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工资计分制度规章
① 浮动工资的实施办法
在我国企业中实行的浮动工资,大体上有三种形式: 工资浮动的基本做法是把职工的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奖金捆在一起,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职工劳动成果的大小上下浮动。按浮动的程度来分,又有二种具体的形式:
1.全额浮动
即把职工的全部标准工资同奖金以及部分工资性津贴捆在一起,按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各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量的情况考核浮动发放。
2.部分浮动
即把职工的标准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和奖金捆在一起,根据经济责任制完成情况,考核浮动发放。在实践中,有三种具体办法:一是按相对额浮动,即按同一百分比提取每一职工本人标准工资的一部分与奖金一起浮动;二是按同一绝对额浮动,即每个职工从本人标准工资中拿出同一数额进行浮动;三是分档次按不同绝对额浮动,即不同等级的职工,各拿出不同数额的标准工资进行浮动。 浮动升级是在我国现行工资等级制度中缺乏正常增加工资制度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变通办法。它的基本做法是:在职工现有工资等级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和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劳动熟练程度、贡献大小等因素,用企业自有资金,对职工进行考核升级,并随着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变化而上下浮动。
合理的工资等级制度,必须同正常的升级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调整职工的工资等级与技术水平的关系,充分发挥工资等级制度的按劳分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技术和业务。在我国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由于多数企业还没有解决好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一些基本解决了国家与企业工资分配关系的企业也正在研究企业内部工资改革的路子,因而大多数企业都还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定期升级制度。浮动升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 浮动工资标准是在当前我国企业现行工资等级制度缺乏定期提高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变通办法。它的基本做法是:企业在国家规定的参考工资标准的弹性幅度内,自行规定一个上限和下限,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职工的技术等级、劳动贡献等因素,在规定的幅度内上下浮动。企业经济效益好有支付能力,则实行较高的工资标准;反之,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则实行较低的工资标准。浮动的工资标准只在本企业内有效。
实行浮动工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具体的浮动形式。从实践看,多数企业采用工资浮动形式。有些企业则将工资浮动和浮动升级结合使用;还有少数企业同时采用三种浮动形式。其次,要根据职工工资状况和生产、工作的需求,确定参与浮动的基本工资份额的大小。一般来说,中青年职工人数多,且劳动易于计量考核的企业或工种,基基本工资浮动的比例可以大一些,甚至全额浮动;反之,中青年职工人数少,劳动量不便于计量考核的企业或工种,其浮动的比例可以小一些。在确定浮动比例后,再将浮动的基本工资和奖金、津贴等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并相应确定其以何种报酬形式与职工个人的劳动贡献紧密联系起来。最后,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个人的现行参考工资标准的等级标准工资与浮动工资有档可查,并且要完善企业的考核计量措施,做到考核有指标,发放有依据,使职工的浮动工资与其本人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联生活费起来。同时,要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思想问题。
实践证明,浮动工资是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较好的一种工资形式。但由于试行这一制度的时间较短,具体的浮动办法还不够完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通过实践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② 工资分配支付制度
工资分配还要制度吗?又不是国营时代了,工资完全根据《劳动合同》。
③ 劳动法对浮动工资规定
就工资待遇等相关问题按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应按专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及时足额属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无故拖欠和克扣,就工资问题若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④ 工资分配的原则是什么,工资制度的形式有哪些
一、工资分配原则
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我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1、按劳分配原则
该项原则存在的客观基础包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工资立法,确认用人单位享有完全的工资分配自主权;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是工资分配的核心原则,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工资制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建立的;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国家有责任保证劳动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劳动者实现物质帮助权;
