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

发布时间: 2022-04-08 15:16:32

『壹』 《安全生产法》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安全生产法》五项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根据《安全生产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扩展阅读:

根据《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第九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贰』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如下: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扩展阅读: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叁』 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16:19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工业实践安全效益的“金字塔法则”也告诉我们: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加工和制造时的10分安全性效果,而能达到运行或投产时的1000分安全性效果。

安全管理中,预防性投入的效果大大优于事后型整改效果。这就要求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手段,由被动整改向主动抓管理、抓基层、抓基础转变,由阶段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突击式安全检查向长期性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安全监管转变,由注重事后查处向注重事前防范转变,由事后的被动经验管理向事前主动预防管理转变,由以控制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切实推动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下移、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

安全生产是民航工作的头等大事,直接影响、决定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工作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安全生产监管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上下功夫,使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为民航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作者单位:济南机场中航油山东分公司)

『肆』 《安全生产法》规定

第五十抄六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

(一)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二)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伍』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陆』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以人为本,复坚持安全制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是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四次变化。

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柒』 <安全生产法>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捌』 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什么

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玖』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什么原则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4.坚持管理有制度,培训有目的,工作有计划,作业有标准,考评有依据。

『拾』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第七条 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 发布:2025-05-03 16:40:45 浏览:218
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解读 发布:2025-05-03 16:37:29 浏览:84
华侨大学法学考研 发布:2025-05-03 16:29:39 浏览:586
知名房屋律师 发布:2025-05-03 16:25:23 浏览:313
人民法院网站执行 发布:2025-05-03 16:14:20 浏览:531
用道德经起名 发布:2025-05-03 16:14:19 浏览:570
司法二元化 发布:2025-05-03 16:07:55 浏览:668
朝阳离婚律师 发布:2025-05-03 16:06:24 浏览:274
国外法律老公差钱老婆有连带责任吗 发布:2025-05-03 15:47:35 浏览:535
法学概论专治与法治的不同 发布:2025-05-03 15:47:19 浏览: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