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国家关于各行业法规

国家关于各行业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4-02 20:08:20

㈠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需要分情况来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2、第十五条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1)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认证标志。

(2)已经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以及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

(1)国家关于各行业法规扩展阅读

1、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1)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对于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网络—国家标准、网络—行业标准

㈡ 关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GB:代表国标!
QB:代表企业标准
HB: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例如广州市卫生局批准的GZB
ISO:国际质量认证票准
HTTB:质量什么来着?

㈢ 国家发布的有关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有哪些

1988〕78号9月5日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商业、服务业企业租赁经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照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小型工业企业租赁经营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营小型零售商业、服务业、商办工业企业,市、区、县商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的集体企业,以及经区、县政府批准的少数亏损或微利的中型商业、服务业企业(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 实行租赁经营,必须兼顾国家、企业、职工、承租方和消费者的利益。
第四条 出租方和承租方必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本市法规、规章,接受人民政府有关机关的监督。
第五条 租赁经营的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职工身份不变。
第二章 出租方与承租方
第六条 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为出租方,代表国家行使企业的出租权,国务院或市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第七条 按本规定承租经营企业的为承租方。
第八条 租赁经营的条件和形式:
(一)地处偏僻或利微的小门店,可实行个人或合伙承租。
(二)小型企业和经区、县政府批准的少数亏损或微利的中型商业、服务业企业,可实行企业全体职工承租(以下简称全员承租)。
(三)经济效益或经营能力较差的企业,可以由经济效益较好或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承租(以下简称企业承租)。
第九条 租赁期限每届一般不少于3年。承租方在租赁期间不得将企业转租或改变经营方向。
第十条 承租经营者是指承租经营企业的个人,合伙承租、全员承租确定的经理,或者承租企业派出的经理。承租经营者是企业租赁期间的法人代表,行使经理职权,对企业全面负责。
第十一条 承租经营者必须身体健康,懂得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熟悉商业业务并善于经营管理。
第十二条 承租方必须提供下列担保:
(一)个人承租、合伙承租的,必须有与租赁企业资产成一定比例的个人财产(其中现金不得低于担保财产价值的50%)作为担保;
个人承租的,要有两名保证人,并核定保证金,出具证明。
(二)全员承租的承租方成员,必须有与租赁企业成一定比例的个人财产(其中现金不得低于担保财产价值的50%)作为担保,承租经营者的担保财产至少应相当于其他成员担保财产的3倍;
(三)企业承租的,必须出具与租赁企业成一定比例的承租企业自有资金作为担保。
各项担保财产与租赁企业资产的具体比例,由出租方根据情况确定。
担保财产是共有财产的,必须有财产共有人同意担保的保证书。
承租方应将担保现金交给出租方。
第三章 租赁程序
第十三条 出租方在企业出租前必须会同有关部门清查或评估企业财产,清理债权债务,商品或其他财产短缺、残损、变质的,出租方应会同财政、税务机关核实批准,按企业财产损失处理。冷背呆滞商品贬值的损失,在逐年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中解决。
企业租赁期间,商品或其他财产发生新的损失,由承租者负责。
第十四条 企业租金按企业的固定资产、自有流动资金、地理位置和行业效益等条件综合确定。
(一)固定资产占用费:按租赁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或评估资产现值)总额和行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计算。
(二)流动资金占用费:按租赁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和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三)租赁调节费:按租赁企业前3年平均留利额、行业平均利润水平、所在地段经营情况计算,可以是固定数额,也可以是固定比例。
固定资产占用费和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费均在税前列支;租赁调节费在税后留利中支付。
第十五条 出租方选择承租方的步骤:
(一)确定租赁形式。
(二)公布招标通告,进行招标登记,对投标者进行登记审查,确定投标者。
代表合伙人或企业全体职工参加投标的,应事先征得其他合伙人或企业全体职工的同意。
(三)组织投标者进企业考察,由投标者编制标书,提出承租经营方案。
(四)组织投标者公开答辩,对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和综合评定,征求职工意见,择优选定中标者。
第十六条 出租方选定承租方后,必须与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由承租方持租赁合同到工商、税务机关登记并到银行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七条 企业租赁后,其原有职工在本企业安排。承租经营者的家属,如系本系统职工,允许调在同一企业工作。
第十八条 租赁期满,出租方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并对承租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租赁双方必须在资产损失、债务偿还、清缴税款以及其他遗留事项处理完毕后,方可解除租赁关系。
第十九条 租赁期满前6个月,出租方和承租方应互相明确是否继续租赁关系和续租的条件。
出租方同意承租方继续承租的,必须重新订立合同,并办理相应手续。
第四章 租赁经营合同
第二十条 租赁经营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租赁合同的双方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条款:
(一)租赁形式、租赁企业的全部资产和状况。
(二)租金数额、交付期限和计算方法。
(三)承租经营者的个人收入、企业的收益和各项基金的分配比例。
(四)担保金数额、担保的形式和要求。
(五)风险保证金的数额、计算方法和交付期限。
(六)企业租赁前债权债务和遗留亏损的处理。
(七)租赁双方的要利和义务。
(八)租赁合同的生效条件和有效期限。
(九)合同的变更、解除和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十)违约责任。
(十一)租赁期满后资产的返还和验收。
(十二)租赁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第二十二条 租赁企业的清产核资登记表、担保人和财产共有人的保证书,以及合伙人或全员租赁企业职工对承租经营者的委托书,应作为租赁合同的主要附件。
第二十三条 合伙租赁经营的,合伙人之间应就合伙租赁中财产担保、利润分配、债务清偿、入伙、退伙等内容签订书面协议,并将协议作为租赁合同的附件。
第二十四条 租赁合同依本规定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但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合同双方可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
