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条例题目
A.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选择A,错误选择B,每题1 分,共30分)
1、 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是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目的的基本方面。(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 只有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才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3、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集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于一身的法律。(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5、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6、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7、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8、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9、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一律由行为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0、 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害的,公安机关不能再裁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或者负担医疗费用。(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1、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2、 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治安管理的,除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处罚外,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3、 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应当收缴。(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4、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可以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5、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6、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7、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8、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一并决定并予执行。(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19、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0、 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一律不再执行。(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1、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或者开始调查后逃避处罚的,不受追究时效的限制。(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2、 在民族自治以外地区携带少数民族用刀的,不能认定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3、 在正在起飞的飞机上使用手机,经乘务人员劝阻后又再次使用,造成通讯受到干扰,使航空器处于危险的状态,此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4、 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5、 对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6、 行为人使用假的大学毕业证骗取用人单位信任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7、 出租人如果只是对承租人的一般违法行为不举报,则不能对出租人进行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8、 行为人不是有意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不予处罚。(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29、 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30、 偷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请选择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31、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 )起实施
A.2005年8月28日 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0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32、 治安管理处罚作为一项重要的( )权力,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手段。
A.经济 B.行政
C.刑事 D.民事
33、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的,适用( )的有关规定。
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行政复议法
C.行政处罚法 D.公安机关内部文件
34、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 )规定。
A.国务院公安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D.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35、 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前提条件是( )。
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仅限于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必须是公安机关愿意调解处理
36、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 B.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37、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 )日。
A.十五 B.二十
C.三十 D.六十
38、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分别处罚。
A.年龄大小 B.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C.是否亲自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使用的手段
39、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 )情形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 B.七十五周岁以上的
C.患有严重疾病 D.怀孕的妇女
4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六个月 B.九个月
C.一年 D.二年
41、 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强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处警告或者( )以下罚款。
A.一百元 B.二百元
C.五百元 D.一千元
42、 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处( )罚款。
A.二百元以下 B.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C.五百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3、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 )。
A.警告 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D.五百元以下罚款
44、 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 )元以下罚款。
A.二百元 B.五百元
C.二千元 D.五千元
45、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46、 对从事饮食业的单位或个人,为了吸引顾客,在食品里添加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 B.二千
C.三千 D.五千
47、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 )拘留。
A.五日以下 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十日以下 D.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48、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
A.警告 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D.五百元以下罚款
49、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 )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可以强行带离现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十二个月
50、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
A.8小时 B.16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51、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
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 B.被传唤人家属
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52、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 (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3、 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 )。
A.应当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B.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可以在案件调查人员选定的地点进行 D.可以在其所在单位、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54、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和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的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 )。
A.搜查证 B.拘传证
C.传唤证 D.检查证明文件
55、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决定警告和( )以下的罚款。
A.50元 B.100元
C.200元 D.500元
56、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是否应当折抵( )
A.不予折抵 B.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C.限制人身自由二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D.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二日
57、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进行。
A.人民警察 B.女侦察人员
C.女性工作人员 D.医生
58、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除应当载明法定内容外,还应当由( )加盖印章。
A.案件调查人员 B.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
C.办案部门负责人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
59、 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公安机关除应当依法向被拘留人宣布并送达《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外,还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 )。
A.所在单位 B.所在居(村)委会
C.家属 D.所在地派出所
60、 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及处( )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D.五千元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61、 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 )。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保障公共安全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D.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
62、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以事实为根据原则 B.过罚相当原则
C.公开、公正原则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63、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 )。
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 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C.行为的表现形态不同 D.受到的处罚不同
64、 治安管理处罚与其他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治安管理处罚涉及面较其他行政处罚广 B.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较其他行政处罚单一
C.治安管理处罚在处罚程度上较其他行政处罚严厉 D.治安管理处罚的时效性较其他行政处罚强
65、 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时,要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应注意( )问题。
A.要自始自终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B.必须克服片面强调处罚,为处罚而处罚,“以罚代教”的错误倾向
C.必须克服片面强调说服教育,“以教代罚” 的错误倾向 D.、教育后可以适当考虑减轻处罚
66、 治安调解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引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原因必须是民间纠纷 B.可以调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围仅限于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情节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至少有一方当事人有意愿接受调解处理的意思表示 D.必须在公安机关的主持下进行
67、 以下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选项有(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许可
68、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A.情节轻微的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的
C.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D.有立功表现的
69、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A.有较严重后果的 B.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D.屡犯不改的
7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 )情形之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B.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七十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者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71、 治安案件的来源主要有以下( )类。
A.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事实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B.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报案或者举报、被侵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C.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D.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
72、 调查治安案件、收集证据的基本原则要求包括( )。
A.公安机关调查治安案件,应当依法进行 B.严禁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C.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必要时可以作为处罚的根据 D.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
73、 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虐待家庭成员的 B.遗弃被抚养人的
C.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
74、 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下列( )车辆通行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消防车 B.救护车
C.工程抢险车 D.警车
75、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A.是本案当事人的 B.是本案当事人的亲属的
C.本人或者其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D.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76、 公安机关作出( )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A.吊销许可证 B.二千元以上罚款
C.行政拘留 D.驱逐出境
77、 人民警察对符合以下( ) 条件的治安案件,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A.治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B.情节显著轻微
C.有当场处罚的法律依据 D.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处罚的
78、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有( )。
A.申请行政复议 B.提出行政控告
C.同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 D.提起行政诉讼
79、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 )条件。
A.与本案无牵连 B.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C.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D.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80、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 )检举、控告。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行政监察机关 D.人民法院
B. 《幼儿园管理条例》考试试题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招收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第三条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幼儿园...的发展规划。 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 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捐资助园。 第六条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第二章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和危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第八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 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第九条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 (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具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第十条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具有进行保育、教育以及维修或扩建、改建幼儿园的园舍与设施的经费来源。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第十二条城市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 农村幼儿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注册,并报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应当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 第十四条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应当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 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但不得进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十七条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 第十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 第二十条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有可能发生危险时,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章幼儿园的行政事务 第二十二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监督、评估和指导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组织培训幼儿园的师资,审定、考核幼儿园教师的资格,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和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会同建设行政部门制定幼儿园园舍、设施的标准。 第二十三条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园园长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并向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备案。 幼儿园的教师、医师、保健员、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由幼儿园园长聘任,也可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个人聘任。 第二十四条幼儿园可以依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向幼儿家长收取保育费、教育费。 幼儿园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合理使用各项经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幼儿园园舍和设施,不得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不得干扰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予以奖励: (一)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成绩显著的; (二)保育、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 (三)幼儿园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限期整顿、停止招生、停止办园的行政处罚: (一)未经登记注册,擅自招收幼儿的; (二)园舍、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妨害幼儿身体健康或者威胁幼儿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的; (三)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的; (四)侵占、破坏幼儿园园舍、设备的; (五)干扰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者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筑和设施的。 前款所列情形,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 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的机关有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特别行政区 单项选择题 速度 要准备无误
这道题不是单选啊。
正确答案选ABC
只有民族 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
D项错误,特别 行政区不是民族 自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