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防污条例

防污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05 23:24:36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于2010年8月19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3号发布,根据2013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11号《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正。该《办法》分总则、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及额度、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法律责任、附则5章20条,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内航行的1200总吨以下载运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制度自本办法生效1年后实行。
拓展资料:
1、(2010年8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3号发布,根据2013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11号《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正)
2、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频发,给沿海渔业、养殖业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通过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制度,借助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一旦发生油污事故,可以保障船舶污染损失得到赔偿限额范围内的赔偿;也可以解决应急情况下清污启动资金的问题,在被污染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清理和修复。
3、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还涉及保险机构,《防污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承担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商业性保险机构和互助性保险机构,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征求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意见后确定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对如保险机构的确认条件予以了细化规定。由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不仅适用船舶,也适用相关的保险机构等。

② 帮忙翻译 明天中午前送分

The mud loses the ship and returns loses working instruction Procere for pumping Mud to Boat and Returning Mud from Boat 1 goal to prot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guaranteed that the wharf safe loading and unloading mud, formulates this stipulation especially. 2 applicable scope is suitable in the base mud factory has the personnel. after 3 specific request 3.1 receives the customer entrusts, the security coordinator first to the marine board submit job applies, after obtaining the marine board examination and the authorization, only then to carry on the work. 3.2 on-ty personnel organization coordinated work. The checkup loses or returns loses the material name, quantity, the storage pot number. 3.3 strengthens the safe antifouling ecation, must study the harbor superintendent related antifouling rule earnestly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to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sonnel, places the first antifouling work. the 3.4 on-ty personnel relate the work ships to assign the berth to anchor. The wharf arranges against overflows leaks the commodity. before 3.5 loses the ship work, must blow passes the wharf apron pipeline, confirmed after unmistakable, takes over control again to the ship on, simultaneously to connects the pipeline to carry on the suppression experiment, after qualified, opens the Chu hoisting bucket the material valve, after leaving on the material pipeline's valve, starts the cutting pump to carry on loses the ship work. Returns when loses the work, with the ship coordination connects the good pipeline, opens the Chu hoisting bucket's feeding valve, after feeding on pipeline's valve. The notice ship air feed carries on the cleaning to the pipeline to cause it to open access, after not having divulging, carries on returns loses the work. the 3.6 ships and the dock work personnel must have the intens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efore losing the mud, to complete the security check, inspects the pipeline and the valve earnestly, removes any overflows leaks the hidden danger. in the 3.7 work process, arranges the specialist to be on ty on the ship, momentarily maintain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depot ship and the wharf dispatcher, prompt opening or closes the valve. in the 3.8 work process momentarily inspected the pump and the pipeline, the work finishes receives the good pipeline and is clean the scene cleaning up. 3.9 arranges on-ty manager in the work process to be responsible to supervise the wharf and the pot area safe operation and the antifouling measure specially carries out the situation. 3.10 after each time is losing the mud finished with the compressed air the wharf pipeline carries on sweeps the line. And completes the service to confirm Shan Bingjing the ship signature approval. 3.11 like has the wharf pipeline jamming, must apply to the harbor authorities Department concerned, after to obtaining gets angry the permit, with the gas welding the pipeline heats up, confirmed in after the pipeline dredges completely, only then work. 3.12 is the stop accident occurs, in the winter wharf apron pipeline with the hose connection, after losing the mud, blows with the warm air passes, guarantees the next time work the security. the 3.13 operating personnel must dress the labor protection thing.

