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武汉湖泊管理条例

武汉湖泊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20 04:40:14

① 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的发布内容

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
(2001年11月30日武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02年1月18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批准;根据2010年9月15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湖泊的保护,防止填占、侵害湖泊,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湖泊的保护,具体湖泊名称见附录。
法律、法规对风景名胜区内湖泊的保护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湖泊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统一规划、依法管理、综合整治、科学利用的原则,加强湖泊保护工作。
第四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湖泊的保护、管理、监督。各区水行政 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湖泊的日常保护、管理、监督。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湖泊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开发区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保护、管理、监督。
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湖泊保护和管理工作。
湖泊的管理单位为湖泊保护的责任单位。
第五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利于保护湖泊、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依照城市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湖泊保护规划,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区范围内的湖泊(以下统称中心城区湖泊)和跨区湖泊的保护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其他区范围内湖泊的保护规划,由所在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区有关部门编制,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湖泊保护规划包括湖泊水资源规划、整治计划、调度计划和开发利用规划。未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湖泊的利用功能。
第六条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湖泊进行勘界,划定湖泊规划控制范围,设立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范围和责任单位。
中心城区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分为水域、绿化用地、外围控制范围。
第七条湖泊保护的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合理利用湖泊,负责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绿化和湖泊水面的保洁工作,对填占、侵害湖泊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填湖。
第九条中心城区湖泊水域和绿化用地除按照规划建设排水泵站、污水处理设施、园林小品及相关的市政设施外禁止占用,禁止建设其他任何建筑物、构筑物;外围控制范围内的建设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其他区湖泊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外,禁止占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应当尽量避免占用湖泊;因特殊原因确需占用湖泊的,应当由建设单位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按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
第十条湖泊的开发利用应当按照湖泊保护规划和湖泊利用功能,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湖泊的综合效益。
中心城区湖泊的开发利用应当有利于市民游览、休闲;其他区范围内的湖泊在服从防洪、灌溉、排涝的前提下,可以发展养殖、旅游等事业。
第十一条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应当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未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得批准兴建;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不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得投入使用。
在中心城区湖泊行驶的船舶禁止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体的燃料。在湖泊水域范围内开展游乐、运动等水上活动,应当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湖泊保护规划,组织开展湖泊综合整治工作。
建设单位经批准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从事工程设施建设的,应当严格按批准的方案进行;工程设施建设对湖泊造成影响的,应当与工程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整治。
第十三条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应当按照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中心城区湖泊由园林绿化部门负责进行绿化建设,增加绿化面积,形成滨湖绿化带;其他区湖泊的绿化工作由责任单位负责。
第十四条禁止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从事采石、爆破等侵害湖泊的活动。
第十五条禁止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禁止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及有毒、有害物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中心城区湖泊范围内新设排污口。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关闭现有排污口的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本条例施行前,中心城区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已有的不符合湖泊保护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不得改建和扩建,严重影响湖泊保护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拆除。其他区的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的改建、扩建,应当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批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七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执法部门应当建立执法巡查制度,加强对湖泊的经常性保护管理,发现填占、侵害湖泊的行为,及时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对举报填占、侵害湖泊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湖泊水域范围内违法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建,限期自行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责令承担所需费用,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恢复原状 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责令承担所需费用:
(一)违法填占湖泊的;
(二)在湖泊水域范围内进行采石、爆破等侵害湖泊活动的;
(三)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的。
对利用机动车辆或者其他机械违法填占湖泊、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罚:
(一)向湖泊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
(三)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不使用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的;
(四)在中心城区湖泊行驶的船舶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体的燃料的;
(五)在中心城区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和绿化用地范围内违法建设建筑物、构筑物,在其他区湖泊的规划控制范围内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批准的方案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的。
第二十二条责任单位不履行保护职责,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湖泊保护管理工作中应当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批准填占湖泊的,由市或者区人民政府对批准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批准填占湖泊,造成损失的,批准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本条例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

法律分析: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 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③ 中国对本国境内自然淡水湖泊的经营和管理有没有具体法律文件如有,叫什么名称