由于我国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2、宏观调控原则
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原则,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并通过下述途径贯彻实施: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强工资收入透明度,并使工资增长水平不超过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
实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使消费基金的增长与生产基金的增长相协调;消费与生产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通过工资分配立法,保障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需要;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建立与工资分配相关的其他制度,克服按劳分配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中可能产生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
二、工资制度的形式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报酬的方式。工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定额工资、浮动工资、奖金、津贴。
社会主义国家确定和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原则、形式、办法和规定的统称。工资制度是工资政策的具体表现,它决定于国家和企业的生产水平与经济方针,同时它也影响生产、工作的发展。
我国企业现行几种工资制度:
工资指导线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
⑤ 劳动法对于“浮动工资”有何规定
劳动合同已明确约定工资为2000元,公司调整工资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直,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西安劳动律师
⑥ 单位实行工资浮动制度合法吗有没有限制
看起来是属于计件工资吧,那么每个工时的价钱的确会随时变动的啊。比如生产玩具,两个不同形状的玩具价钱不同,而甲工人一小时可能生产了5个A,3个B;乙工人一小时生产5个B1个A,而B比A值钱,如果仅仅按照个数算,乙工人就吃亏了,所以他们两人的工时价钱可能不一样。
你们单位生产什么呢?不是很了解情况,而且我也不是专家,不敢说多。
不过,月工资-月奖金-加班工资-社会保险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所以,做做加减法,再找找你们那里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局至少每两年都会调整一次并且公布)。如果发现低于最低工资,就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简单直接。
⑦ 浮动薪酬分配制度是什么意思
浮动工资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一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从工资的本质形态来说,他的工资应该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过去很长时期内,职工的基本工资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上就成为固定不变的了,致使职工的基本工资与其本人的实际劳动贡献和企业经济效益脱节。80年代初期,遵循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的指导思想,许多企业探索试行了浮动工资这种新的工资分配形式。这是一种将职工的劳动报酬与企业经营好坏、职工劳动贡献大小紧密联系起来,并随之上下浮动的工资形式。
浮动工资作为一种新的工资形式,有其特定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1.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全部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2.工资浮动的直接依据是职工本人的劳动贡献大小;
3.工资浮动还取决于企业(车间或其它经济核算单位)的经营收益状况,即经济效益如何。
具备上述三个要素,即可称为浮动工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成其为浮动工资
⑧ 名词解释:浮动工资与奖励制度的区别
浮动工资也称非固定工资,是固定工资的对称。
一般指劳动者的工资随用人单位经营状况、效益高低和劳动者贡献大小等因素而上下浮动的工资核算形式。
浮动工资的突出特点:
改变完全按照参考工资标准发放等级标准工资的办法,将职工的标准工资和奖金、津贴等捆在一起,依据职工劳动贡献大小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考核浮动发放。这一做法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其本人的劳动成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紧密地联系起来,因而,它不但能体现不同等级职工之间的劳动差别,以及体现同等级之间和职工本人不同时期的劳动差别,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职工实际付出的劳动量,而且还能体现企业不同时期,由于经营状况的变化对职工工资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⑨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
