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裁定
A.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 )裁决。
正确答案:D
解析:《立法法》第八十六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所以本题选D
B. 地方性法规 与 部门规章 之间冲突,哪个优先适用
省级人大及其党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务院相关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应该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处理。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的选择适用。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适用:
(1)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部门规章作出实施性规定的,其规定优先适用;
(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对于国务院决定、命令授权的事项,或者对于中央宏观调控的事项、需要全国统一的市场活动规则及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等需要全国统一规定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
(3)地方性法规根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授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体规定,应当优先适用,
(4)地方性法规对属于地方性事务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
(5)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对需要全国统一规定以外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
(2)规章裁定扩展阅读:
第九十五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C. 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一致的裁决权
一. 法律、法规、规章三者之间的效力按顺序从高到低.
二.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规的效力内原容则是:
1.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2. 新法优于旧法
3.法不溯及既往,但有利溯及除外
4. 新一般规定与旧特别规定冲突的,由制定机关裁决
三. 裁决:
1. 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或经济特区法规与法律冲突无法决定适用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冲突的,由国务院裁决
3.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国务院可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适用部门规章的则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4.省政府规章与较大市法规冲突,省级人大常委会处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5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哪些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5条规定: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回一般规定答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E. 法律 法规 规章 规定 条例 都是什么 晕
1、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2、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3、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设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定是强调预先(即在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中的决定,即权威性地确定为一种指导、指示或行动规则。
5、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
(5)规章裁定扩展阅读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条例基于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2、评价作用
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3、教育作用
这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
4、预测作用
这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5、强制作用
这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
F. 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不一致时应该怎样作出裁决
地方来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自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既不是简单的上位法与下位法关系,也不能按照简单的法律效力范围宽广关系来判断效力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确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谁高谁低,发生冲突时应该对谁优先适用,而需要国务院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调整这种关系。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国务院有权对部门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判断,有权撤销和进行改变,但无权改变撤销地方性法规。如果国务院对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发生冲突时,认为要优先适用部门规章,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G. 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的由谁裁定 还是直接适用地方性法规
法规的效力是高于规章的,但同时地方政府的层级又没有国务院部门高,所以两者如果有冲突,就需要由国务院来裁定
H.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由哪个机关来进行裁决
根据《立法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此外,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I. 终本裁定是什么意思
终本裁定也称最终裁定,是指调查机关最终确认进口产品是否倾销并是否构成损害,并且确认倾销和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对是否征收最终反倾销税作出最终裁决。
反倾销常用词汇。最终裁定是反倾销调查机关在肯定性初步裁定的基础上,继续对申请人提出的反倾销指控作进一步调查后作出的。最终裁定应在一定期限内作出。从开始立案调查之日起到作出最终裁定通常为1年,特殊情况可以延长180天。也叫最终裁决
(9)规章裁定扩展阅读:
特征
所谓最终裁决系指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作出最终决定的行为。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最终裁决只能由法律规定。这里所讲的“法律”限定为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立法程序所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它不包括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和有制定规章的地方政府发布的地方规章。
第二,由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最终裁决,当事人不服,只能向作出最终裁决的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申诉,而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J.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该由哪里个机关作出裁决
由国务院出面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五条第三款明确提出这种情况需由国务院出面裁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五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10)规章裁定扩展阅读: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