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北京市城市管理条例

北京市城市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15 17:10:15

❶ 求: 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http://www.bjghw.gov.cn/web/static/catalogs/catalog_zwxx/zwxx.html?menuid=left_menu_csghgl&menugrade=2&conmentid=right_csghgl

❷ 最新的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现在城市燃气管理又走上了热议,北京市又加强了对于燃气的管理规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关于修改燃气管理条例做了明确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北京市已经实施了十几年的燃气管理条例,这些年来燃气管理条例还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居民的安全保护上有很大的作用,深受居民的拥护,严格遵循燃气管理条例,近来北京市相关部门对燃气管理条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主要是增加一些安全上的问题,以及在管理燃气使用方面上的问题,还有就是相关部门责任承担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规定。

一、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燃气管理的相关部门,又进一步进行了相关的要求,首先就是在入户检查的时候,相关的燃气供应企业必须要对居民使用燃气付安全责任,对于检查燃气上面,还应当给居民进行免费的安全检查,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❸ 城市管理法规都包括哪些内容

在北京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各个时期立法机关状况及立法概况;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的制度建设;各个时期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等。下面分5个历史时期就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做一简要概述。

一、清末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的创立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始于1906年内外城巡警总厅的设立。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侵入,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出现,社会危机逐步加深,旧的城市管理机构和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进行变革。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并实施分区占领,为稳定秩序,日本在其占领地内设立军事警察衙门,各国亦联合绅商设立安民公所。《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交还占地,清政府即仿效日军警察机构设置警务处,并在安民公所的基础上成立善后协巡总局。1902年善后协巡总局改为工巡总局,1905年改为巡警部,1906年巡警部易为民政部,并于京师设内外城巡警总厅,全面负责北京城的管理事宜。巡警总厅内设总务、行政、卫生、消防及司法行政等处,分别负责机要、统计、警事、治安、护卫、刑事、户籍、正俗、营业、交通、建筑、卫生、防疫等。内外城巡警总厅之设是北京城市管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体制、机构上的变革,是一个质的变化。北京自此开始形成比较完整、独立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了行政管理、司法审判和军事管制的分离,并直接导致了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法规的产生。

北京第一批近代市政法规即产生于巡警总厅时期,主要有两类:一是组织法规,如《内城巡警总厅设官治事章程》、《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办事规则》等,规定了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的组织原则、统辖范围、主管事项及办事规则等;一是具体的市政管理法规,这些法规由巡警总厅制定,由其上级部门核定颁布,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法规,包括《改订清道章程》、《清道执行细则》、《管理地排车专则》、《管理大车规则》、《管理人力车规则》、《车辆夜行不燃灯处罚规则》。

第二、医药卫生法规,包括《厅区救急药品使用法》、《预防时疫清洁规则》、《卫生处化验所章程》、《卫生处化验所办事规则》、《卫生处化验所化验规则》、《管理种痘规则》、《内外城官医院章程》。

第三、饮食服务行业管理法规,包括《管理饮食物营业规则》、《管理牛乳营业规则》、《各种汽水营业管理规则》、《管理各种汽水营业执行细则》、《肉食品之预备与贮藏法》、《管理剃发营业规则》、《管理旅店规则》、《管理浴堂营业规则》。

第四、市场管理法规,包括《内城官立东安市场管理规则》、《外城官立广安市场地租规则》、《外城官立广安市场管理规则》。

第五、矫正收容法规,包括《创办京师内城贫民教养院章程》、《内城贫民教养院管理规则》、《贫民教养院附设疯人院简章》、《外城初级教养工厂章程》、《外城中级教养工厂章程》、《外城教养女工厂章程》、《外城公立贫民养济院试办章程》、《外城贫民工厂章程》、《内城公立博济工厂初级章程》、《内城公立博济工厂中级章程》、《民政部习艺所试办章程》、《重定济良所章程》。

