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行政法规投诉

行政法规投诉

发布时间: 2022-04-01 20:11:47

A. 怎么投诉政府部门

法律分析:可以向当地纪检委办公室投递举报信,也可以上网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举报内容发到纪检委的邮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受理信访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行政不作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对方的请求为条件,也就是说,是否只有在相对方请求,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当行政相对方未请求时,行政主体的不作为可否视为行政不作为。从理论上说,行政主体的职责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体就应严格依法履行,而不应以相对方是否申请为条件;然而在实践中,行政主体职责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对方权益的保护,存在着相对方未请求行政主体也知悉的可能,此时,相对方是否提出申请,不影响行政主体对相对方法定义务的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四条 除本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B. 举报查询让填建议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交这段话的意思d

我叫相海峰,现年31岁,家住黑龙江省庆安县致富乡巨富村张才屯36号。我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没念过多少书,小学只上了一年级就辍学了,因为家里穷,父母俩人又身体不好,我从小就下田干活,我没啥大理想,只想这样踏踏实实的生活,长大娶个媳妇,种地生娃,这样就行了,后来因为父母生了一场大病,我就把家里的田给卖出去了,跟着父母到了虎林来打工,我们租了个小房子,将巴的生活着,虽穷,但也挺好,后来我因人介绍到虎林粮库干活,2001年一直到2007年,我凭年轻气盛劲大,一个月能挣个1千多块钱来养家,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一个女朋友,我俩人挺好的,后来女友怀孕了,俩家商量着要结婚,我以好日子要来了,谁知在2007年一次工作时我不小心从粮囤上掉了下来造成腰椎骨折,住院期间粮库来人问我病情通过医生得知我的病情后,竟然狠心让医院将我赶出来不给我支付药费,就不管了,我家没钱根本没钱来看病,粮库一不管,我可怎么办呀?父母年纪大了不说行动也不方便,根本没钱来治我的病 ,但双腿一直沉重,走路困难,于2010年6月5日到虎林市红十字医院,检查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为与外伤有关。我只有在2007年在粮库受过伤,我长这么大在没受过伤,只有那次受伤,此后我多次去求粮库和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他们的回答是;“管不了”我不知如何是好,谁能帮帮我那,我一个外地打工仔,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我只求有好心人帮帮我,因为我没有文化,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这事怎么办才好,也不知道这事什么时候能有个好的结果。我的心在想,我是在粮库受伤,是工作时受伤,你粮库怎么能不管哪,还有市委,市政府等部门,看见了全当没看见,老百姓办事真难呀?我的女友生完孩子之后就跟人跑了,扔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给我,我出院后,因为没治好原来的骨折变成了股骨头坏死,我的腰只要一走两步就疼的受不了,脚腿也不好使我只能拄着个拐杖我根本干不了活,我曾一度去粮库讨个说法,我一个小老百姓啥能耐也没有怎么跟人家讲理?但是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去求他们希望他们能帮帮我负点责任,但他们竟然一点儿都不管,我的老母亲60多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这儿事一闹,就卧在床上起不来了,我的年迈的老父亲,只能早上4点多起来扫大街,晚上又去捡瓶子和纸壳来补贴家用,而当儿子的我呢?只能呆坐在一旁,我啥也干不了,我愧疚,我惭愧,我对不起我的老父老母亲,我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我····我只是希望粮库能负点责任,能帮帮我,就真的有这么难吗?久真的做不到吗?老天呀!神呀!我不求什么只求我父母晚年能安生,我的女儿能健康成长不受饿,我别无他愿,只希望那粮库能发发善心有点良心能对我这事负责。
我恳求大家了·········

C.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举报有什么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时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的,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受理的消费者投诉,应当根据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公正合理地处理。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的消费者投诉属于民事争议的,实行调解制度。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引导经营者加强自律,鼓励经营者与消费者协商和解消费纠纷。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消费者投诉由经营者所在地或者经营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

消费者因网络交易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第七条 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本辖区内的消费者投诉。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授权其派出机构,处理派出机构辖区内的消费者投诉。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地、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设立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应当对收到的消费者投诉进行记录,并及时将投诉分送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同时告知消费者分送情况。告知记录应当留存备查。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上级部门及其设立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

第九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处理下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的消费者投诉。

下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的消费者投诉,认为需要由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的,可以报请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两地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管辖权发生异议的,报请其共同的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发现消费者投诉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告知消费者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第三章 处理程序

第十一条 消费者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被投诉人;

(二)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

第十二条 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的,应当载明: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投诉的日期等。

消费者采用电话、上门等形式投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各项信息。

第十三条 消费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诉,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提出。

消费者委托代理人进行投诉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投诉材料、授权委托书原件以及受托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并应当由消费者本人签名。

第十四条 消费者为二人以上,投诉共同标的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可以合并受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投诉 。

共同投诉可以由消费者书面推选并授权二名代表进行投诉。代表人的投诉行为对其所代表的消费者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进行和解,应当经被代表的消费者同意。

第十五条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消费者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人:

(一)符合规定的投诉予以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二)不符合规定的投诉不予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条 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一)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

(二)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三)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

(四)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

(五)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六)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后,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调解,并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调解人员等事项。

第十八条 调解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主持。经当事人同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邀请有关社会组织以及专业人员参与调解。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调解人员是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与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投诉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当事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及时中止调解活动,并由调解人员所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调解,可以要求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提供证据,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调查取证。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

第二十一条 调解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定或者检测的,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交由具备资格的鉴定人或者检测人进行鉴定、检测。