1、《宪法》第9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2、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之一,宪法的这些规定构成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和基础。
3、以宪法为基础,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法《水法》。该法对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域和水工程的保护、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水事纠纷处理与执法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4、《水法》第 4 条规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第9 条规定: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5、《水法》第12 条的规定:我国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因此我国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执法机构。
6、 目前,在国家层面的涉水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水法》 、《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防洪法》 、《渔业法》、《河道管理条例》等。从湖泊的任管理体制、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以及岸线利用 与管理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
7、在省级层面上,我国目前仅有江苏和湖北两省出台了湖泊保护法规。

④ 谁能帮我查出湖北省河道管理条例

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 湖北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20812

【实施日期】 19920812

【章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全我
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汉江流经我省的江段,东荆河、府 河
、汉北河、沮漳河以及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道
专门管理机关管理的其他河流(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
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河道管理;各地、市、州、县水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管理。

长江和汉江在本省境内的江段以及本省境内其他重要河流,按现行管
理体制,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管理(属国家授权的江河
流域管理机构管理范围的,应根据其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 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
耕地),以及堤身、禁脚地、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护区。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水位或者设计洪水水位
确定。

第五条 河道防汛抢险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章名】 第二章 水域、洲滩保护

第六条 在水域和洲滩内,禁止从事下列污染水体、阻碍行洪的活动


洗涤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物体;

设置拦河渔具、炸鱼等;

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染物液体;

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以及填高滩地等;

烧窑、埋坟、盖房、种植阻碍行洪的高杆作物(护堤护岸林除外)以
及堆放阻碍行洪的物料;

修建围堤、阻水道路、渠道;

其他污染水体、阻碍行洪的行为。

第七条 在水域和洲滩以及工程留用地、安全保护区内进行下列活动
,必须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职
责范围的,应会同其他部门共同批准);

爆破、钻探、挖筑鱼塘、开采地下资源或考古发掘;

修建取、排水口及临时性设施。

第八条 在水域、洲滩、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埋设缆线、管道,修建
桥梁、码头、渡口、道路以及通航设施等,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建设方案
,报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审查同意(涉及航道管理
的,会同航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基本建设审批手续。

第九条 因新建本办法第八条所列工程设施而扩建、改建、拆除或者
损坏原有工程设施的,其费用及经济损失补偿由后建工程的建设单位承担
。但原有工程设施属违章者除外。

第十条 修建港口、码头或进行其他活动,不得随意扩占岸线。因特
殊情况确需扩占的,应报经有审批权的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
管理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应会同其他部门共同批准)。

第十一条 港口、码头的日常运行,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损
害堤身、禁脚地和滩岸。无法避免损害的,由港口、码头管理单位负责修
复或承担修复费用。

第十二条 禁止围垦湖泊、河流。确需围垦的,应经过科学论证,并
经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以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控制运用的围垸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建造设施,种植作物不得影响围垸控制运用功能;汛情紧急需破围垸或清
除高杆作物时,利害关系人应无条件服从。

第十三条 在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范围内采砂(包括砂
、石、土,下同),必须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
(涉及航道管理的,应会同航道主管机关批准)后,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或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发给采矿许可证。采砂必须按批准机关规定的地点和
作业方式进行,并按河道管理权限,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
理机关交纳采砂管理费。但是,凡采砂用于堤防岁修、整险加固、防汛抢
险的,禁止收取采砂管理费,亦不准从工程款项中提取。

采砂管理费的收费标准、分成办法、使用范围等,由省物价局、财政
厅、水利厅、地矿局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交通部门和水利部门进行航道、河道整治,按照《条例》
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
,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
定。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
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的意见。

第十六条 河道清障工作,按《条例》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章名】 第三章 堤防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本省堤防安全管理重点,为境内的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
堤。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和标准
予以公布。

第十八条 本省境内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禁脚地、工程留用地
和安全保护区范围,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下列标准划定公布:

禁脚地:确保堤迎水面五十至一百米,背水面三十至五十米;干堤及
重要支堤迎水面三十至五十米,背水面二十至三十米(从堤防两侧斜面与
平地的交叉点算起);

工程留用地: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二百米(
从禁脚地外沿算起);

