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生物安全法规

生物安全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3-20 12:37:42

1. 生物安全法第2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21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协同联动、有序高效的生物安全应急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关领域、行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统一部署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指导和督促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制定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准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依法参加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国家建立生物安全事件调查溯源制度。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生物安全事件,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应当组织开展调查溯源,确定事件性质,全面评估事件影响,提出意见建议。
国家建立首次进境或者暂停后恢复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高风险生物因子国家准入制度。
进出境的人员、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包装物和国际航行船舶压舱水排放等应当符合我国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海关对发现的进出境和过境生物安全风险,应当依法处置。经评估为生物安全高风险的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应当从指定的国境口岸进境,并采取严格的风险防控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境外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海关依法采取生物安全紧急防控措施,加强证件核验,提高查验比例,暂停相关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进境。必要时经国务院同意,可以采取暂时关闭有关口岸、封锁有关国境等措施。

2. 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物安全法第2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1、进入被检查单位、地点或者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勘查、检查或者核查;
2、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
3、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档案、记录、凭证等;
4、查封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场所、设施;
5、扣押涉嫌实施生物安全违法行为的工具、设备以及相关物品;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生物安全违法信息应当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导体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国家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事下列活动,适用本法:
(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
(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六)应对微生物耐药;
(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
(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4. 哪些是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像克隆技术是不允许克隆人的,因为这一个违背了一些伦理规则所以这些也是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5. 《生物安全法》主要针对什么做出规定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以下简称“《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共十章八十八条,主要针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安全,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威胁等生物安全风险,分设专章作出针对性规定。

该法的出台,有助于从法律制度层面解决我国生物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有助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有助于维护国家生物安全。

(5)生物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生物安全法》的必要性

此前多年,我国各方对生物安全问题缺乏足够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被忽视。对于生物安全的规定散见于多个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之中,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存在政出多门,各部门管理职责分散,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亟需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律来总领生物安全工作全局。

制定一部生物安全法将有助于从法律层面解决我国生物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对于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国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生物安全法解读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施,将有助于从法律层面解决我国生物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对于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国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好的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

7. 生物安全法实施,明确了什么内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10月17日通过生物安全法,明确提出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等原则,并依法建立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制度;

生物安全信息共享制度、生物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生物安全名录和清单制度、生物安全标准制度、生物安全审查制度、生物安全应急制度、生物安全事件调查溯源制度、进境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以及高风险生物因子国家准入制度、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同时还对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防范生物恐怖与生物武器威胁,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等方面,规定了明确的法律措施和违反该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7)生物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制定生物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进步和惠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安全问题和威胁。当前我国生物安全形势严峻,生物战和以非典、埃博拉病毒、非洲猪瘟等为代表的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及动植物疫情等传统生物威胁依然多发,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技术误用谬用、实验室生物泄漏等非传统生物威胁凸显。

亟待通过生物安全立法应对上述挑战,用法律划定生物技术发展边界,引导和规范人类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防止和减少生物技术侵害行为带来的危害。

8. 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是:
1、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2、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3、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导体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国家鼓励生物科技创新,加强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生物产业发展,以创新驱动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国家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支持参与生物科技交流合作与生物安全事件国际救援,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国际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推动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条 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以及生态修复等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9. 生物安全法什么时候起实施

2021年4月1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通过运输、邮寄、携带危险生物因子入境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得擅自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国家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尽早发现、控制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

生物安全,就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9)生物安全法规扩展阅读:

生物安全法系统梳理了当前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存在的8方面主要风险:

1、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2、生物技术发展

3、实验室安全

4、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安全

5、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化

6、微生物耐药

7、生物恐怖袭击

8、生物武器威胁

热点内容
简述我国劳动法的结构体系 发布:2025-05-19 21:19:02 浏览:5
3月25日交通法规 发布:2025-05-19 21:15:18 浏览:797
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站如何设立 发布:2025-05-19 21:13:00 浏览:487
农村法律援助政协 发布:2025-05-19 21:10:04 浏览:296
法律援助疫情防控措施 发布:2025-05-19 21:07:35 浏览:342
上海劳动法怎么算工资 发布:2025-05-19 21:07:33 浏览:856
中英文对照中国合同法1999年 发布:2025-05-19 21:02:39 浏览:862
用电安全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9 21:02:29 浏览:42
劳动法92条理解 发布:2025-05-19 20:55:16 浏览:961
刑事诉讼法104 发布:2025-05-19 20:50:42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