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输血管理条例

输血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03 16:59:33

㈠ 输血三个基本法律法规,输血的两法一规是什么,输血

一、血型与受血者应匹配二、输血者本身无血液性传染疾病,如艾滋、乙肝等三、输血者生活习惯良好,无同性性交及多个性伴侣等危险行为四、输血者身体状况良好,身高体重血压等均需达标五、输血者在输血前一段时间内无服用国家规定相关药物及疫苗等(时间依所服药物类型而定)六、有无过敏史等(如青霉素过敏者不得献血)(可详细参考献血需知,是一个两个大张纸的东西,非常非常详细,上面每个小选项都一一列举出来了)

㈡ 中国红十字会输血规定

第八条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版。设立血站向公民采权集血液,必需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㈢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分别如下:

1、制度

①第三条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②第四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2、流程

①第二十九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②第三十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注意事项

1、临床输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医院的医疗质量、提高输血工作者自身医疗水平、避免医疗事故及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来,建立健全临床输血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对于临床输血来说,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不仅是质量的理论,而且其本身内在思想、概念和一整套管理技术更应该成为输血事业发展的带动性力量。因此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全面确保输血的安全。

㈣ 血库管理法律法规

http://www.ddooo.com/softdown/819.htm
管理制度
(一)血的采集、制备、保存与发放应符合卫生部制订《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血库必须具备的工作制度
1.职工守则。
2.各科室工作制度。
3.职工岗位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4.血采集单位的认定与管理制度。
5.血供者的隐私保密制度。
6.检测出的输血传播病源微生物的登记制度。
7.各种登记、记录管理和保存、发放制度。
8.各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9.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0.血的包装、低温保存、运输及发放前的质量认定、核对、发放制度。
11.血的报废制度。
12.各种仪器设备采购、使用、维护、报废制度。
13.各种器材、试剂与药品采购制度。
14.各类药品与试剂的使用、制备的检定制度。
15.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专用制度。
16.各种衡器、量器计量管理制度和检定制度。
17.资料、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制度。
18.科研管理制度。
19.污物处理制度。
20.各种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1.各种库房管理制度。
22.财务管理、审计制度。
23.安全制度。
24.各级行政人员岗位职责制度。
25.各级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度。
(三)技术操作规程
1.各项业务技术操作规程。
2.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卫生、消毒及灭菌规程。
4.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四)质量控制要求
1.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
2.各部门质量控制标准。
3.血库应参加卫生部主管部门组织的质量评估。
4.血库应参加各脐带血库间的质量评估并达到规定的标准

㈤ 无偿献血有哪些规定

献血标准

可以献血
1. 年龄:18-55周岁(可申请延续献血年限)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不能献血
1、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4、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该献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者。
6、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7、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8、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9、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较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胰腺炎等。

11、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12、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13、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及严重神经衰弱等。

15、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6、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7、做过切除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8、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9、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视神经炎及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等。

2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21、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22、某些职业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尘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眼镜度数超过600度者不建议献血,防止发生视网膜脱落情况。
暂时不能
1、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

2、妇女月经期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6、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

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9、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㈥ 输血管理检查标准

项 目 检查内容
输 血 前 1、检查术前是否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2、交叉配血时间、输血治疗同意书签字。
3、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4、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20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医生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字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输 血 中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①若手术病人需要用血,按照输血管理规定有执照的护士到输血科取血。
②输血前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查,输血后再次核查并双签名。
③发生输血反应及时处理上报科主任,护士长并作好记录。
3、输血袋回归输血科。

㈦ 献血直系亲属用血规定

献血直系亲属用血规定如下:
1、献血者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免费享用等量的临床用血;
2、本人献血后用血,三年内可免费享用献血量三倍临床用血;三年后可免费享用献血量等量临床用血;
3、献血量累计达800毫升时,本人可享用无限量用血;
4、捐献机采血小板一个单位相当于献血800毫升,本人也可享受无限量用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第八条
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需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九条
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第十五条
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㈧ 病人用血年龄65岁以上有那些规定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对临床用血管理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核查。做好核查是医疗机构保证输血安全的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或配偶、直系亲属用血时实行费用优惠,减免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为保证急救用血,防止发生血液供应不上的问题,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开源节流责任做出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亲友、单位互助献血。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要制订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份输血,开展临床用血新技术的研究。此外,卫生部1999年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热点内容
刑法严重么 发布:2025-05-15 02:46:49 浏览:46
六五普法规 发布:2025-05-15 02:31:30 浏览:950
锦州土地确权法律咨询 发布:2025-05-15 02:31:21 浏览:604
合同劳动法辞退赔偿 发布:2025-05-15 02:30:10 浏览:547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发布:2025-05-15 02:29:29 浏览:660
国际经济法是指 发布:2025-05-15 02:29:21 浏览:394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三个层次 发布:2025-05-15 02:23:49 浏览:954
企业法律顾问费 发布:2025-05-15 02:22:33 浏览:689
婚姻法实行一妻二夫制 发布:2025-05-15 02:17:57 浏览:456
法院辞旧迎新 发布:2025-05-15 02:17:07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