鉴定或者检测的费用由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先行垫付,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承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调解过程中,需要委托异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证明,受委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协助。

第二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调解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的陈述,查清事实,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争议解决意见。在当事人平等协商基础上,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调解:

(一)消费者撤回投诉的;

(二)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的;

(三)消费者在调解过程中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

(四)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五)其他应当终止的。

第二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由当事人及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印章,由当事人各执一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归档。

第二十六条 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书的,经当事人同意,调解协议可以采取口头形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人员应当予以记录备查。

第二十七条 消费者权益争议当事人同时到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当即处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可以在其辖区内巡回受理消费者投诉,并就地处理消费者权益争议。

第二十八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第二十九条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消费者投诉之日起六十日内终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

需要进行鉴定或者检测的,鉴定或者检测的时间不计算在六十日内。

第三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投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对其他部门转来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消费者投诉,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或者第八条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消费者投诉中,发现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或者消费者举报经营者违法行为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另案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有关文书式样,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1996年3月15日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51号令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和1997年3月15日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第75号令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D. 投诉行政执法的电话是多少

投诉行政执法的电话是12139。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履行国际条约时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是为了保证行政法规的有效执行,而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体的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是执法的一种。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律处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事项及个人组织实施行政管理,遵循的是具有迅速、简便、以效率为优先特征的行政程序。
行政执法具有的特征具体如下:
1、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
2、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
3、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十九条 高级法院管辖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E. 如果劳动局违反行政法规应该向请问哪个行政部门投诉是纪检吗检察还是监察

市政府或省劳动厅。市政府一般由法制办代表,你向法制办申请行政复议即可

F. 如何举报处理行政不作为

针对于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可以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就行政机关不作为、不履行义务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G. 行政机关的投诉答复是行政行为吗

举报答复行为是行政行为。参照上述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首先,从主体要件来看,版本文所研究的行权政性举报,均是由举报人向行政机关提出举报事项,并要求其依法处理,依法也应当由接受举报的行政机关给出答复。其次,从职能要件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都明确规定了举报受理机关负有依法答复举报人的职责,行政机关的答复是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最后,从法律效果来看,举报人依法享有举报和获得答复的行政法权利。相对于获得答复权,行政机关的举报答复行为不仅包括实体意义上的法律效果,还包括程序上的法律效果。此外,还有很多举报行为是当事人基于直接维护自身利益需要而进行的,相关举报答复行为在实体上同样产生了明确的法律效果。因此,行政机关对举报的答复行为符合前述要件,其行政行为属性可以确定。

H. 12345投诉不解决怎么办

12345投诉不解决用以下方法进行维权:
1、掌握证据首先要掌握好举报、投诉问题的证据,多准备几份,方面在维权的时候使用,如果有同样诉求的其他人,大家可以团结起来,一起反应问题,迫使对方解决问题;
2、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媒体曝光方式,将对方的不法行为、不作为行为一一曝光,给对方和主管部门施加舆论压力;
3、多渠道反应。可以直接到信访部门、主管部门等地方投诉;
4、起诉对方,如果对方已经给自己造成了经济财产和身体健康的伤害,可以到当地法院起诉对方,提出赔偿要求。
5、拨打工信部投诉电话(010-12300)或到工信部网站投诉。 12345平台是由相关工作人员记录和百姓诉求后交办到相关单位,然后相关单位再给12345一个反馈,再由12345告知反映人答复意见。
12345服务热线一般用于:
1、对行政职能职责、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
2、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诉以及意见和建议;
3、对行政职权范围内非紧急类管理、服务方面提出的求助;
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
5、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I. 行政诉讼和行政投诉可同时进行吗

投诉概念过于宽泛,如果是指提起行政复议的,则不能与行政诉讼同时进行。法律规定: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的,则从其规定。如果投诉是指与行政机关协商,法律不禁止,同时法律规定,诉讼期间,行政机关(被告)认为需要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法条链接:《行政诉讼法》

1、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2、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第五十六条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4、第六十二条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J. 如何向政法委投诉行政机关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违法行为不归政法委管,可以向同级政府或者其上级机关投诉。
法律分析
例如如果是违纪最好报纪检,如果是违法,报纪检和检察院都可以,如果是实名,一定会有回应的。判断一个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还是刑事违法行为,主要的是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还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或者是触犯刑法行为的。简单来说,违法行为严重触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轻微违法行为,尚达不到刑事处罚标准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治安处罚),就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只能说违法法律规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一、投诉举报事项的范围:1.行政执法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却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2.行政执法主体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3.行政执法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征收、行政裁决及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行为的;4.行政执法人员不具备法定的资格与条件,从事执法工作的;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行为。二、投诉举报的受理时限:举报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不当的,应当自行政执法行为作出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的组织起草机关 发布:2025-05-16 03:21:04 浏览:816
台湾法官法 发布:2025-05-16 03:19:39 浏览:741
商会规章制度必须执行 发布:2025-05-16 03:10:50 浏览:153
法官年收入有20万吗 发布:2025-05-16 03:09:25 浏览:165
实际驾驶人与车辆所有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03:07:01 浏览:117
2016婚姻法律知识大全 发布:2025-05-16 03:01:32 浏览:551
民法第68条 发布:2025-05-16 02:51:06 浏览:938
法院勘验笔录 发布:2025-05-16 02:50:19 浏览:82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 发布:2025-05-16 02:45:24 浏览:756
上地司法局 发布:2025-05-16 02:45:22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