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警街条例

警街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5-21 00:37:36

1. 新式警衔改革方案

是我国公安系统为适应时代发展和提升警务效能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该方案旨在通过调整警衔制度,更好地激励警察队伍,提高警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警衔制度改革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对警察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的警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因此,进行警衔制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新式警衔改革方案旨在通过调整警衔等级、晋升条件和待遇水平等方面,进一步激发警察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警衔等级调整
新式警衔改革方案对警衔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更加注重警察的实际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贡献程度。新的警衔等级体系将更加注重警察的职业发展,为警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
三、晋升条件优化
改革方案对晋升条件进行了优化,不再仅仅依赖于工作年限和职务级别,而是更加注重警察的实绩和业务能力。通过设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确保晋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激发警察队伍的创新精神和竞争力。
四、待遇水平提升
为提高警察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新式警衔改革方案还将对警察的待遇水平进行适当提升。通过增加津贴、补贴和奖励等方式,使警察的收入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进一步稳定警察队伍。
五、配套措施完善
为确保新式警衔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建立健全警衔评定机制,加强对警察队伍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警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
综上所述:
新式警衔改革方案是我国公安系统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通过对警衔等级、晋升条件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旨在激发警察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警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警察队伍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
国家根据人民警察的职位类别和工作特点,分别规定人民警察警衔的设置、授予和晋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第二条规定:
人民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第四条规定:
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2. 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是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对警衔低的人民警察,警衔高的为上级。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职务高的为上级。公安部主管人民警察警衔工作。
一、人民警察警衔设下列五等十三级:
1.总警监、副总警监;
2.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3.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4.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5.警员:一级、二级。
二、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人民警察的指挥、管理和执行职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度。
第三条 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第四条 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2009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人民警察的指挥、管理和执行职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度。第三条警衔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第四条人民警察实行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第五条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对警衔低的人民警察,警衔高的为上级。当警衔高的人民警察在职务上隶属于警衔低的人民警察时,职务高的为上级。第六条公安部主管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第二章警衔等级的设置第七条人民警察警衔设下列五等十三级:
(一)总警监、副总警监;
(二)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五)警员:一级、二级。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第八条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一)部级正职:总警监;
(二)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三)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四)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五)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六)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七)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八)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九)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十)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第九条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第三章警衔的首次授予第十条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人民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授予。第十一条授予人民警察警衔,以人民警察现任职务、德才表现、担任现职时间和工作年限为依据。第十二条从学校毕业和从社会上招考录用担任人民警察的,或者从其他部门调任人民警察的,根据确定的职务,授予相应的警衔。第十三条首次授予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予以批准:
(一)总警监、副总警监、一级警监、二级警监由国务院总理批准授予;
(二)三级警监、警督由公安部部长批准授予;
(三)警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厅(局)长批准授予;
(四)警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公安部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警司、警员由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第四章警衔的晋级第十四条二级警督以下的人民警察,在其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本条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晋级。
晋级的期限: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
晋级的条件:(一)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纪守法;(二)胜任本职工作;(三)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晋级期限届满,经考核具备晋级条件的,应当逐级晋升;不具备晋级条件的,应当延期晋升。在工作中有突出功绩的,可以提前晋升。第十五条一级警督以上的人民警察的警衔晋级,在职务等级编制警衔幅度内,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实行选升。第十六条人民警察由于职务提升,其警衔低于新任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最低警衔的,应当晋升至新任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最低警衔。第十七条警司晋升警督,警督晋升警监,经相应的人民警察院校培训合格后,方可晋升。第十八条人民警察警衔晋级的批准权限适用第十三条批准权限的规定。警司、警员提前晋升的,由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准。第五章警衔的保留、降级、取消第十九条人民警察离休、退休的,其警衔予以保留,但不得佩带标志。
人民警察调离警察工作岗位或者辞职、退职的,其警衔不予保留。第二十条人民警察因不胜任现任职务被调任下级职务,其警衔高于新任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最高警衔的,应当调整至新任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的最高警衔。调整警衔的批准权限与原警衔的批准权限相同。

4. 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细则

警衔条例细则:
人民警察警衔设下列五等十三级:
1.总警监、副总警监;
2.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3.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4.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5.警员:一级、二级。
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部级正职:总警监;
2.部级副职:副总警监;
3.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4.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5.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6.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7.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8.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9.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
10.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首次授予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予以批准:
1.总警监、副总警监、一级警监、二级警监由国务院总理批准授予;
2.三级警监、警督由公安部部长批准授予;
3.警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厅(局)长批准授予;
4.警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公安部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警司、警员由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
晋级的期限:
1.二级警员至一级警司,每晋升一级为三年;
2.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
晋级的条件:
1.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纪守法;
2..胜任本职工作.
3.联系群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法律依据】
《人民警察选升警衔的暂行办法》
第八条 选升警衔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每年应根据调整警监警衔比例结构的实际需要,共同研究提出选升警衔的意见兆历,于每年7月底前下达当年选升警衔的具体方案。
(二)凡拟由一级警督选升至三级警监的人员,应经省级行猜樱以上人民警察院校的晋级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选升。培训时间一般不得少于2个月。
(三)选升警衔审批程序和权限,依照《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四)选升警衔的审批工作档丛,每年10月办理1次,任衔级时间、任职时间、参加工作时间截止到当年的9月1日。各地应将拟选升警衔人员的有关材料,于9月底前报主管部门审批。
(五) 国家安全部门、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部门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选升警衔工作适用本《暂行办法》。

热点内容
司法拍卖房交付 发布:2025-05-21 03:45:17 浏览:93
劳动法10年工龄保险 发布:2025-05-21 03:44:35 浏览:405
法院胸针 发布:2025-05-21 03:38:49 浏览: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1 03:21:31 浏览:729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钟育周 发布:2025-05-21 03:12:18 浏览:277
司法认知范围 发布:2025-05-21 03:03:15 浏览:912
法律援助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发布:2025-05-21 03:01:47 浏览:868
离职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1 02:52:06 浏览:84
交通认定书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1 02:40:03 浏览:172
商业合同怎样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1 02:39:20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