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工资条例发

工资条例发

发布时间: 2022-04-03 22:45:29

❶ 工资发放时间规定

1、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通常在下个月支付上个月的工资,这是允许的,比如5月的工资在6月支付,如果拖过6月就违反50条规定了。2、但是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应在几号发上个月工资,你查查当地是否有自己的《工资支付条例》,里面会详细规定。例如深圳市的规定是不得超过支付周期7天。(如果周期是每月底,就是次月7日前发;如果周期是每月20日,就是27日前发)。(1)工资条例发扩展阅读: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工资发放时间是根据你签订的劳动合同上面的为准,单位不同时间是有差异的,不过一般工资发放都是在一个月的上旬到中旬这段时间内,少部分是在下旬。

❷ 劳动法对工资发放时间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1.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时间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2.这是根据国家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法律条例中的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工资条例发扩展阅读

工资发放原则的规定

1.工资分配原则,是由立法确认的贯穿于整个工资制度的基本准则,是实现工资制度立法目的的核心组成部分。

2.中国工资分配原则的确定,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①运用工资这一物质利益杠杆,在全社会构建一种促使劳动者向社会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合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工资的分配不致造成其他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以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❸ 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时间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用人单位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克扣或者是拖欠员工工资是违法的,需要支付劳动者一定的赔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❹ 工资发放最新规定

劳动法中工资发放规定是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必须当月结清。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工资支付的形式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要支付形式有:一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极个别是以实物形式支付。一般来讲,工资主要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其原因有三: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价值尺度。

①它能准确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

②它能更好反映劳动者个人实际支付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有利于寒现按劳分配;③它便于劳动者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担负交换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经济生活中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作为支付形式有利于充分实现劳动者的消费欲望。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3、以货币形式作为支付工资的基本形式,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可以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管理,使劳动者个人收人货币化、规范化。这将有利于清理各种工资性收人,提高收人分配透明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财务监督,抑制工资外收人扩张。也有利于建立个人收人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人分配的功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身的义务,那么用人单位将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薪酬,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用人单位不能拖欠劳动者工资,如果存在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的情况,那么将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❺ 劳动法关于工资方面的条例

1.工资每月必须发放至少一次
2.试用期工资不少于正式期的80%
3.原则上同岗同酬

❻ 按国家规定工资应该什么时候发

国家没有规定工资应该什么时候发。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6)工资条例发扩展阅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中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第(六)项就是劳动报酬,这里劳动报酬的内容既包括工资的标准,也包括工资的发放时间。该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❼ 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按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版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权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❽ 工资条例

首先是什么单位?还有单位效益,你们可以象人事部门反映。

❾ 中国劳动法工资条例

中国劳动法工资条例如下: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报国务院备案。


(9)工资条例发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 发布:2025-05-14 22:15:20 浏览:640
社会与法如何联系方式 发布:2025-05-14 22:14:21 浏览:140
北京亚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4 21:47:07 浏览:394
孕期丈夫出轨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4 21:29:46 浏览:366
劳动法高温停止作业规定 发布:2025-05-14 21:29:33 浏览:932
上海政法学院专升本招生简章 发布:2025-05-14 21:28:05 浏览:497
新婚姻法心得体会2000 发布:2025-05-14 21:27:55 浏览:636
劳动法产假节育假 发布:2025-05-14 21:20:20 浏览:140
白银市法律援助热线电话 发布:2025-05-14 21:20:15 浏览:318
销售公司涉及的法律规定 发布:2025-05-14 21:19:47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