安全保护区: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三百米(
从工程留用地外沿算起)。

第十九条 划定禁脚地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所有
制形式的前提下,用滩地或其他国有土地调整使用权,也可以按已经形成
的历史习惯处理。具体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划定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护区,均不改变其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用权,但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为维护堤防安全,有权依照本办法对其实施安
全管理。

第二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建房、爆破、
采砂、打井、挖洞、开沟、埋坟、铲草皮、打场晒粮、搭棚、设摊、堆放
物料、钻探与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从事其他损害堤身和禁
脚地安全的行为。

非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将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的
土地批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河道专门管理机关除修建哨屋、临时工棚、通讯照明设施、堆放防汛
抢险料物外,不准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修建其他任何建(构)筑物。

第二十一条 《湖北省河道堤防管理暂行条例》(鄂政发[1982
]128号)颁布后,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修建的仓库、厂房、办公房
、住宅等建(构)筑物,凡未经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的,建设单位和个
人必须在河道专门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无条件自行拆除;上述条例颁布
前修建的建(构)筑物,也应按规划逐步拆迁。

第二十二条 利用堤顶、禁脚地新建公路,须事先经县以上水行政主
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已在堤顶和禁脚地上修建的公路,由投
资修建单位实施管理和养护;未修建公路但机动车辆流量较大的堤顶和禁
脚地地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交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后,纳入公路
建设计划,按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分级安排建设和养护;在其他可通车堤
顶和禁脚地地段,按照“晴通雨阻”的原则处理机动车辆通行事宜,但防
汛抢险车辆不受此限。

第二十三条 在工程留用地内,必须保障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
岁修、整险加固、防汛抢险取土。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取土,应当多取堤防
迎水面土,少取背水面土;多取非耕地土,少取耕地土。取土凡损坏水利
等设施及青苗的,应予补偿;在耕地取土的,取土者应及时予以垦复,垦
复确有困难的,应向土地使用者缴纳垦复费(利用取土修建精养鱼池的,
可抵顶垦复费)。

第二十四条 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在属国家所有的荒山、荒坡和堤防迎
水面无农业税赋的滩地上无偿取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或索要取
土费。

第二十五条 堤身和禁脚地上已修建的涵闸、泵站和埋设的管道、缆
线等建筑物及设施,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不符合安全
要求的,有关单位应按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安全通知书》的要求维修或改
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列建筑物及设施,必须经河道专门管理机关进行
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

第二十六条 堤身和禁脚地上的里程碑、水尺、哨屋、仓库及备用砂
石料等设施和防汛物料,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侵占、移动或毁坏。

第二十七条 因工程吹淤而形成的禁脚地以外的土地,按下列规定处
理:吹淤时压占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如数退还原所有者;吹淤时压占的
国家所有且已依法确认土地使用者的,应如数退还原使用者;吹淤时压占
的国家所有但未确认土地使用者的,可以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使用,但须
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 本省境内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以外的其他堤防的管
理,由地区行署和市、州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作出规定


【章名】 第四章 涵闸保护

第二十九条 涵闸保护区由市、县人民政府按下列标准划定并公布:
大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五百米,左右各二百米; 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二
百米,左右各一百米;小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一百米,左右各三十米。上
述距离均从涵闸外沿算起。

划定涵闸保护区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处
理。

涵闸保护区由涵闸管理单位负责安全管理。

第三十条 在涵闸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房屋等建(构)筑物。涵闸保
护区内堤身和禁脚地的管理,按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涵闸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涵闸管理制度。启闭涵闸必
须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启闭。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涵闸管理单位的正常工作。

启闸泄流时,涵闸管理单位应通知上、下游的般只驶离涵闸保护区。

第三十二条 严禁超过涵闸设计荷载的车辆通过闸顶。船只通过涵闸
时,必须服从闸管人员指挥。

【章名】 第五章 护堤护岸林采伐

第三十三条 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护堤扩岸林的年度森林采伐限额
计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后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全省年度森林采伐
限额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人民政府将上述护堤护岸林木采伐限额下达至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逐级分解到各采伐单位。

护堤护岸林的年更新采伐许可证,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按省人民政府下
达给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采伐限额,一次发给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由省水
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核发。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年末应将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汇
总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护堤护岸林的采伐管
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因防汛抢险急需采伐护堤护岸林的,抢险单位可以先行
采伐,但事后应将采伐情况报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备
案。