(1)国家重大经济政策调整,企业无力承受。
(2)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3)由于一方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
(4)由于合同规定的其他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条件出现。
第二十五条 承租方违法经营,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或者承租方经营管理不善发生严重亏损,亏损额已接近或达到担保财产和风险保证金总额时,出租方有权提出解除租赁经营合同。
由于出租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干涉承租方的经营自主权,或者出租方严重违约致使承租方无法正常经营时,承租方有权提出解除经营合同。
第二十六条 租赁合同一方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时,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双方达成协议以前,原合同仍然有效。
租赁合同一方收到另一方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书面通知后,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作出答复的,即视为默认。
第二十七条 困变更合同造成的损失,由合同双方分清责任后,按责任大小合理负担。
第二十八条 租赁合同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应当协商解决。协议不成的,可以按租赁合同的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者仲裁;也可以按租赁合同的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出租方的权利:
(一)监督承租方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
(二)定期对承租方的财产、财务和经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租赁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害。
(三)收取承租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租金。
(四)监督承租方建立并执行民主管理制度,维护租赁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出租方的义务
(一)按合同规定保障承租方的合法权益和经营自主权,依法维护承租企业按规定应享有的各项优惠待遇。
(二)负责租赁企业计划商品的分配,按承租方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解决租赁企业经营中的困难。
(三)指导租赁企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租赁企业需要,有偿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和培训人员。
第三十一条 承租方的权利:
(一)使用租赁企业的一切资产,支配企业发展基金和职工集资,增添新的设施、财产。
(二)决定租赁企业的经营方式,在以本业为主的前提下,扩大经营范围,增加服务项目。
(三)经出租方同意,可以投资或合作方式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开展横向联合。
(四)决定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聘用、辞退临时工。
(五)在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以及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决定企业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形式和奖惩办法。
第三十二条 承租方的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接受人民政府有关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二)执行价格政策、供应政策,改进服务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依法纳税,按合同交付租金和费用,按期向出租方报送统计、会计报表。
(四)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修理费、家具用具修理费和削价商品准备金,办理企业财产保险,保证企业的财产完整。
(五)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执行职工劳保福利待遇的规定。
(六)加强民主管理,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按年度向出租方和企业职工报告租赁合同执行情况,实行财务公开、奖惩公开、分配公开。
第六章 收益分配和债权债务处理
第三十三条 个人或合伙租赁经营的企业,执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和财务制度;全员租赁经营的企业,执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税收和财务制度;企业租赁经营的企业,执行企业租赁前原税收和财务制度。
第三十四条 租赁企业实现的利润,依法纳税并交付租金后,按下列规定进行分配:
(一)实行全员租赁经营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提取生产发展基金、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实行提成工资的企业,税后不设此项基金),并从职工集体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提成工资)中按合同规定比例提取风险保证金。
(二)个人或者合伙租赁经营的,按合同规定比例从企业留利中提取风险保证金,其余部分可自主分配。
(三)企业租赁企业的,应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提取企业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留给所租赁的企业,其余部分并入承租企业税后留利中进行分配。
第(一)、(二)款规定的风险保证金应全部交给出租方。
第三十五条 全员租赁经营的企业完成租赁合同时,承租经营者除按原标准领取工资、奖金外,还可按合同规定或职工同意的比例,提取风险责任收入,承租经营者工资、奖金和风险责任收入总额最高不得超过职工平均收入的3倍。
完不成租赁合同的,承租经营者不得领取风险责任收入,并且按合同规定或职工同意的比例,根据企业利润下降情况,扣发其奖金(提取工资),直至扣发其20%以内的标准工资。
第三十六条 合伙租赁经营的,承租经营者和合伙人的个人收入按照租赁合同和合伙协议进行分配。
第三十七条 租赁企业新增财产,按资金来源确定所有权。全员租赁的企业用生产发展基金投资的,归企业所有。个人、合伙租赁的企业用税后留利部分投资的,归个人或合伙人所有。承租企业筹资投入的,归承租企业所有。
第三十八条 租赁企业职工集资,或者个人、合伙人投资扩大企业经营的,可将集资或投资部分作股到人,实行按股分红。
承租企业筹资投入租赁企业部分,可作为承租企业的股分,实行按股分红。
第三十九条 承租方以租赁企业名义向金融部门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借款的,应经出租方批准。未经批准的,承租方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债务。
第四十条 租赁期满,经验收确认各项指标达到合同要求后,出租方应将风险保证金、担保现金和按照银行同期利率计算的利息一并退还承租方。承租方在租赁期内未能完成租赁合同、欠交租金或有债务的,应当以企业风险保证金抵补;不足部分,由承租方及其保证人提供的担保财产抵补。保证人以其保证财产抵补后,有权向承租方追偿。
第四十一条 国家对饮食、服务、修理业企业在租赁期间减免的所得税,由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用于行业的改造和发展。
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小型企业,系指按照《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标准确认的企业。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实施前订立的租赁经营合同,经合同双方协商同意,可适用本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市商业委员会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1988年9月15日起实施。