第六、特种行业管理法规,包括《戒烟局章程》、《戒烟局管理规则》、《管理公和私立戒烟局章程》、《管理娼妓规则》、《管理乐户规则》。

二、北洋时期北京法制概况
(一)立法机关的情况
整个北洋时期北京依然没有一个独立、统一、完整的市政机构。有权做出这些行为的机构主要有京师警察厅、京师学务局和京都市政公所,这是当时最主要的三个市政机构,同时也就是三个最主要的立法机关。

1、京师警察厅。京师警察厅的前身即是内外城巡警总厅。1913年民国政府内务部改革警制,将巡警总厅改为京师警察厅,直属内务部,作为北京全城的管理机构。京师警察厅比巡警总厅有更为完备的组织系统和更加广泛的管理职能。京师警察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治安机关,而是一个综合的城市管理机构,在相当程度上执行着后来的市政府的职能。运用法规管理城市是京师警察厅进行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法管理不仅仅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更是实际社会生活对城市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地完成如此广泛的城市管理工作,制定法规便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京师警察厅在其存在期间先后修订了数百件法规,涉及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北洋时期京师地区的主要立法机构。

2、京师学务局。京师学务局是北洋时期京师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其前身是京师督学局和八旗学务处。该局设于1912年,为教育部组织机构之一,负责管理京师各项中等以下学校事务。京师学务局是此一时期京师教育法规的主要制定者,其内容涉及劝学督导、私立学校、教育经费、教师、校务、学校体育卫生及私塾整顿等。

3、京都市政公所。京都市政公所成立于1914年6月,是北洋时期负责办理京都市政的专门机构。但由于事实上京师警察厅并未移交出其在卫生、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权力,京都市政公所的工作仅限于京都市的街道修建和整修疏浚沟渠等,因此,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的法规主要集中这些方面,特别是房地法规。

(二)法规的主要内容
1、社会、治安。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城市治安是此一时期法规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和新的社会现象不断涌现,需要用法律去规范或保护;对于一些旧有的自生自灭的传统行业和现象也需要从现实社会的要求出发加以管理,前者如保护电线赏罚规则、管理汽车规则、乘坐电车免费及取费规则、报纸条例、治安警察条例等;后者的数量要更多一些,如取缔阴阳生及产婆规则、管理人力车规则、取缔剔骨肉作坊规则、管理戏园规则等等。

2、经济、税收。这方面的法规主要由京都市政公所制定,如京都市铺捐章程、戏捐章程、车捐章程、娼妓捐征收章程,公用汽车免捐暂行办法等,京师警察局也颁布了一些,如印花税法罚金执行规则、整理金融短期公债条例、所得税考成条例,审计条例、会计条例等。

3、教育、卫生。教育方面的法规主要由京师学务局制定,如京师劝学所章程、京师中学会议章程、教会设学立案办法、京师检定小学教员施行细则、整顿私塾规程等。医药卫生法规主要有取缔医生暂行规则、外城官医院西医诊治所规则、京师警察厅医药室规则、医药室救急治疗办法、内城医院办事细则、内城医院中西药房规则等。

4、房地、交通。这类法规主要有改订清道规则、管理建筑规则、房地转移凭单规则、广安市场租地规则、房地收用暂行章程、房基线施行规则、公修道路简章、改良大车车轮办法等等。

5、其他一些法规。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简略的分类,这一时期颁布的法规性质的文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很复杂,比如还有关于广告、建筑、工程、办事规程和一些组织规则等。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规概况
(一)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北平市政发展的正规化和制度化时期。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承袭了清末、北洋政府的法制传统,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法律体制,形成了以“六法全书”为体系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混合的法律制度。而北平市的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日趋完备,特别是在法制方面一系列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北平市政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1928年,由于东北军阀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定都南京。6月,原北京政府的首都北京改名为北平,独立建制,成立北平特别市,何其巩为第一任市长,成立了了财政、土地、社会、公安、卫生、教育、公务、公用八局,原有直属于内政部、管理北京市政的京师警察厅取消,市政初具规模。在经历张荫梧、胡若愚、周大文、王韬等市长职位的多次更迭之后,1933年6月,袁良任市长,恢复了何其巩之后撤消的财政、卫生两局,将教育、公用两局并入社会局,地政局并入财政局,1934年成立了自治事务监理处。自1933年6月至1935年为北平市政中兴时期,市政运行步入正轨。1935年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袁良离任,秦德纯继任,北方成为半独立状态,但是,袁良在任时期的影响一直延续下来。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城市管理法规基本内容
1、关于建立市政机构。如《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市政会议议事细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各局办事通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职员奖惩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市政府处理公文时间限制暂行规则》等。