第三十六条 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对护堤护岸林的采伐和种植依法进
行监督。

第三十七条 对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提护堤护岸林的经营收入,县、
市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按规定提取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以用于护堤护
岸林的营造和管理。

【章名】 第六章 经费及其使用

第三十八条 河道堤防的防汛岁修费,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分别由中央
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属地方财政负担的,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

第三十九条 对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保护范围内受益的工商企业等
单位和农户,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可以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具体
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物价、财政部门制订,报经省
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在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的保护区内,是否开征河道工程
修建维护管理费,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越权开征。

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后,凡未经国务院、国务院授权的主管
部门以及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废止。

【章名】 第七章 奖励和处罚

第四十条 在河道管理和防汛抢险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者,由
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 对有《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所列行为之一者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根据职责分工
,按《条例》的相应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
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
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
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未经批准,在工程留用地、安全保护区内打井、爆破、钻探、开采地
下资源的;

船只通过涵闸时,不服从闸管人员指挥的;

其他损害河道、堤防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道专门管理机关
实施经济罚款,按直接经济损失的二至五倍的标准执行,但最高不超过一
万元人民币。所有罚没收入交同级财政。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
安部门依法处理;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玩忽职
守或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
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从的,按《条例》第四十六
条规定处理。

【章名】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省境内的堤防原由城建部门管理的,仍由其负责管理


第四十八条 本省所有关于河道堤防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相抵触
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问题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⑤ 河道管理保护范围

河道管理保护范围包括我国领域内所有的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和河道内的航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5)武汉湖泊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1、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

河道、湖泊和水库是水资源的载体。地表水大多是以河道径流、湖泊和水库蓄水形式存在。

2、具有行洪排涝能力

降水时河流可以排除其集水范围的径流,是主要的排泄洪水的通道。我国地处北半球 河道 重流季风带,大部分地区汛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很容易形成江河洪水,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河道的行洪排涝功能,在确保国民经济、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具有蓄水灌溉能力

我国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已得到提高,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的综合调控包括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河道的蓄水调控。河道是天然水流的载体,具有蓄水滞水功能,在天气干旱不降水时,河流汇集源头和两岸的地下水,使河道中保持稳定的径流量,不仅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而且也是调节城市环境和供水的补充水源。

4、具有水力发电功能

我国河流蕴藏的水能资源丰富,根据最近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表明,仅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亿干瓦,年发电量为6.08万亿干瓦・小时,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2亿干瓦,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为2.47万亿干瓦・小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4.02亿干瓦,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为1.75万亿干瓦・小时。

5、具有内河航运功能

我国水运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良好条件。水运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相对安全等特点。我国诸多河流湖泊大多冬季不冻,航运流量丰裕,目前,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共有12.3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淮河、黑龙江及松辽水系。淮河和秦岭以南地区是我国内河水运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较好的地区,河流湖泊冬季不冻、四季通航。

6、具有渔业养殖功能

河道是我国宝贵的国土资源,除用于航运农田灌溉外,多年来,通过人们的渔业活动,把平原地区的大小河道山区河道均开发利用为养鱼的好地方。由于河道养鱼具有投资小、劳力省、见效快、收益大、商品鱼集中等优点,近年开发速度很快,养鱼水面逐年提高。

我国是世界淡水养殖大国,淡水产品占到水产品总产量的66%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海洋捕捞渔业资源的衰退,国际市场对水产养殖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渔业养殖业已经日益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

7、具有旅游景观功能

河流不仅是旅游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许多城市的重要景观,河流中的瀑布、潭池、涌潮等旅游资源的重要类型。怡人的两岸景色、清澈的河水、滩潭相间的景致、蜿蜓曲折的河岸构成了河流独特的风光,流动的水体、稳固的堤坝构成了动静结合的美学意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河道水环境和景观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河岸绿化和小品建筑等生态护岸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美的亲水休闲娱乐空间,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和旅游业的发展。

8、具有生态系统功能

河流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可以组成生机盎然的河流生态系统,河流也是形成和支持大自然中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河流在输送径流的同时,也运送降水冲刷带入径流中的生物物质和矿物盐类,为河流内以至流域内和近海地区的生物提供营养物,为它们运送种子、排走和分解废弃物。河流是一个流动的生态系统。

