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Ⅰ 公司制度哪些不合理
相当得不合理。新劳动法规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全体员工同意以后才可以执行。如果你不想干,那么这个规章制度就是站不稳脚跟的。
比如:请假半个月以上的和全月工资拿不到还要倒贴钱,这个根本就不对的。
Ⅱ 怎样才合理,企业规章制度不合理怎么办
企业规章制度合理的条件:
(一)、规章制度必须合法所谓合法,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体现了规章制度必须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指规章制度的制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就决定了对于法律规定必须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主形式通过的规章制度还必须按法定的民主程序制定。
(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如果不违反法律、法规,已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规章制度是用人单方单方面制定的,单位不能通过规章制度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设定,即使规章制度由职代会通过,如果与劳动合同冲突不一致,或增加劳动者的义务,除非劳动者认可,否则无效。另外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集体合同的约定,不能通过规章制度违反集体合同的约定。
(三)、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否则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主张该规章制度无效,造成侵权的,可提起诉讼。
(四)、向劳动者公示公示原则是现代法律法规生效的一个要件,作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更应对其适用的人必须公示,未经公示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职工无所适从,对职工不具有约束力。
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不符合上述的条件,也就是不合理的时候。员工就完全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否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还担心他的劳动合同中有一条“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的规定,是不是阻碍他的权利行使。其实按照法学理论来说,无效即是指自始无效,通俗地说就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效力。没有发生过效力的“规章制度”就不是规章制度了。因此劳动合同中的这条规定一点也不妨碍,尽可放心。
Ⅲ 单位上不合理的制度,怎样应对
企业制度是指一个企业制定的要求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良好的企业制度对企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不合理的企业制度不但在企业里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在执行起来就会遇到诸多困难。许多企业往往用一些条文来约束员工的行为,通过各种考核制度来达到改善企业管理完善的目的,但是制度不合理本身却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我曾经在一家民营企业工作过,管理可谓十分严格,却很不完善。单位规定早上八点上班,迟到十五分钟以内,扣全天工资,迟到十五分钟以后,一个月奖金全部扣发。此管理制度不得不承认很严格,对员工存在着极其苛刻的惩罚。因此单位出现迟到的现象也很少。但是员工从内心里却很反感这种制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责怪企业太没人性化。有一次下着大雨,公交车一路堵车,最后我在八点七分才赶到单位,值班保安立刻叫住我登记科室姓名,一天辛辛苦苦就这样白干了。后来有人告诉我,迟到十五分钟后,干脆就不要来了,赶快打个电话,撒个谎,说有急事请假,这样一天的工资是没了,但是全月奖金却保住了。
这样的管理制度,看似十分严格,但是目前我国普遍企业都还不适用,企业看似严格的管理制度,最后却导致员工想出许多办法来对付,久而久之企业制度就成了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听说有的企业规定,如果八点上班,八点十五以前到单位,一个月在规定的次数以内不算迟到,超出规定次数,才开始惩罚,得到了员工的认同,而且执行起来也十分有力。
制度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规范管理,建立健康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旦成了不合理的束缚,就会导致员工敷衍了事。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单位制度不合理的程度很深,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当承包一项工程项目时,项目经理最后无论是成本控制的好坏都无所谓,赢利了上缴,对项目经理除了名誉上的奖励以外,物资上没有任何奖励,一旦工程亏损,也没有任何惩罚措施,结果很明显,大部分工程处于绝对亏损状态,只有少数工程刚刚持平。当企业的规定流于形式时,好的合理的制度也在执行时受到牵连,单位上许多良好的制度最终都没有执行,结果人人都在混事,有本事的一个个都离开企业另谋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还好部分领导已经重视起来,着手改革,否则企业破产是迟早的事情。
制度不合理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重大的,导致执行力不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因此,企业首先改革的当是不合理的制度。
Ⅳ 国企不合理制度怎么举报
摘要 您好,单位上不合理的制度,应对方式是:
Ⅳ 公司有很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我怎么能保护自己的权益
什么是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告知方式形式不限,但必须是劳动者能清楚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职工手册中告知或者通过一些告示牌来告知都是可行的告知方式。
用人单位依民主程序制定规章制度时,不会因部分职工不同意具体的条款而使规章制度无效,规章制度制定后对全体职工都有约束力。职工只能在具体适用规章制度时向仲裁委或法院提出规章制度不合法、无效等意见,由仲裁委或法院对规章制度进行效力审查。