2、关于处理劳动者待遇。如《北平特别市各局管理工匠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各局工匠抚恤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各局管理工匠养老金给予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工人休假暂行规则》等。

3、关于捐税征收。如《修正北平特别市铺捐征收章程》、《修正北平特别市戏捐征收章程》、《北平特别市公益捐征收章程》、《北平特别市市政捐稽征所征收脚踏车捐规则》等。

4、关于房地产问题。如《平特北别市区官产局各项官产注册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官产局简章》、《北平特别市区官产局办事规则》、《北平特别市房地契纸审核规则》、《北平特别市外国教会租用土地房屋税契暂行规则》等。

5、关于工商经营。如《北平特别市取缔钱商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商访问处章程》、《北平第一次展览会章程》、《北平特别市农工商业团体登记规则》、《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取缔拍卖行规则》等。

6、关于社会问题。如《北平特别市社会局职业介绍所章程》、《北平特别市社会局职业介绍所施行细则》、《北平特别市工厂暂行组织大纲》、《北平特别市私立贫民女工厂补助规则》、《北平特别市救济院章程》等。

7、关于道路、交通。如《北平特别市河道管理处各闸暂行简章》、《北平特别市通航研究委员会章程》、《北平特别市整理步道规则》、《北平特别市管理重载大车规则》、《北平特别市掘路规则》、《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管理局发所属各机关公用脚踏车暂行规则》、《北平市公安局取缔长途汽车规则》等。

8、关于建筑业。如《北平特别市厂商承揽工程取缔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工程招标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工务局购置材料规则》、《工务局修理厂工余营业暂行规则》等。

9、关于城市清洁、卫生。如《北平特别市卫生局清洁队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产科教育筹备委员会章程》、《北平特别市卫生局中医士考试委员会简章》、《北平特别市卫生局医师(西医)考试委员会简章》、《北平特别市卫生委员会章程》等。

10、关于治安。如《北平特别市公安局传审暂行规则》、《北平特别市公安局拘留所章程》、《北平特别市公安局侦缉队章程》、《北平特别市公安局消防队暂行简章》、《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缉捕惩罚规则》等。

11、关于风俗变革。如《北平特庙宇停柩规则》。

12、关于环境保护,如《北平特别市森林保护规则》。

13、关于教育。如《北平市市简易小学暂行规则》《北平市社会局私立学校经费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14、关于自治。如《北平自治事务监理处组织规则》。

四、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概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29日,北平沦陷。8月9日,江朝宗任伪市长。1938年1月5日,伪临时政府任命余晋和为北京特别市市长,市公署下除原有社会、财政、工务、卫生、警察5个局外,增设教育、公用两局,共7个局。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会首都指导部。4月17日,伪临时政府决定改北平为北京。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日本侵略者企图把北平建设成他们侵略中国乃至亚洲的“战备后方基地”,因此,在加紧控制和掠夺的同时,对北京也进行全面规划,进行了某些建设,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条例,使北京法制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一)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基本情况
在日本统治北京期间,伪北京市公署在日本“太上皇”的指挥棒下运转,为其统治的需要,对原北平市政法规进行了一些修正。1940年10月,市长余晋和主持编辑了《北京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三辑),(注:此前的国民政府时期,在历任北平市长的主持下,编订了《北平市政法规汇编》第一辑和第二辑)。《北京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第三辑)接续前两辑的体例,将现行有效的法规自1937年7月起至1940年10月底止,均分别编列。对于前两辑现行有效的各项规章,在第三辑中附录目录,载明页数,以备参考。凡前两辑中所载规章的标题,仍依照原有名称,以便检阅。已经废止或修正的法规,不再列入目录。对于前两辑现行有效的各项规章,凡有条文与事实不符、有待修正,或已经呈请修正、尚未经核准公布的,均暂时维持原貌。这种作法,较好地保持了北京市政法规的延续性,对于研究在日本统治下的北京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40年10月之后,随着日本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统治局面的深入发展,为了巩固其统治的需要,伪北京市公署制定并发布了大量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法规、条例,以完善伪政权的统治体系,加强奴化程度,肆意掠夺,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在对北京市档案馆馆藏145余万卷档案和资料进行检索查找之后,共检索到9685件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市政法规,其中,1940年以后形成的占60%以上。