③ 水源污染应该怎么办,具体措施

工业用水经处理后再排放、生活用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因为附近如果不合理施肥打农药,这些也会随雨水进入水源的),监督举报污染水源的活动。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禁止运输危险
化学
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四)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五)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六)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动。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二)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和废弃矿坑储存油类、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三)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转运站;
(四)使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
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分层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项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凿井取水;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解读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黄何副局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制定《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之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上污染危害性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船舶装卸、过驳、油料供受等有关作业活动日益频繁,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船舶溢油事故对自然环境、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等造成的损害更是难以弥补。据统计,1973年至2009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821起,平均每4到5天发生一起,近几年我国船舶溢油事故进入高发期,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我国也尚未针对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一部系统的规章。因此,为规范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必要制定相关规章。2.贯彻实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必要举措《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防污条例》)已于2010年3月1日生效。《防污条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一般规定、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为制定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提供了立法依据。《防污条例》的规定较为原则,设定了防治船舶污染的相关制度,但是没有明确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所必需的操作性规定,因此需要在上位法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对其予以细化和明确。3.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的必要措施国际海事组织(IMO)先后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及其六个附则,对船舶油类、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与大气污染的预控做出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包括船舶防污证书文书的配备、防污染结构、防污染设备配备、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各方面要求。该公约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加入国家最多、实施最为广泛的公约之一,我国也已加入《73/78防污公约》及其全部六个附则。作为《73/78防污公约》缔约国,我国必须全面履行公约及其附则各项要求,包括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确保公约各项要求得以严格执行。因此,建立专门的规章,使现行规定与公约最新要求相一致,做好与《73/78防污公约》公约全面接轨,对提高我国的履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污染预防制度体系,不仅从制度建设上满足了依法行政的要求,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主管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使船舶及相关作业的行为更为有序,更为规范,使主管机关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更加明确。二是树立了环保与安全并重、责任共担的理念,对提高个人、企业与政府的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有助于提高船舶和有关作业活动的安全与污染防治水平,从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引导海运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海运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提供制度性保障。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如何对船舶有关作业实施管理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有关作业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体系,形成了对船舶有关作业污染预防的闭环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施作业单位备案管理,包括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每月应将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情况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从事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作业的码头、装卸站应具有相应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并经海事管理机构公布;从事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的单位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船舶修造、水上拆解作业地点应经海事管理机构确定并公布等。通过对作业单位实施备案管理,可以掌握作业单位的作业安全与污染防治能力和作业情况,有效实现对船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防治的源头管理。二是实施作业申报审批管理,第九条规定船舶从事相关作业活动应取得海事管理机构的许可;第十五条规定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进行船舶垃圾、残油、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接收作业,应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第二十五条明确了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运申报和船舶适载申报制度;第三十六条明确了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申报审批要求。通过实施作业申报审批管理,提高了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准入门槛,明确了作业安全与污染防治要求,使船舶有关作业更为规范有序。三是实施作业现场监督检查,第三十三条规定了污染危害性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制度;第三十九条确立了供受油作业监督检查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了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通过对船舶有关作业实施现场监督检查,有助于督促船舶和作业单位落实作业安全与污染防治要求,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船舶有关作业安全与海洋清洁。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主要的规定要求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共分七章,六十二条,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海事机构管理职能和船舶有关作业活动范围。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全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职责权限,具体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船舶有关作业活动,是指船舶污染物接收、装卸、过驳、清舱、洗舱、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充罐、污染清除以及其他水上水下船舶施工作业等活动。二是明确了船舶污染防治管理的一般要求,包括船舶应当持有规定的证书和文书,船员和从事有关作业活动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安全和防治污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港口、码头和装卸站及从事有关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污染防治能力,船舶从事相关活动应当取得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并确立了高污染风险作业活动的可行性研究制度。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管理制度。船舶经营人应当在污染物接收作业前明确指定所委托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进行污染物接收作业应当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作业中应遵守有关标准和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作业完毕后应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单证,并将接收的污染物交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污染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避免船舶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实现对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的闭环管理。四是明确了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管理要求。《规定》细化了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运申报、船舶适载申报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申报要求,明确了货物污染危害性质评估单位的认定标准,确立了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装卸、过驳作业的布设围油栏要求,规定了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和特定区域应采取的安全和防治污染保障措施。五是明确了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的管理要求。《规定》细化了从事船舶油料供受作业单位的备案要求,对作业双方应当采取的安全和防治污染措施、燃油质量控制、燃料供受单证和燃油样品的提供与保存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六是明确了船舶拆解、打捞、修造等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污染防治管理要求。本《规定》对船舶修造和水上拆解作业的地点、作业前的污染物处置和油舱测爆工作、船舶油舱存油的过驳作业、船坞内船舶修造作业前的污染防治措施、作业结束后污染物的清除处理都提出了详细要求。七是明确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规定》第六章明确了海事管理机构对不违反本《规定》行为的船舶和有关作业单位可以采取责令改正、责令停止作业、强制卸载等强制措施,细化和充实了《防污条例》对船舶和有关作业单位的处罚条款。

⑤ 如何保护水源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四)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五)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六)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动。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二)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和废弃矿坑储存油类、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三)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转运站;
(四)使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
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分层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项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凿井取水;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⑥ 深圳市水务局的代管单位

(一)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市三防办)
职能: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污条例》以及有关城市防洪的法规、政策,并负责拟定该市三防工作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2、负责检查落实三防责任制,掌握三防工作有关信息和灾情,提出抢险方案,为指挥决策当好参谋。3、按照部门责任制,协调市在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并经指挥部授权发布三防抢险指令和重要信息。4、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制,负责审批市管水利工程的防洪调度方案并监督执行。5、负责督促检查水毁工程修复、河道清障计划的执行和三防抢险预案的实施。6、根据三防总体规划,负责编报三防经费和物资计划,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市治河办)
职能:1、负责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治理深圳河及防治污染的谈判、交涉和协调等事宜的具体组织联络工作;2、负责深圳河治理工程建设及防治污染的组织实施工作;3、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深圳河防洪及水环境的评估、监测和保护工作;4、负责深圳河治理竣工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工作;5、负责莲塘河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管理工作;6、承办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工程小组和市水务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⑦ 运输海洋污染物应注意什么事项