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一)规章概述
计件工资是以劳动者的工作量作为计算劳动报酬标准的一种工资方式。计件工资通常适用于加工产品的劳动工作。计件工资可以是综合计件,即每一件产品付多少工资;也可以是以固定加提成的办法计算工资额。
(二)主要内容
该规章重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
2.每件产品的工资额度;
3.计件方式;
4.工资标准及计算方式;
5.工资的支付形式。
(三)制作要求
制作该规章要考虑到具有操作性,明确计件工资级别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可以计件的项目进行分析归类,确定具体的工资额,便于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范本
_________公司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年月日( )财字第号
1.本公司为适应订货量常随季节变化、临时加班时间多、人员需求量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及内部特点,以及为提高工作绩效、激励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为本公司直接参与生产的全体员工(包括从事包装、整理作业人员)。
3.本公司计件工资分为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两部分。
3.1固定工资部分(约占全部工资的1/2~l/4):
3.1.1固定工资的核定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分别赋予一定的比例,合计后评定等级并按工资标准的规定核发工资。这五方面内容及相应比例为:
(1)技能50%;
(2)工作的重要尺度15%;
(3)资历年限15%;
(4)工作环境10%;
(5)学历10%。
3.1.2固定工资核发标准表(参见下表):
固定工资核发标准表
—————————————————————————————————————
级别一 二 三 四 五
—————————————————————————————————————
评定分数~~~~ ~ ~~~ ~
(分)0 99 88 88 7 6 52以下
—————————————————————————————————————
金额男17001600 1500 1400 12001100800
—————————————————————————————————————
(元)女170016001600 15001450 14001350 11001100700
3.2浮动工资部分
3.2.1标准基数的确定。由业务部根据各订单所要求产品的不同形式(规格)设定所需要的标准工时,每一工时设定为一个基数,以此作为产量、工资计算的依据,则每人每日上班8小时的标准基数为8。
3.2.2基数单价的确定。根据各人技术的高低和轮班时间的不同而分别确定,其标准为(参见“基数单价表”):
基数单价表(单位:元)
—————————————————————————————————————
班别
基数单价 早班中班 晚班
性别
级别
—————————————————————————————————————
AA级(特殊技术性)男 22元25元 27元
————————————————————————————
女 20元22元 25元
—————————————————————————————————————
A级(技术性) 男 21元24元 26元
————————————————————————————
女 18元21元 24元
—————————————————————————————————————
B级 (半技术性)男 20元22元 23元
————————————————————————————
女 18元19元 17元
—————————————————————————————————————
C级(非技术性) 男 19元21元 22元
————————————————————————————
女 15元16元 17元
—————————————————————————————————————
3.2.3浮动工资应得金额的计算
(1)当实际基数大于等于标准基数时,其计算公式为:
浮动工资=基数单价×实际生产基数
(2)浮动工资应得金额的计算。
①当实际基数小于等于标准基数时,其计算公式为:
浮动工资=基数单价×实际生产基数
②当实际基数大于等于标准基数时,其计算公式为:
基数实际 标准生产 基数实际
浮动工资=单价×(基数-基数)×效率+单价×基数
实际生产基数
其中,生产效率=————————
标准基数-异常基数
4.各级工作人员试用期间前3个月的工作效率目标分别规定如下表(试用期工作效率目标表):
试用期工作效率目标表
————————————————————————————————————————
月份
目标
级别 第一月 第二月第三月
————————————————————————————————————————
A级 50% 70% 90%
B级 70% 80% 90%
C级 80% 100%100%
————————————————————————————————————————
5.新进人员实习期前后共1个月,其奖金一律按规定金额发给。
6.为减少新进人员离职、确保工作量,对新进人员实行基数补偿,补偿时间为3个月,新进人员到职后前两周进行培训,然后判定技术等级,并按下列标准(参见“新进人员基数补偿表”)进行补偿。
新进人员基数补偿表
————————————————————————————————————————
资历第一个月
补偿基数 投入
级别实习 生产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 第四个月
————————————————————————————————————————
A级(技术性) 依C级基4 2.41.60
B级(半技术性) 数为8计3.2 1.60.80
C级(非技术性) 算 1.6 00.40
————————————————————————————————————————
7.新进人员若在试用期间表现良好,随时可以加入正式人员行列。除其浮动工资部分维持外,另外可以提早进行固定工资的调整(____~______元)。
8.公司安排加班时支付加班费,加班费标准为_____元/小时,对于政策性加班一律准予报加班费。
9.特殊加班规定
9.1为缓解生产线过量的负担,鼓励员工主动自发地协助公司克服困难,各部门以自愿方式选择最优员工,组成特殊加班工作小组。
9.2加班费的计算公式为:
男性员工=基数单价×生产基数×1.5+加班时数×12元/小时
女性员工=基数单价×生产基数×2+加班时数×10元/小时
9.3每人每日加班4小时的基数为4。
9.4轮班男性员工实施两班制(12小时),超过8小时部分,准予依特殊加班方式计发。
10.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