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江苏省绿色建筑条例

江苏省绿色建筑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8-11 11:28:50

㈠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规范绿色建筑活动,节约资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国家绿色建筑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活动,以及实施对绿色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民用建筑。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活动,是指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改造、拆除、评价等活动。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机制,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进步。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绿色建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规划、房管、园林、国土资源、水利、科技、财政、环境保护、海洋、统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工作。第六条实施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七条对达到二星级以上的绿色建筑,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建设单位进行奖励。对在绿色建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规划、设计和建设第八条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应当遵循绿色生态发展原则,落实生态环保、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等要求。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按照规定报批后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前款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第十条本省新建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采用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当采用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鼓励其他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省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发布绿色建筑标准。第十一条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明确工程选用绿色建筑技术以及投资、节能减排效益等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在项目立项时,应当落实绿色建筑要求,并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范围。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在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等级等指标。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土地出让、租赁或者划拨时,应当将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确定的绿色建筑等级等指标纳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对建设工程进行规划审查时,应当就设计方案是否达到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意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未达到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标准的,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十五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审核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未达到项目绿色建筑等级标准的,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咨询、设计招标或者委托设计时,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绿色建筑等级等指标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供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节水器具等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绿色建筑等级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㈡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制定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为规范江苏省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其中,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一般规定
场地规划应符合江苏省各地城乡规划的法定要求,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控制要求。
综合分析场地资源,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并采用适宜技术,满足绿色设计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并满足下列要求:
1、居住建筑人均用地指标满足1-3层≤41㎡、4-6层≤26㎡、7-12层≤24㎡、高层≤15㎡。
2、公共建筑容积率应满足规划要求且不应小于0.5。
3、合理开发利用空间。居住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应不小于5%;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不宜小于0.5。
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并与周边区域共享和互补。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㈢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20

法律分析:按照规定,绿色建筑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的数量、占区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要超过90%;并采用雨水、再生水等代替市政供水,还标明了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如住宅大于4%,办公大于8%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条 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㈣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建筑能源利用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制定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为规范江苏省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其中,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建筑能源利用的规定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建筑能源利用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应对建筑可利用的各种能源资源条件进行调查评估。
应对建筑物的供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与工艺用热、特殊用能等能耗需求进行全面分析。
施工图阶段,对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且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其供暖空调及生活热水的负荷应进行全年逐时计算:
1、采用土壤源热泵的建筑;
2、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筑
3、玻璃幕墙建筑;
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且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应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其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种类和利用量满足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要求。
公共建筑在利用热电厂蒸汽、余热废热或采用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后,其供暖空调系统可不 再利用可再生能源。
应对供暖空调、通风、热水等系统排入环境的热能进行再利用可行性分析。
根据开源节流、能源高效利用等原则,经综合分析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供暖空调、生活 与工艺用热、特殊用能等系统的能源供应模式。
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可利用的各种能源资源类型及可利用性的评估说明;
2、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照明、给排水、生活与工艺用热、特殊用能等能耗需求类型、数量、及全年负荷特性说明;
3、建筑物供暖空调、通风、生活与工艺用热、特殊用能等系统的能源供应方案的形式、选择因素分别介绍说明。并对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余热废热、分布式能源、热电厂蒸汽等能源利用范围、利用量进行说明。
4、能源供应方案必要的投资成本分析、增量成本回收周期分析。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㈤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基本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制定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为规范江苏省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其中,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基本规定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基本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江苏省从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既有沿海地区,又有内陆地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等都存在差异。绿色建筑重点关注建筑行为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注重地域性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分析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考虑各类技术的适用性,特别是技术的本土适宜性。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控制各类不利因素,有效利用对建筑和人的有利因素,以实现极具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应综合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模式、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应追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技术经济的合理和效益的最大化。为此,需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场地、建筑规模、建筑形式、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健康等因素,比较、选择最适宜的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应避免过度追求奢华的形式或配置。
绿色建筑设计应体现共享、平衡、集成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应协同工作。
绿色建筑设计涉及规划、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经济等各专业,具有跨专业、多层次和多阶段的特点。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以共享、平衡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增加内涵、创新方法实现集成设计,全面审视、综合权衡设计中每个环节涉及的内容,以多专业协同集成工作模式为业主、工程师和项目其他关系人创造共享平台,使技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的共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建筑设计的共享,建筑设计是共享参与的过程,在设计的全过程中要体现权利和资源的共享,关系人共同参与设计。第二是建筑本身的共享,建筑本是一个共享平台,设计的结果是要使建筑本身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现在与未来的共享提供一个有效、经济的交流平台。 实现共享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没有平衡的共享可能会造成混乱。平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是需求、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之间的综合选择。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改变传统设计思想,全面引人绿色理念,结合建筑所在地的特定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将其融合在设计方法中。 集成包括集成的工作模式和技术体系。集成工作模式衔接业主、使用者和设计师,共享设计需求、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不同专业的设计师通过调研、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设计全过程捕捉和理解业主和(或)使用者的需求,共同完成创作和设计,同时达到技术体系的优化和集成。
绿色建筑设计应从项目立项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总目标及相关指标,指导后续阶段绿色设计,以保证项目每个阶段绿色设计的经济、合理和高效。
在设计的前期立项时应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通过统筹考虑项目自身的特点和绿色建筑的理念,规定或论证了项目的设计规模、性质、内容和尺度,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总目标及相关指标。其结论是后续设计的依据。不同的策划结论,会对同一项目带来不同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甚至建成之后会引发人们在使用方式、价值观念、经济模式上的变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在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的统筹对比和优化的基础上,达到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各项指标的目的。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热点内容
法院和检察院职权 发布:2025-08-11 17:19:17 浏览:297
经济法课程总结建议 发布:2025-08-11 17:10:19 浏览:199
法官恶劣 发布:2025-08-11 17:09:32 浏览:405
奥鹏合同法期末作业 发布:2025-08-11 17:08:44 浏览:884
法院公证座谈 发布:2025-08-11 17:04:25 浏览:978
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悬赏规定 发布:2025-08-11 17:02:54 浏览:430
民事诉讼法基础法条 发布:2025-08-11 17:01:57 浏览:747
福清法院拍卖网 发布:2025-08-11 17:01:16 浏览:674
2014年施行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1 17:01:09 浏览:843
卡牛法院 发布:2025-08-11 16:46:32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