问题要回答很麻烦,这个标题能出一本书。该类问题比较专业,提问者还要多明确一些条件。
1、运输的方式
首先分清内贸还是外贸,在看看是内河运输还是海运,如是是内贸内河运输,新《危化条例》12月1日才生效,现在是不能在内河进行运输的,12月1日后部分货物才能运输。如果是内贸海运,先看下船舶是否具备装运该类海洋污染物的证书,适装的货物的包装是否合格。如果是外贸海运,就比较多,一是船舶适装,二是货物适运,三是装货码头具有从事该类货物作业的资质,四是申报人员要经过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认可的培训,五是要按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六是船上的积载和隔离要报主管机关批准。作业期间还有相应的要求,等等。
二、货物的种类
海洋污染物这个词是2010年3月1日生效的《防污条例》提出来的,这个词对应的是危险货物,危险货物的分类按我们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联和国危防分委会”橙皮书的标准分为了九大类,十六小类,每一种货物的运输都不一样,每一种货物都是海洋污染物,所以你现在明白我一开始说的一本书是什么概念了。如果你知道自己要运的是什么货物回去查查IMDG(这套书三本A4的纸700多页)在按照上面的要求的包装类、危险性、特殊规定、限量和免除及包装和罐柜导则等要求进行运输。基本上是没啥问题的。
三、人员的要求
按国家相关规定,从事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员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培训,初次培训不能少于72学时,还是36学时,的记不住了,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才能进行危险货物申报和作业,如果从事集装箱运输还要经过装箱员的培训。因为是特种培训,所以是每年一次,因此你现在要是想运该类货物的话还是找一家有上述资质的单位进行合作,像外运、外代及你所在地的从事海上运输类的代理都能做。
四、运输过程的要求
这个比较多,根据种类查查相关资料,如果是像液化、油类之类还要经过专业培训。
五、应急防护的要求。
根据货物各类参照IMDG执行
总之楼主的问题比较大,没有针对性,全面回答比较有难度,如能进一步明确将会针对性的专业的解读。

