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政府规章规章有哪些

政府规章规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03 04:56:10

① 地方政府规章文件有那些,举例

如《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

② 区分哪些是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1、范复围不同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制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3、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③ 有权利制定政府规章的有哪些

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较大的市(较大的市国务院以前做过一次确认工作,只此一次)的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如果与国务院的相背,那当然以国务院为准!

④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有何区别

没有区别,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回事,只是说法不同,就如同你说当地法院和当地人民法院是一回事一样,所以,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相同,都是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地方性行政规章。

⑤ 请问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回方国家机关依法制答定与发布,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等四个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

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要高于政府规章。双方有冲突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

(5)政府规章规章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它们的效力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是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规程、规则、细则、办法、纲要、标准、准则等。

⑥ 行政法律法规有哪些

行政法规的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 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第五十六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第五十八条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五十九条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第六十条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十一条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最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上面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还有很多.很多。详细请进入“中央政府网”-法律法规-行政法规。

⑦ 行政法高手进!行政规章包括哪些

规章有两种,一种是国务院的部门规章,一种是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包括省政府规章,社区市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正 同日公布施行)
第八十条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第八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⑧ 请问地方政府规章指的是什么

制定机关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主体分为两类。第一是盛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第二是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是指盛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的市,以及经过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制定权限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限有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制定根据、一个是规定事项。制定根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盛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规定事项有两项:
(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制定程序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总起来说与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是大体一致的,主要根据都是立法法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以下只是讨论这些特殊的地方。
1、立项方面,报请立项的可以是盛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
2、起草方面,组织起草的可以是盛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3、审查方面,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规章的审查程序基本一致。
4、决定和公布方面,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过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监督程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公民认为地方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国务院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研究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公民认为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违反其上位法的规定的,也可以由盛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研究处理。

⑨ 哪些政府拥有规章制定权

第六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第六十四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第六十五条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第六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⑩  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

(一)地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

地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章是指该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授权制定的,用以调整地质矿产工作中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并以部长令形式颁布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截止目前,地矿部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规章共有21个。其中有关地质矿产方面的规章有10个。涉及到地质勘查管理方面的有:《地质勘查市场管理暂行办法》(部令第11号)、《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部令第14号)和《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登记管理办法》(部令第19号)。涉及到地质资料汇交和矿产储量管理的有:《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部令第5号)、《社会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资料提供使用办法》(部令第10号)和《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部令第20号)。涉及到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有:《矿产督察员工作暂行办法》(部令第8号)。涉及到地质环境保护的有:《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部令第21号)。涉及到地矿行政执法管理的有:《地质矿产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规定》(部令第15号)、《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办法》(部令第17号)。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地矿方面的部门规章是由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如《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放射性矿山企业采矿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地矿部和其他部门联合颁布的部门规章,如《建材及非金属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办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

(二)地方性地矿法规和政府规章

1.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概念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规范。地方性地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对贯彻矿产资源法,保护国家矿产资源不受侵犯,加强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的管理,维护矿业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

2.地方性地矿法规和地方政府地矿规章制定的基本情况

根据原矿产资源法第14条的规定,“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的审查批准、颁发采矿许可证的办法,个体采矿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据此规定,全国除上海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制定颁布了有关乡镇集体矿山企业、个体采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也赋予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矿产资源法第16条第4款规定,“开采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以外的矿产资源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制定。”为贯彻执行新公布的矿产资源法,为了保持立法的一致性,根据法律的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在加紧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修改或者废止与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规定不相符的法规或规章。

热点内容
法官公务员考试 发布:2025-05-15 09:40:04 浏览:739
儿媳是法官 发布:2025-05-15 09:35:52 浏览:748
劳动法什么时候产生赔偿金 发布:2025-05-15 09:35:41 浏览:832
北师大刑法学作业 发布:2025-05-15 09:28:40 浏览:579
公司法律专业订什么报纸 发布:2025-05-15 09:22:37 浏览:367
房源保留协议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5 09:21:52 浏览:331
买房漏税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09:16:19 浏览:525
经济法在现代经济社会作用 发布:2025-05-15 09:16:10 浏览:779
工伤条例工资 发布:2025-05-15 09:16:10 浏览:235
湖南省散装水泥条例 发布:2025-05-15 09:15:16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