(二)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主要内容
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基本上延续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市政法规,在法规的种类方面主要有:法令、法规、规则、规定、规章、规程、章则、章程、细则、条例、办法、准则、通则、简章、简则、大纲等十余种。从其法律权限和权威性上看,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内容比较完整的法律文件:如章程、条例、通则、规则、规程等,这部分法规最具权威性的,最能体现日伪政权的统治性质。

第二、偏重于施行和操作的法律文件:如细则、办法等,这是日伪统治时期数量最大、最具操作性、最能反映社会状况的一部分法规。

第三、内容比较简单的法律文件:如布告、公告、通告、告示等,大多是针对市民公众颁布周知、遵令执行的。

第四、其他类型的法律文件:如训令、大纲、须知、市政 府令、指令等,主要是适应政权统治需要,用以颁令施政而产生的。

从法规的制发机关和涉及的内容上,可分为:总务、社会、公安、财政、工务、教育、卫生、土地、公用、自治等10类。在社会、公安、公用等类中有大量反映北京在这一时期市政建设、公共管理、公用事业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充分地反映了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凡是市公署秘书处及各局共同的法规及特设机关的法规均列入总务,其余均依照各局、处主管事务分别归入各类。各类规章所附簿、册、表、单式样之重要者,均照原式样编列。

同时,还有一些涉及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的治安机关、审判机关、监狱和其他司法设施,以及北京律师公会律师执业的相关法规。

(三)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特点
日伪时期北京市政法规具有以下几个不同于国民政府法律法规的独特特点:

1、伪地方政府制定的组织法规
1938年1月,伪临时政府成立北京特别市市公署,日本侵略者则在京设特务机关,向市府及下属各局派遣顾问官和辅佐官,出席会议,批准发布文件,俨然是市府和各局的“太上皇”。1938年3月20日,成立新民会首都指导部。1944年7月13日,在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因此,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伪政权的组织法规、条例,其性质与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政府的法规完全不同,对于研究抗战时期的日伪政权具有重要价值。

2、打击抗日活动的政治法规
自北平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斗争连绵不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941年至1942年间,日本连续进行5次强化治安,在城市实行配给制度,保甲连坐,统制各种物资,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农村加紧讨伐八路军和抗日人民武装,山区实行“集家并村”和“三光政策”,以对付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政治性质的法律法规,是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日本侵华史的重要资料。

3、实行横征暴敛的经济法
日本占领北平后,大肆进行经济掠夺,成立“北至开发株式会社”以及各种公司,统制、粮食、棉花、油料、盐、煤炭、电力、运输等资源,增加税收,强迫“献纳”,以支持他们的侵略战争。1944年7月13日,市公署下又增设经济局,以加强对北平市民的搜刮。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法规、条例,是日本在中国、在北京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帮凶。

4、进行卖国奴颜宣传教育的法规
在文化方面,日伪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统制言论,推行所谓“中日亲善”、“完遂圣战”等侵略理论。伪政府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相应地形成了许多宣传日本侵略理论、强迫人民接受亡国统治的、强行灌输侵略文化的法规、条例,这是伪政权统治时期特有的法律现象。
因此,深入研究日伪统治时期北京市政法规的内容和特点,进而研究这一时期的立法机关的概况、各司法机关、审判机关的制度建设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概况,对于研究在日本统治下的北京这一段独特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充实、深化北京史的研究。