⑧ 寨子开发溶洞水源饮水起草方案

工业用水经处理后再排放、生活用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因为附近如果不合理施肥打农药,这些也会随雨水进入水源的),监督举报污染水源的活动。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禁止运输危险
化学
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四)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五)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六)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动。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二)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和废弃矿坑储存油类、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三)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转运站;
(四)使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
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分层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项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凿井取水;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权威解读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曹德胜副局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2010年8月19日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实施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办法》出台的背景
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环法》)是我国建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法律基础。该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国家完善并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实施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防污条例》),并已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防污条例》按照《海环法》的相关规定,参照相关国际条约,进一步明确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油污保险制度”),用以保障船舶在发生油污事故后,能够具备与其赔偿责任限额相匹配的赔付能力。由于《防污条例》对油污保险制度的规定相对比较原则,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在上位法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对其予以细化和明确。为此,交通运输部将制定出台本《办法》列入了2010年的一类立法项目。
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现状
我国是航运大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最近十年以来,海上石油运输量逐渐增加。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报告,中国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预计将达到2.1亿吨。大部分进口石油通过海上船舶承运,石油运量的增加和油轮尺度的增大,使船舶发生溢油污染事故风险不断增加,污染处置能力和损害赔偿能力与石油运输量增长不相适应。《海环法》和《防污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制度框架和原则要求,采用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损害保险和石油货主摊款设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方式,解决船舶油污引起的环境污染及损害赔偿问题,推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建立进入实质性阶段。
国际上,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等国际公约。这些规定了适用船舶应投保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我国是上述公约的缔约国,相关船舶已经按照国际公约的要求,投保油污险。
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频发,给沿海渔业、养殖业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通过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制度,借助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一旦发生油污事故,可以保障船舶污染损失得到赔偿限额范围内的赔偿;也可以解决应急情况下清污启动资金的问题,在被污染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清理和修复。
《办法》的主要规定和要求
一、关于适用范围。本《办法》是《海环法》、《防污条例》的配套法规规章之一。《防污条例》中明确了投保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船舶的适用范围,即除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无需投保外,航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其他船舶均必须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具体说就是包括所有载运持久性油类或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以及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不论其是国际航行船舶还是国内航行船舶。因此,《办法》的适用范围就明确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以下三类船舶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参加强制保险:一是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二是所有载运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三是所有载运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需要说明的是,《防污条例》对载运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船舶的要求比相关国际公约更为严格,由国际公约要求的“载运2000吨以上作为货物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船舶”扩大到了所有载运散装持久性油类的船舶。这虽然可能对我国从事沿海运输的小型油船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份船舶状况差、管理水平低、事故风险高的小型油船可能因为难以承受较高的保险费用而被迫退出沿海油运市场;但也正符合淘汰落后、净化沿海油运市场,促使油轮公司向高标准、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国加入《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CLC92公约)的履约承诺。
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还涉及保险机构,《防污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承担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商业性保险机构和互助性保险机构,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征求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意见后确定并公布。”《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对如保险机构的确认条件予以了细化规定。由此,《办法》不仅适用船舶,也适用相关的保险机构等。
二、关于主管机关。《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等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为加强船舶防污染监督管理而建立的,我国是上述公约的缔约国,海事管理机构则作为我国船舶防污染的主管机构,代表着我国政府履行公约的权利和义务,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制度是船舶防污染管理中一项内容。因此,《办法》中规定了国家海事管理机构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沿海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具体实施本办法。
三、关于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额度。目前,适用于我国的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限额的有关的公约、法律法规主要有:《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和《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决定》(1993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准1993年11月15日交通部令第1号)等,分别规定了各自的适用船舶及其责任限额。其中,《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未直接规定船舶的责任限制,只是允许船舶根据适用的国内法或国际限制体系规定的责任限额。《海商法》中也没有单独的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限额,而只规定了人身伤亡和非人身伤亡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其中船舶油污染损害适用于非人身伤亡请求的赔偿限额。
基于此,《办法》中分别依据现有的不同管理规定对于不同的船舶及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额度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1)载运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其额度应满足《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除(1)外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和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300总吨以上的,其额度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的规定;不满300总吨的和从事我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按照《海商法》授权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额,其额度应满足1993年交通部令第一号令的规定,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的规定限额的50%计算。
四、关于保险机构。船舶参加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必然涉及保险机构,保险机构是有效实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利益和各方的权益,进一步规范船舶防污染管理,应将保险机构纳入管理范畴,《办法》根据条例的规定细化了由海事管理机构对从事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的保险机构实施确认公布的制度。
目前从事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的保险机构,主要分为两类,即商业性保险机构和互助性保险机构。为保证船舶油污民事责任制度的有效实施,又保护中国船东的利益,避免对现有油污险业务市场秩序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办法》规定从事中国籍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保险机构,无论是商业性保险机构还是互助性保险机构,无论是境外的还是境内的,均应满足相关登记注册、人员、财务状况、赔付能力、服务信誉等要求,并向国家海事管理机构提交相关材料,经国家海事管理机构核实确认后向社会公布。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互助性保险机构,《办法》第九条明确了“上一年度净基金超过1亿美元或每吨净基金超过3美元”的确认标准。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投保油污险的市场需求量与保险机构总承保能力的匹配;二是互助性保险机构本身的承保与赔付能力要能够保障投保人及时得到赔付;三是总结了近几年对保险机构进行备案确认的实际工作经验。
五、关于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或单证。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或单证是船舶防污染证书、文书中的一种,也是船舶投保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凭证。《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中规定了船舶应持有《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而《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了船舶应持有《燃油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因此,《办法》规定中国籍船舶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保证之后,应向船籍港所在地的直属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相应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证书,其中载运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应办理《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船舶应同时办理《非持久性油类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和《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其他船舶应办理《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而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外国籍船舶,适用《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应持有缔约国主管机关或其授权机构签发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适用《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应持有缔约国主管机关或其授权机构签发的《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其他船舶应持有有效的保险单证或其他财务保证证明。

热点内容
英美法官数量 发布:2025-05-13 23:34:51 浏览:926
野生动物立法了吗 发布:2025-05-13 23:29:58 浏览:688
强化责任意识和道德法律关系 发布:2025-05-13 23:14:57 浏览:131
上海法院法官助理 发布:2025-05-13 23:12:19 浏览:524
企业法律咨询服务 发布:2025-05-13 23:10:37 浏览:507
修建矿山道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3 23:09:29 浏览:936
分家协议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13 23:09:22 浏览:243
行政诉讼法宣传视频 发布:2025-05-13 23:07:07 浏览:382
法律援助非诉 发布:2025-05-13 22:54:11 浏览:337
贵州思南律师 发布:2025-05-13 22:45:49 浏览: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