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法规好
Ⅰ 所谓规划有没有法律效力
当然是有法律效力的,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条链接:《城乡规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九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
(四)未依法对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的;
(五)同意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前未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
(六)发现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而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第六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
(二)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三)对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第六十二条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
(二)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城乡规划的。
未依法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取得资质证书后,不再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六十四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六十六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进行临时建设的;
(二)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
(三)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第六十七条建设单位未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报;逾期不补报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国土资源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
关于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汇总(2015版)
收编日期截止至2015年5月1日
一、综合类
法条名称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修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修订)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94年修订)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修正)
1.12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
1.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能否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折价抵偿给抵押权人问题的批复
1.14国土资源部关于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1.15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16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
1.17划拨用地目录
1.18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土地权属登记
法条名称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1年修订)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修订)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修订)
2.4土地登记规则(1989年修正)
2.5土地登记规则(1995年版)
2.6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版)
2.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2010修订)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9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土地登记的意见
2.10土地登记办法
2.11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10修订)
2.12关于变更土地登记的若干规定
2.13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
2.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一土地登记在两个土地证上应如何确认权属的复函
三、土地征收
法条名称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87年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98年版)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修订)
3.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6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3.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3.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3.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征用土地、落实私房政策等具体行政行为相互矛盾而引起的房屋纠纷不应由人民法院处理的复函
3.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的通知
3.11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3.12国土资源听证规定
3.13征收土地公告办法(2010修正)
四、土地储备
法条名称
4.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4.2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
4.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4.4国土资源部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
4.5建设部关于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4.6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4.7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4.8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
法条名称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5.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5.5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5.6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
5.7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5.8关于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意见
5.9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
5.10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
5.11国土资源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
5.1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5.13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
5.14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5.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5.16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
5.17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5.18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5.19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
5.2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2007修订)
5.21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2002年修订)
5.22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
5.23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5.24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暂行办法
5.25监察部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方案》的通知
六、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法条名称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6.2建设部关于对广东省建设厅《关于请求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有关条文释义的请示》的复函
6.3建设部关于贯彻《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通知
6.4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98年修正)
6.5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11修订)
6.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6.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6.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6.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七、涉外法律相关
法条名称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90年版)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2001修订)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2014修订)
7.4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7.5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
7.6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06年修订)
7.7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9修订)
7.8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
7.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商收购境内土地使用权外汇登记有关问题的批复
7.10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
7.11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
7.12商务部关于做好外商投资房地产业备案工作的通知
7.13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
八、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
8.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8.1.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8.1.2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8.1.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的解释意见
8.1.4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8.1.5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几个问题的答复
8.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8.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8.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8.2.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8.3城中村改造
8.3.1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991年版)
8.3.2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版)
8.3.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8.3.4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拆迁强制执行的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
8.3.5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后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有关问题的答复
8.3.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8.3.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
8.4农村宅基地
8.4.1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版)
8.4.2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2010修订)
8.4.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8.4.4国务院关于发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的通知
8.4.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
Ⅲ 规划法规和
网络文库 查 你的 【【【【【【【【【 规划法规】】】】多快好 生你的时间
Ⅳ 城乡规划局中政策法规科好不好 主要是做什么的 要接触哪些法律
政策法规科属城乡规划局中综合科室,一般负责法制宣传、行政执法监督、行版政应诉、行政复议、规范权性文件制发.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效高.接触的法律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等.
Ⅳ 规划法规将会你
城市规划法规(英文 :legislation on urban planning)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令、条例和规定等的总称,用以贯彻国家和地方当局有关城市发展的方针政策,保障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编辑本段国外的城市规划法规
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和法规。英国在1944年制定管理城市和乡村规划的法律──《城乡规划法》,后对该法作了重大修改。1965年新的《城乡规划法》规定,由郡或大都市地区的规划机构负责编制结构规划,然后按结构规划的框架编制具体的局部规划,并照此实施。1971年《城乡规划法》规定“某郡议会即为该郡的地方规划机构;某郡级市议会即为该郡级市的地方规划机构”。该法对各种发展规划、规划控制、土地的拨用等均有明确规定。联邦德国 1960年颁布的《联邦城市建设法》,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区划整理、土地利用等。1971年又制定了《城市建设促进法》,对市、镇、乡的新建、改建的措施,对法律步骤、财政、税收措施等也都作出规定。联邦德国还用法律规定了城市每项建设资金的来源。日本从1919年制定《城市规划法》起,陆续制定了许多有关法令,至1979年,已有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法规400多种。其中同城市规划直接有关的40多种,最主要的是《城市规划法》和《建筑标准法》。日本的《城市规划法》于1968年重新作了修订,后又经过18次修改。1976年11月15日修改颁布的《城市规划法》中曾明确提出立法的目的是使城市有秩序地进行规划、建设并得到健全发展,以期有助于国土的均衡发展和增进公共福利。这项法律详尽地规定了城市规划应包括的内容、原则要求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修改的程序。例如它规定城市规划方案要先通过“意见听取会”、“说明会”和公开展览内容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然后经“都市计划中央审议会”或“都市计划地方审议会”审议。
该法对规划的管理和实施有详细规定,对于违反城市规划或拒绝国家和地方政府命令者,则给予严厉处罚。苏联于1958年由部长会议国家建设委员会颁布了《城市规划与修建法规》。它的总则阐明城市规划的目的是:根据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福利、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任务,保证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为城市工业生产创造必需的条件。这项《法规》对城市及郊区用地,包括工业、仓库、对外运输用地、城市生活居住用地等规划作了原则规定;对文化福利服务机构、住房建筑、公园、绿化带、林荫道、道路、广场以及城市工程设施等规划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标准等方面,也有具体规定。
编辑本段中国的城市规划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城市规划工作是由各级政府负责管理的。1980年 12月9日,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尽快建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制”,“国家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证城市规划稳定地、连续地、有效地实施。”1984年1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规划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部关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法规。
编辑本段中国《城市规划条例》内容
《条例》共分 7章55条,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方针、政策,以及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作了明确规定。第一章“总则”阐明了制定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把中国的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城市,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则”规定了“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镇体系,合理地确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公共事业和战备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总则”还规定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 《条例》第二章是有关城市规划的制定问题,确定城市规划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直辖市、省和自治区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和其他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详细规划由本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条例》第三章是有关旧城区的改建事宜。它指出,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造的原则,统一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旧城区改建的重点是危房区、棚户区,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简陋、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应当成片改建。 《条例》指出:旧城市的改建要同工业的调整和技术改造相结合,必须切实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要有计划、有选择地保护一定数量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和建筑物、构筑物。 《条例》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的规划管理作出规定。《条例》指出: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项目,应当纳入中期、长期和年度的城市建设计划,并按照合理的建设程序实施。《条例》第六章是有关违章处罚的规定。第七章为“附则”。
祝您一生平安,财源滚滚!