㈣ 国家是否有特殊行业规定

我所在单位是一个咖啡连锁企业,属于餐饮业,我主要负责店面管理工作,我进入本单位已经1年零8个月了,因为一个朋友自己也开了一个类似的小店因有一天有活动需要人手问我这边休息的人中是否有人愿意帮忙,我就在当天休息的人中找了两个人员去给帮忙,后公司知道此事说我违反了公司的相关规定(公司的员工手册上有一条“本公司人员不得利用其它时间从事任何有报酬的工作”)按公司的规定必须予以解聘处理,所以我认为解聘我不合理并要求公司给我补偿但公司以违纪解聘为由拒付补偿金,所以我想用法律来保护我们劳动者的权益,不知我这样的情况是否受劳动法的保护? 再有我们的工作都是上6天休1天,据说劳动法规定是双休,但是我们每周都多上1天公司也从来没给过加班费用,法定假也从来没有按时休过都是轮流倒休,如果在一年内没有休完就自动作废,法定假当天也照常上班从来没有给过加班费用(公司说我们这个属于特殊行业,国家有特殊行业相关规定是允许的)不知公司的说辞是否成立?我本人是农村户口所以公司给上的保险是两险,如城镇户口公司上的是4险这些都合理吗?我是否可以起诉他们给予我相关补偿呢?谢谢!

