险保障制度分析
“无监理模式”下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指取消强制监理制度,改变传统项目管理中由建设监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内部监管的管理模式;引入全新的“外部管理角色”,以第三方独立属性定位对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客观、全面、权责统一的监督管理。
有监理模式VS无监理模式
在传统项目管理中,建设监理负责对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并承担主要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由于国内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业主在实际项目管理中拥有较多权力,且作为监理服务的委托主体和费用支付主体,建设监理在监理服务过程中往往受其权力掣肘,无法保持第三方独立属性,因而常常出现监理角色功能失效现象。
同时,国内监理市场长期存在低价中标、取费过低、专业人才流失等行业问题,监理服务在质量和安全两大方面的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无监理模式下,由保险公司或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质量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对项目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管,并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无监理模式的优点在于,质量风险管理服务机构的委托方与费用支付方是保险公司或政府,二者都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目标有着较高、较严格的要求,不会出现“委托方”与“服务方”之间的“权利冲突”,为质量风险管理机构提供了较为独立的服务环境,有效保证服务结果的客观、公正。
无监理模式也有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权责统一,能够更好地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质量安全责任,倒逼相关建设活动主体重视质量安全管理。
政府部门或保险公司委托模式
如上文所述,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都可以成为无监理模式下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委托方。目前国内各地在取消强制监理制度后,也出现了以“工程质量保险”和“政府委托监理巡查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质量安全管理替代方案。客观上来看,政府部门委托模式和保险公司委托模式各有优缺点,优点即在于避免了传统监理模式的相关监管问题,缺点则在于以下两大方面。
政府部门委托模式
将消耗政府部门的各项管理成本与管理精力,不符合目前国家简政放权的政策方针,也不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尤其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公共项目的业主方即为政府部门,在实际管理中易出现管理关系混乱,质量安全监管无法独立展开的问题。
保险公司委托模式
工程质量保险的创新应用对于传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一种“冲击”,相关建设活动主体尤其是业主方,需要投入更多的项目管理精力,承担更多的质量安全责任,面临更高的工程保费成本,失去对项目管理的绝对控制权。因此,“保险公司+质量风险管理服务机构”的无监理模式势必在市场化应用推广方面受到一定阻力。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保险公司在无监理模式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都面临一定发展问题,但相较之下,保险公司委托模式更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目前存在的市场应用推广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推动、保险技术与模式创新、经验积累等途径解决。
此外,无监理模式下业主在项目质量安全管控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构建新的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如全过程工程咨询),通过内部管控与外部监管,构建全新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现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目标。
H. 《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具体内容是什么
《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具体内容有
1. 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2. 负责对本网络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用户自觉遵守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3. 加强对单位的信息发布和BBS公告系统的信息发布的审核管理工作,杜绝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内容出现。
4. 一旦发现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 修改或者增加;(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五)从事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做好记录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5. 在信息发布的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有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将一律不予以发布,并保留有关原始记录,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6. 接受并配合公安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安全保护的信息、资料及数据文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通过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违法犯罪行为. 信息发布登记制度。
……
等等
I.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的法律、法令、法规,上级、公司和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
2、做好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以及培训工作。
3、直接负责生产的领导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监督各级管理、生产人员的安全行为、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做好质量安全信息的传递工作。
5、主持调查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统计事故造成的损失,并出具事故调查报告。
6、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配合有关部门监测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尘毒密度,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7、负责施工现场食堂的管理工作,搞好食堂卫生,预防病毒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8、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9、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有权责令先行停止生产。对不听从指令、严重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者,有权越级汇报。
10、协助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办法,并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特殊工种的技术培训、考核、签发安全作业合格证。
11、参加因工伤亡事故调查,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并按规定及时汇报,对重大伤亡事故和严重未遂事故和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12、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解剖分析,重奖重罚,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
13、制订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J.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适用范围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10)安全管理条例包括安全管理规定和扩展阅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二)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三)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装置、器材、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四)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
(五)发现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