五、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法规概况
(一) 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和特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影响北平市政法规产生的历史环境有几个特殊的方面,1、日本侵略者8年的占领和殖民化,留下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2、作为主权国家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市政行政系统遭到破坏,亟待恢复;3、日本的殖民统治使得北平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亟待改善。4、国共两党以武力争夺政权,并且最后导致内战爆发,这使得北平市政法规缺乏一个稳定制定环境。而且,由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国把中国划入其势力范围,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府。在此情况下,大量的美国军队进入华北,其中北平的美国军队就占了很大比例,美国军队凭借1943年《处理在华美国军人刑事犯罪案件条例》换文,胡作非为,破坏了北平的市政秩序。因此,除了继承抗日战争之前的城市法规外,北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法规的制定目的和内容表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处理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和对北平实行殖民化遗留的问题;2、恢复遭到日本侵略者破坏的城市当局的行政系统和使之正常运行;3、解决人民生活贫困问题;4、处理美国军队进驻北平造成的对于北平城市秩序破坏的问题。

(二)法规的主要内容
1、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市场商场管理规则》、《北平市政府关于人力车价目表规定》、《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管理烟业经纪行栈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修正本市工商业登记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广告牌招商承租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办法》等。

2、恢复市政机构并且使其正常运转。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职员准假办法五项、考勤办法及工作日程规定》、《北平市警察局关于公文处理办法》、《新派委人员临时支薪办法》、《北平市卫生局关于本市烟民调验所设置办法》、《北平市财政局提高行政效率推行办法摘要》等。

3、关于整理市容、清洁街道。如《北平市处理秽水临时办法》、《北平市清洁专款征收管理规则草案》、《北平市卫生局管理饮食物品店铺及制造场所规则》、《北平市卫生局新生秽土处理方法大纲、坊里实务要义及区坊里人员防疫须知》等。

4、关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如《北平市政府关于本市禁烟禁毒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治安对策办法五项》、《北平市政府警察局关于禁烟、禁毒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缉捕盗匪奖惩办法》等。

5、关于处理社会问题。如《北平市财政局关于修正本市车款征收章程》、《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食粮采购贷款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府平祟粮食购运处委托区公所办理平祟食粮办法》、《北平市难民救济实施办法及救济协会组织规程办事细则草案》等。

6、关于管理外国人和外国机构。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外国教会登记暂行办法》等。

7、关于促进、扶助生产。如《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林业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本市农作物耕种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农田水利工作竞赛办法》、《北平市政府畜牧竞富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春耕贷款办法》。

8、关于处理劳动者待遇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公布调整理发业浴堂业工人工资办》、《北平市府关于调整技工待遇办法》、《北平市政府公布关于制定劳资评断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9、处理道路、交通维护和管理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北平市政府警察局陆上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制定北平市整修道路沟渠办法》、《北平市市民整修道路沟渠办法》、《北平市公共汽车管理处运输规章》等。

10、关于处理抗日战争遗留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敌人在本市公私财产规定十月十日以后概行停止转移的布告》、《北平市政府所属各机关接收敌伪财产整理及报核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韩国人暂免集中条件规定》、《北平市日伪占用公私房产地产清理委员会组织规程》等。

11、关于房地产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关于不动产移转登记及税契办法》、《北平市财政局公布修正基地税征收规则》等。

12、关于赋税问题。如《北平市财政局关于修正本市车款征收章程》、《北平市政府关于调整团体公演征税办法》、《北平市政府催报公有土地收益情形及颁发公有土地管理办法》等。

13、关于教育问题。如《北平市高中学生毕业会考章则》、《北平市教育局印发校舍校具筹修委员会章则》等。

14、关于财政问题。如《北平市政府颁发民国卅六年一至七月份总预算科目内所超支各款及临时费核定动支办法》等。

15、关于娱乐业的管理问题。如《北平市政府公布管理本市跳舞厅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提前核准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北平市警察局关于修正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北平市政府关于管理音乐厅暂行办法》等。