Ⅵ 公司领导提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应该当面反驳吗
不建议这样做。(1)首先公司领导提出的管理制度合理不合理,很可能仅仅是因为基层和高层所处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有可能公司领导站在更高层面提出了管理制度,而下面不理解。毕竟,屁股决定脑袋,领导可能关注的是整个战役,而不是某个局部的战场。(2)当面驳斥领导,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智商比较低的表现,在职场中,如果不能处理好面子问题,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处理好理子问题,就是你先要给领导维护好面子,才有可能争取到机会,去影响领导的决策,让领导听取你的意见。你硬怼领导,如果是公开场合,很大可能造成领导下不了台,如果是是个中层领导,你同时也给下面的员工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下面员工也很可有可能有样学样,下回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你被下面员工当面驳斥。
Ⅶ 公司领导提出了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作为员工该怎么办
老板提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要求落实执行,应不应该照做?比如没有加班费,强制要求某半个月内所有人两周无休?其实很多人看后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不照做行吗?不照做恐怕会挨骂,严重的可能工作不保,搞不好还要扣钱,其他同事没有反应在老板那留下了好印象,自己平白无故背了锅。
其实对待领导的不合理问题,我们还有这种办法的,首先跟着其他同事一起执行,在执行中肯定会有问题出现,然后再结合实际问题向领导私下汇报,个人认为会好些。
Ⅷ 员工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是否有权力开除员工
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有权利开除员工,注意是严重违反。不能说你上班迟个到8点上班,你8:05到的公司说你严重违背公司规定给你开除吧,这样不行的。
在公司就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因为公司这些规章制度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员工,你赚的是公司的钱,当然就得听公司的话了。他只要是不违背劳动法的,他要求你做什么,你进入这个公司之前应该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的,面试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你了解公司,了解这个岗位你要做的事情,并且让公司了解你。双方都觉得可以这还才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说你到了公司之后你不听公司管理,你说我是劳动者应该保护我的权益,这个没有道理。
Ⅸ 规章制度问题,公司规章制度不合理该怎么办
一、企业规章制度怎样才合理
(一)、规章制度必须合法所谓合法,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体现了规章制度必须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指规章制度的制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就决定了对于法律规定必须经过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主形式通过的规章制度还必须按法定的民主程序制定。
(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如果不违反法律、法规,已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规章制度是用人单方单方面制定的,单位不能通过规章制度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设定,即使规章制度由职代会通过,如果与劳动合同冲突不一致,或增加劳动者的义务,除非劳动者认可,否则无效。另外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集体合同的约定,不能通过规章制度违反集体合同的约定。
(三)、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否则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主张该规章制度无效,造成侵权的,可提起诉讼。
(四)、向劳动者公示公示原则是现代法律法规生效的一个要件,作为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更应对其适用的人必须公示,未经公示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职工无所适从,对职工不具有约束力。
二、企业规章制度不合理怎么办
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不符合上述的条件,也就是不合理的时候。员工就完全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否定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还担心他的劳动合同中有一条“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的规定,是不是阻碍他的权利行使。其实按照法学理论来说,无效即是指自始无效,通俗地说就是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效力。没有发生过效力的“规章制度”就不是规章制度了。因此劳动合同中的这条规定一点也不妨碍,尽可放心。
Ⅹ 面对公司不合理的规定,我们该如何应对
面对公司不合理的规定,员工可以据理力争,如果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尝试着接受,如果接受不了,那就离职。
有一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加专心的干活,为了管理好员工,他们可能会制定出一些不合理的规定。例如有些企业规定下班了以后不能到点就走,员工应该留下来加班。面对这样不合理的规定,有些员工会接受不了,而有些会选择默默接受。
我觉得当面对企业的一些不合理规定的时候,员工应该这样做:
如果员工适应不了公司这样的规定,那就只能另谋出路了。如今市场上的工作机会是很多的,你离开了这家公司,还可以到其他公司工作。如果你自身比较有能力,何愁找不到工作。
当你面对公司的不合理规定的时候,你会如何做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