天然河流水陆两相和水汽两相的紧密关系,加上天然河流平面的蜿蜓曲折、纵断面的高低起伏、横断面的形状多样及河床多孔隙透水,特别适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形成了河流沿线丰富多彩的河流生物群落。

9、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河流不仅是由流动的水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而且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对象,还影响和塑造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文明发展。河流的奔腾不息、曲折跌宕、聚合离分、惊涛骇浪、清澈澄明,都赋予了人类精神、人格、品德的象征。

河流作为自然界的普通物象,经过历代文人和劳动者的不断营造,使其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得江河湖海之神韵,写诗词歌赋之绝唱”,河流文化一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

⑥ 武汉市是不是所有的湖泊都被政府回收了

另外一个呢由政府来统一管辖来处理,他们的这种湖泊的管理问题应该是比较好,是非常不错的一种。

⑦ 武汉有什么湖

1、汤逊湖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

汤逊湖东南邻江夏区,北靠武汉市中环线公路和华中农业大学,西边为老武纸公路,纸李公路直通景区,东面江夏大道贯湖而过。

2、莲花湖

莲花湖,原名莲花泡,北纬45°50′,东经128°45′。位于方正县西效5公里处。湖区总面种73公顷,有花面积30.5公顷,现有莲花约五百多万株,因地理环境独特天然生长莲花而得名。是同纬度面积最大、有莲花最多的一处天然莲花湖。

3、紫阳湖

位于武昌蛇山之南,东邻首义路,南至津水闸、石灰堰,西接紫阳村,北抵紫阳路,面积约20公顷。紫阳湖古称滋阳湖,每至夏日满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阳映紫荷,故名紫阳湖。

是武昌区唯一一处自然湖泊公园,水陆面积共30多公顷。修建紫阳公园,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让紫阳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4、严西湖

是一个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湖泊,面积约为20平方千米,众多的港汊和鱼塘,形成了严西湖独特的湿地景观。

在武汉市武昌区东部,西邻武昌东湖,北近长江。系沉溺型岗间洼地经积水而成的滞积湖。水位20.40m,长7.2km,最大宽4.6km,平均宽1.6km,面积11.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0m,平均水深1.9m,蓄水量0.22亿立方米。

5、月亮湖

原生态景区位于武汉黄陂区明清古街背后,与当地木兰湖景区夏家寺水库和梅店水库相呼应,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势,该湖蓄水量1.08亿方,已经成为著名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月亮湖周边环境幽美静谧,水质清澈,盘踞著名的木兰山与木兰天池腹地,周边景区林立,景区四大特色景点--百年寨,千亩茶,万亩葛根,亿方月亮湖,共铸景区与众不同之经典。

⑧ 武汉市有多少湖泊

以下为湖北面积最大的八个湖泊:

1、洪湖

大冶湖,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其代管的大冶市区就位于湖岸西侧,湖泊也由此得名。大冶湖水域面积约54.7平方千米,湖底和四周蕴藏有大量的金矿,是个聚宝盆,古代由于湖中有淘金井,别称金湖。武汉至九江客运专线的大冶湖特大桥横跨湖面。

(8)武汉湖泊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公里。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参考资料:网络-湖北

⑨ 武汉的江河湖泊

西湖、北湖、鲩子湖、机器荡子、菱角湖、后襄湖、小南湖 。

热点内容
中英文对照中国合同法1999年 发布:2025-05-19 21:02:39 浏览:862
用电安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9 21:02:29 浏览:42
劳动法92条理解 发布:2025-05-19 20:55:16 浏览:961
刑事诉讼法104 发布:2025-05-19 20:50:42 浏览:546
劳动法解除合同情形 发布:2025-05-19 20:49:55 浏览:150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法律条文 发布:2025-05-19 20:41:12 浏览:605
中国劳动法加班规定第31条中英文 发布:2025-05-19 20:40:17 浏览:407
央企地方法规 发布:2025-05-19 20:39:18 浏览:406
中级经济法考试备考 发布:2025-05-19 20:37:28 浏览:546
上海司法行政官网 发布:2025-05-19 20:19:47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