16、关于驻北平美军犯罪的管理。如《北平市警察局呈报中美警宪联络室协议》。

总之,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规,是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的重要内容,而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则是近代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内容,编纂近代北京城市法律法规有助于研究近代北京城市法制史,进而有助于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丰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

❹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本条例所称生活垃圾,包括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建筑垃圾按照本条例规定进行管理。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将生活垃圾管理事业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投入,组织落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管理目标和本区生活垃圾源头总量控制计划;可以因地制宜采取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等多种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动员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按照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利于减量化、资源化和便于识别、便于分类投放的原则,以及本市生活垃圾的特性、处理方式,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根据生活垃圾处理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

法律依据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第十三条 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组织编制本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报市城市管理部门备案。涉及设施建设的,应当与所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应当明确本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确定生活垃圾设施的布局和处理工艺、能力。

❺ 北京有没有北京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有自己的一些地标,我手上也不全,而且还是纸质的,这里也没办法提供给你。
而且已经实行新的土地分类了嘛,估计很多新的东西正在弄吧,我不知道以前的还能不能用。
如果你做项目的话,我建议你去问规划部门要,或者问清楚。要不你后期改动可能会很大。

❻ 《北京市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 是地方政府规章还是其他规范性文件

应该是后者

❼ 北京市城市管理法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三十八条 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 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五)权属有争议的;
(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❽ 《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还规定了什么

9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回》,条例将从答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条例的规定,北京实行瓶装液化石油气实名购买制度。燃气供应企业销售瓶装液化石油气,应当如实记录用户基本信息以及用户持有气瓶的数量、定期检验周期和报废期限等情况。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在用户持有的气瓶定期检验周期、报废期限到期前三十日内通知用户;用户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将气瓶送交燃气供应企业处理。

瓶装燃气还将附上“二维码”,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条例提出,燃气供应企业销售瓶装燃气,应当运用二维码等数据载体,逐步建立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

(8)北京市城市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此外,条例还提出:

燃气供应企业定期免费入户安全检查,用户无正当理由拒绝安全检查,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且拒不整改的,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对其暂停供气或者限制购气。

个人擅自拆除、改装、安装或者移动户内管道燃气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❾ 北京市噪音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840308

【实施日期】 19980101

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控制环境噪声污染,创造安静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护人民

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设施工和社会生活所

产生的环境噪声。

第三条 在北京地区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国家《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标准》(GB3096-82)、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1495-7

9)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 凡产生噪声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包括机场、铁路

),都必须对噪声污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

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其中防治噪声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并保障周围地区生活环境的噪声符合相应的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五条 北京市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夜间时间为晚

二十二时至晨六时之间的期间。

北京市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各类区域及地带范围的

划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确定。

第六条 凡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均有治理和消除噪声危

害的义务,并需按有关规定承担其他应负的责任。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污染者消除噪声危害。一

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者进行监督、检举,或向有关部门

提出控告。

【章名】 第二章 工业噪声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工业噪声,系指工矿企业和其他单位在生产活动

中产生的影响周围地区生活环境的噪声。

第八条 一切产生工业噪声污染的单位,都必须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

措施,使其周围地区生活环境的噪声符合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九条 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实行限期治理。中央、市属单

位的限期治理,由市环境保护局决定;区、县属以下(含区、县属)单位

的限期治理,由区、县环境保护部门决定。

第十条 对噪声污染严重,短期又难于治理的单位,按第九条规定的

权限,由环境保护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令其噪声源关、停、并、

转或迁移。

【章名】 第三章 交通噪声

第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交通噪声,系指机动车辆、火车、飞机等交通

运输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周围地区生活环境的噪声。

第十二条 在北京地区行驶的机动车辆,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

紧固,门、窗、挂车和载重等部位不准有撞击声,制动时不准有尖叫声;