㈤ 关于国家限制行业的种类有哪些

你好,在国家限制的行业的种类有以下的一些,其中建筑业包括建筑、安装、修理、装饰等工程作业; 娱乐业包括音乐厅、歌舞厅、卡拉OK歌舞厅、夜总会、音乐茶馆、台球、高尔夫、保龄球等。
1、国家限制类主要是指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相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增产能、工艺技术的落后工艺技术。 、设备和产品。列入目录的分为禁止类和限制类。禁止类是指严重危害生产安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投资的项目。
2、列入限制类的项目是:产能严重过剩,新增项目未改善产业结构;技术落后,已被先进成熟的技术所取代;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限制的项目。要求按照规定坚决停止禁止建设项目的建设,对已建成的项目,要依法坚决淘汰关闭;各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各种形式的新增信贷支持,并采取相应措施收回已实施的项目信贷。
3、对限制性建设项目,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停止审批,拟停建项目;暂停在建项目建设的,由各级投资主管部门牵头分类清理整顿;清理整顿期间,各金融机构要停止各种形式的新增信贷支持。
拓展资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事的行业有很多,比如说,互联网服务业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大企业对网络营销认知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网络营销工程师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网络营销工程师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兴起后诞生的新兴职业。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营销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网络营销工程师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才能成功。 互联网给中国经济模式带来的变化已经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㈥ 关于国家各类政策对各类行业影响的书

您的提问过于笼统了,恐怕不好回答。看您的意思,是不是有亲人即将参加工作,或者您想做投资却不明确方向?从现在的政策来看,大的走势是,国家对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关注度非常高(这一点您可以参考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网站),同时,国家在努力加大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力度。具体要看哪本书真的是不好说,需要慢慢积累的。

㈦ 国家针对烟草行业法律法规有几种

法律分析:1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烟草专卖品的生产、批发、零售业务,以及经营烟草专卖品进出口业务和经营外国烟草制品购销业务,都必须申请领取烟草专卖的生产、批发、零售或特种烟草专卖经营许可证,否则,其行为就涉及违法或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第三条 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㈧ 国家规定的八大行业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贸、烟草。

根据《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

一、冶金行业

主要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大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及烧结企业。

二、有色行业

主要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大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

三、建材行业

主要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大类企业。不包括:玻璃制品制造1中类的所包含的全部企业;陶瓷制品制造1中类的特种陶瓷制品制造,日用陶瓷制品制造,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等3个小类的企业。

四、机械行业

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9大类企业。

五、轻工行业

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除酒精制造),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0大类的企业;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除香料、香精制造),玻璃制品制造,陶瓷制品制造(除卫生陶瓷制品制造),金属制日用品制造,自行车制造,电池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照明器具制造,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日用杂品制造等10个中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

手工具制造,刀剪及类似日用金属工具制造,搪瓷日用品及其他搪瓷制品制造,衡器制造,照相机及器材制造,眼镜制造等6个小类的企业;以及家用锁具及其配件制造企业。不包括:从种植、养殖、捕捞等环节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服务企业。

六、纺织行业

主要包括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2大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

七、烟草行业

主要包括烟草制品业1大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及烟草制品批发1个小类的企业。

八、商贸行业

主要包括批发业,仓储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5大类的企业(不含消防、燃气的监管)。不包括: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等3个中类所包含的全部企业;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中类的烟草制品批发1个小类的企业;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中类的石油及制品批发、化肥批发、农药批发、农业薄膜批发、其他化工产品批发等5个小类的企业;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中类的机动车燃料零售企业;其他餐饮业中类的餐饮配送服务1个小类的企业。

