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条例
❶ 公祭日南京放几天假
截至2019年7月,公祭日南京并没有放假,公祭日要求举行鸣笛致哀等纪念活动。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中规定:
第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保障国家公祭活动顺利进行。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公祭活动前发布通告,明确鸣放警报、临时管制措施、行为规范等相关要求。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参与、支持国家公祭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国家公祭活动。
第十五条本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应当停止刊播一切娱乐性报道或者节目。
本市报纸应当按照要求以黑色封面刊登国家公祭活动相关内容。
第十四条 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具体范围由市、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1)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中规定:
第十三条 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禁止擅自使用轻型和超轻型固定翼飞机、滑翔伞、热气球、无人机等一切飞行器进行升空飞行活动。
第十六条 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等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悼念活动,开展专题教育。
鼓励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悼念活动。
❷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所有工地都放假吗,为什么有的工地没有放假呢
根据现行政策,没有强制性放假规定。
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2018年12月13日起,《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第十条,市、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保障国家公祭活动顺利进行。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公祭活动前发布通告,明确鸣放警报、临时管制措施、行为规范等相关要求。
《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中并没有放假的规定。
(2)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灭绝人性的暴行,是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是南京城市永久的沉痛记忆。全市人民应当不忘国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国家公祭场所管理区应当保持庄严肃穆、环境整洁,并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开设娱乐场所;
(二)设置与悼念主题明显不相适应的门牌店招、标识标志、广告等;
(三)擅自摆摊设点,进行销售、游艺、表演、乞讨等;
(四)其他有损国家公祭场所环境与氛围、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举行悼念活动或者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时,应当真诚缅怀逝者,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安静肃穆,不得嬉闹喧哗;
(二)爱护历史文物,不得亵渎、损毁国家公祭设施;
(三)衣着端庄得体,不得身着、佩戴与国家公祭设施环境、氛围不符的服饰、图标;
(四)服从组织引导,不得扰乱公共秩序;
(五)国家公祭设施的其他管理规定。
❸ 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公祭日
为了以国家之名,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并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致敬。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8年的12月13日,也是我国地方立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条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通过构建全面、完整的国家公祭宣传教育体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国家对普通民众生命和人权的尊重,唤醒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不忘国耻,铭记历史,实现民族记忆的世代传承。
❹ 1213国家公祭日哪些场所停业
电影院、餐馆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均关闭。
根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第二十一条国家公祭场所管理区应当保持庄严肃穆、环境整洁,并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开设娱乐场所;
(二)设置与悼念主题明显不相适应的门牌店招、标识标志、广告等;
(三)擅自摆摊设点,进行销售、游艺、表演、乞讨等;
(四)其他有损国家公祭场所环境与氛围、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4)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国家公祭场所管理区实施禁止性行为的,由国家公祭场所管理区综合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侮辱、诽谤他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江苏省人大委员会-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❺ 国家公祭日默哀时间
12月13日10∶00,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10∶01—10∶02,警报将全城鸣响。《条例》明确,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机动车、火车、船舶和其他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就地默哀一分钟。
(5)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条例》明确,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等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悼念活动,开展专题教育。此外,还鼓励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公祭日当天,当你听见警报声响彻全城,不论你在哪里,请伫立一分钟,为81年前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
❻ 国家公祭日不允许干什么
禁止在国家公祭设施、抗战遗址和抗战纪念馆等地使用具有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版意义的军服权、旗帜、图标或者使用相关道具,拍照、录制视频或者通过网络对上述行为公开传播等。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胡卓然指出,明确“精日行为”的罚则,对遗址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上的保护,这回应了社会关切。
❼ 公祭日当天只有南京的警报器鸣响吗
是的。
国家公祭日指的是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当天,南京市会拉响警报。
鸣放时间:
南京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10:00~10:19分。为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每年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鸣放防控警报1分钟。
鸣放方式:
防空警报信号为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连续3次为一个周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连续15次为一个周期;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7)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规定:
第十二条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机动车、火车、船舶和其他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
(二)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就地默哀一分钟。
根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规定:
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禁止擅自使用轻型和超轻型固定翼飞机、滑翔伞、热气球、无人机等一切飞行器进行升空飞行活动。
第十四条在市人民政府通告规定的国家公祭活动期间,国家公祭设施周边禁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具体范围由市、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十五条本市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应当停止刊播一切娱乐性报道或者节目。
本市报纸应当按照要求以黑色封面刊登国家公祭活动相关内容。
第十六条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丛葬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学校等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悼念活动,开展专题教育。
鼓励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悼念活动。
❽ 国家公祭日放假吗
根据现行政策,不放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2018年12月13日起,《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并没有放假的规定。
(8)公祭条例扩展阅读
举行国家公祭仪式鸣放警报时,除了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正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以外,机动车、火车、船舶和其他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
(二)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就地默哀一分钟。
❾ 国家公祭日有什么规定
(一)在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一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
(二)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就地默哀一分钟;
(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就地默哀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