必须安装有效的消声器,车外最大噪声级不得超过国家《机动车辆允许噪

声》标准。

对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的,市公安局车辆检查部门

不发放行车执照。

第十三条 禁止拖拉机在三环路以内(不含三环路)行驶。

第十四条 一切在市区行驶的机动车辆(包括外地进京车辆),其喇

叭声级在车前方二米处测量,不得超过一百零五分贝(A)。驾驶人员使用

喇叭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夜间在三环路以内或郊区城镇行驶时,不准鸣喇叭;

(二)在非禁止鸣喇叭的时间、地区内行驶如需按喇叭时,一次时间

不准超过半秒钟,连续按鸣不准超过三次;

(三)在任何时间、地区内,不准用喇叭叫门、叫人;

(四)凡设有禁止鸣喇叭标志的地区,一律不准鸣喇叭。

第十五条 凡经批准装有警响器的各种车辆,非执行任务时,严禁使

用警响器。

第十六条 进入市区的火车和市区工矿企业的火车,禁止使用汽笛,

一律使用风笛。

第十七条 新建铁路线一般不得穿越市区。确要穿越市区的,在通过

居民区、文教区、机关区的地段,铁路主管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防噪声

措施。

第十八条 各类飞机不经批准不许在市区上空超低空飞行或高度在五

千米以下的超音速飞行。

第十九条 在机场跑道两端五公里、两侧一公里范围内,不得新建机

关、学校、医院、住宅等建筑物。

【章名】 第四章 施工噪声

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称施工噪声,系指建设施工现场产生的影响周围

地区生活环境的噪声。

第二十一条 建设施工部门,对造成噪声污染的各种施工机械,要采

取有效的隔声防噪措施,使受影响区域的噪声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标准》中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标准。

第二十二条 对采取控制措施后仍超过噪声标准的施工作业,除经当

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抢修、抢险工程外,所在地区的区、县环境保护部门有

权限制其作业时间,或令其停工治理,或施工部门与受影响的居民协商采

取其他变通性措施。

【章名】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系指人为活动产生的除工业

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之外的影响四邻生活环境的噪声。

第二十四条 市区和郊区城镇,禁止在室外使用广播喇叭。但属于下

列情况者,允许在一定时间内使用:

(一)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集会、游行和其他庆祝活动;

(二)课、工间操;

(三)火车站、飞机场、体育场以及道路交通的疏导;

(四)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

第二十五条 文娱、体育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噪声措施,使周围地区

的环境噪声符合相应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音响器材、发声设备,其声响不得

妨扰四邻。

【章名】 第六章 惩 罚

第二十七条 对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实行超标收费。超标环境噪声

排污费征收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噪声超标收费由环境保护部门按月征收。收费手续参照

《北京市执行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实施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产生噪声污染的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区、县环

境保护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建筑施工单位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夜

间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

(二)经营性的文化娱乐场所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三)限期治理的单位,未按期完成或者拒不执行的;

(四)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噪声超过标准的。

第三十条 罚款五千元以下的,由区、县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罚款五

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由区、县环境保护部门报区、县人民政府审批;

罚款三万元以下的,也可由市环境保护局决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

六条规定者,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章名】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噪声污染,系指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使所在

区域的环境噪声超过了所适用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三十三条 对噪声的监测,以本办法附件《环境噪声监测规范》为

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公安局分别监督实

施,并进行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4年5月1日起执行。

热点内容
法学法医课 发布:2025-05-21 02:26:59 浏览:82
刑法不作证 发布:2025-05-21 02:17:12 浏览:374
司法拍卖变成变卖 发布:2025-05-21 02:01:35 浏览:33
2013司法考试卷四解析 发布:2025-05-21 01:56:20 浏览:351
咒法学派 发布:2025-05-21 01:55:27 浏览:713
2017年劳动法工伤规定 发布:2025-05-21 01:55:26 浏览:127
44岁律师 发布:2025-05-21 01:48:28 浏览:61
法院调解书时间 发布:2025-05-21 01:32:49 浏览:317
法院卖的房子 发布:2025-05-21 01:29:50 浏览:528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21 01:29:07 浏览: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