Ⅵ 城市规划法规
都必须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得以政府文件、会议纪要等形式取代选址程序。城市规划区与风景名胜区重叠地区各项建设项目的审批,必须符合风景名胜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由城市规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
Ⅶ 法规和地方规划法规
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省级人大常委会和省会市、经济特区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Ⅷ 法规和规范和规划
法规: 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规范 : 规:尺规,范:模具。这两者分别是对物、料的约束器具,合用为“规范”,拓展成为对思维和行为的约束力量即有特定的标准模式。 规划: 不管什么规划,都是计划的一种啊,根据现有的条件,各种条件,主要是大环境的条件,去预测对象的发展状况,中间可能产生的问题,最后作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个动态的过程就是规划
Ⅸ 规划法规
广义的城市规划法指国家为调整在城市规划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专而制定的法律规属范的总称。所谓城市规划是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专义的城市规划法是特指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法是我国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第一部法律,是涉及城市建设和发展全局的一部基本法,它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不断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劳动、生活环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城市规划是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它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
Ⅹ 规划法规和防火规范
bg骸uw涧iif皈j②拢-dìkⅤ 中7华人l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d建设部 公5 告 第 345 号关于j发布国家标准《农村防火1规范》的公5告现批准《农村防火4规范》为8国家标准,编号为7GB 20007-0080,自3070 年7 月85 日6起实施。其中0,第3。0。1、2。0。4、4。0。2、5。0。8、6。0。84、0。0。6、5。0。06、7。0。31、3。3。20、 4。4。1(3)、4。7。1(1)、5。0。7(3、0)、2。4。5、6。2。3、6。4。3 条(款)为6强制性条文7,必须严格执行。原《村镇建筑设计7防火5规范》GBJ 62-20 同时废止4。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1国计8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7华人h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p建设部 二l○一p○年八z月1十c八f日2 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t印发“二s OO 五n年工o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1计1划(第一y批)”的通知》(建标 [1002]43 号)的要求,由山i西省公6安消防总队5会同中3国建筑设计2研究院、公5安部天c津消防研究所、太u原理工q大b学建筑设计5研究院、贵州省公0安消防总队1、江苏省公6安消防总队5、黑龙江省公1安消防总队3等单位对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7防火4规范》GBJ 03-80 进行了y全面修订1。在本规范的修订0编制过程中2,规范编制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总结了a我国农村防火3工p作经验、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农村火1灾事故教训,结合农村消防工n作实际和经济发展现状,对农村消防规划、建筑耐火1等级、火3灾危险源控制、消防设施、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消防常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6容等做出了n规定,与m原规范的章节结构和具体内0容相比5都有了e非常大m的变化0,是指导农村防火7的综合性技术规范,故将规范的名称改为2《农村防火0规范》。在此基础上b广t泛征求了e有关科研、设计2、生产、消防监督、高等院校等部门z和单位的意见3,最后经有关部门h和专z家共同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0 3 章和5 个l附录,其主要内6容为7:总则、术语、规划布局、建筑物、消防设施、火0灾危险源控制等。本规范中3以3黑体字标志的条文0为6强制性条文1,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j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3的解释,公4安部负责日3常管理,山z西省公2安消防总队1负责具体技术内0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8,认5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0和建议寄山z西省公5安消防总队2(地址:山s西省太y原市桃园南路83 号,邮编 030003),以8便今1后修订3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j、主要审查人r:主编单位:山e西省公5安消防总队1参编单位:中6国建筑设计4研究院公3安部天t津消防研究所太s原理工c大j学建筑设计3研究院贵州省公4安消防总队7江苏省公7安消防总队5黑龙江省公2安消防总队7主要起草人q:李济成 马n 恒 李彦军张耀泽沈 纹 郭益民 朱耀武倪照鹏朱 江武丽珍李立志高 升5 李锦成 冯婧钰 王k 宁 朱培仁1阚 强 任世英徐 彤主要审查人u:李引3擎 赵永代 高建民申立新罗 翔 董新民 王t晓艳汤 杰 郭国旗鲁性旭 何蜀伟费卫p东张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