㈨ 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有哪些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经营范围的登记管理,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企业登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企业。
第三条 经营范围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应当依法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
企业的经营范围由企业登记机关根据投资人或者企业的申请依法登记。企业的经营范围应当与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的规定相一致。
第四条 经营范围分为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
许可经营项目是指企业在申请登记前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
一般经营项目是指不需批准,企业可以自主申请的项目。
第五条 申请许可经营项目,申请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向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凭批准文件、证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审批机关对许可经营项目有经营期限限制的,登记机关应当将该经营期限予以登记,企业应当在审批机关批准的经营期限内从事经营。
申请一般经营项目,申请人应当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规定自主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经营的类别,依法直接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第六条 企业登记机关依照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证件,登记许可经营项目。批准文件、证件对许可经营项目没有表述或者表述不规范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
企业登记机关根据企业的章程、合伙协议或者申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规定中的类别,登记一般经营项目。
第七条 企业的经营范围应当包含或者体现企业名称中的行业或者经营特征。跨行业经营的企业,其经营范围中的第一项经营项目所属的行业为该企业的行业。
第八条 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应当自企业作出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当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起30日内凭批准文件、证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应当自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九条 因分立或者合并而新设立的企业申请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依法向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凭批准文件、证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因分立或者合并而存续的企业申请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的,变更登记前已经审批机关批准的,不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 企业改变类型,改变类型前已经审批机关批准的许可经营项目,企业不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企业变更出资人,原已经审批机关批准的许可经营项目,变更出资人后不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的出资人由境内投资者变为境外投资者,或者企业的出资人由境外投资者变为境内投资者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照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证件重新登记经营范围。
第十二条 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其经营范围不得超出所属企业的经营范围。
分支机构经营所属企业经营范围中许可经营项目的,应当报经审批机关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审批机关单独批准分支机构经营许可经营项目的,企业可以凭分支机构的许可经营项目的批准文件、证件申请增加相应经营范围,但应当在申请增加的经营范围后标注“(分支机构经营)”字样。
第十三条 企业申请的经营范围中有下列情形的,企业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企业经营的;
(二)属于许可经营项目,不能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证件的;
(三)注册资本未达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从事该项目经营的最低注册资本数额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特定行业的企业只能从事经过批准的项目而企业申请其他项目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的,应当停止有关项目的经营并及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一)经营范围中的一般经营项目,因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调整为许可经营项目后,企业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二)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要求重新办理审批,企业未按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三)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审批机关批准的经营期限届满企业未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获得批准的;
(四)经营范围中的许可经营项目被审批机关取消的。
第十五条 企业未经批准、登记,或者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许可经营项目经营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
第十六条 企业从事未经登记的一般经营项目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按照超范围经营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赞同2|评论

㈩ 有关企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主要的法律复、法规有:《公司制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同法》、《物权法》、《土管法》、《房地产管理法》、《贷款通则》、《票据法》、《证券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会计法》、《担保法》等。

热点内容
昆山淘宝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6 00:33:35 浏览:959
迟到旷工劳动法 发布:2025-05-16 00:27:55 浏览:639
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 发布:2025-05-16 00:26:56 浏览:617
合同法有证书 发布:2025-05-16 00:22:07 浏览:904
民法典修改之处 发布:2025-05-16 00:17:53 浏览:744
行政道德缺失 发布:2025-05-16 00:12:45 浏览:692
幼儿园教师规章制度入园 发布:2025-05-16 00:11:55 浏览:382
共同出资购房公证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00:09:06 浏览:158
党员讲道德有品行 发布:2025-05-16 00:08:57 浏览:954
汽车销售公司涉及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6 00:07:26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