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法规定
A. 新环保法第53条规定了什么
新环保法抄,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B. 环法自行车赛的黄衫、绿衫、白衫、圆点衫等等是什么意思啊
黄衫、绿衫、白衫、圆点衫分别代表穿着不同的衣服的选手,而这些衣服则代表着选手目前的成绩和特点:
黄衫:黄袍加身——总时间领先者
绿衫:绿衫轻骑——冲刺积分领先者
圆点衫:红色圆点——爬坡赛段领先者
白衫:白衣少年——年轻选手领先者
C. 环法是怎么计算成绩的(希望可以详细)
按每站完成时间累加,总用是最少的为总冠军。
至于冲刺王和爬坡王等荣誉,就是积分累积最高者。
环法比赛的爬坡赛段一般分HC级(最高级)、一、二、三、四共五级,在环法规则中有如下规定:(2005版第25款部分):
总爬坡排名根据车手通过各山区赛段所获积分之和确定,积分奖励如下:
HC级(Non-graded或无级,HC是法语Hors Catégorie的简写,意为级别之外)山区赛段:20,18,16,14,12,10,8,7,6,5分分别奖给前10名通过选手;
1级山区赛段:15,13,11,9,8,7,6,5分分别奖给前8名通过的选手;
2级山区赛段:10,9,8,7,6,5分别奖给前6名通过的选手。
如果上面三种山区赛段的顶点也是整个赛段的终点,则积分加倍奖励。
3级山区赛段:4,3,2,1分分别奖给前4名通过选手。
4级山区赛段:3,2,1分分别奖给前3名通过选手。
如果两名车手的总爬坡积分相同,则在“无级别”山区赛段积分领先者排名靠前。如果仍有平局,则在“1级”山区赛段积分领先者排名靠前,如果有必要,排名顺序依此类推,都无法解决时,根据总时间排名决定名次。
车手需完成整个环法比赛才能出现在爬坡排行榜上。
爬坡的分级好象没有特别详细的标准,但一般会按下面的规律来分级:
HC级(最高级) 爬坡:最长而且最陡的登山路段,持续上坡路程距离大约在15-20公里,甚
至更长,平均爬升率超过9%。
1级爬坡:平均爬升率超过5%,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10-20公里。
2级爬坡:平均爬升率达到4%,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5-10公里。
3级爬坡:坡度较等级四陡峭,而且持续上坡路程距离达5公里。
4级爬坡:路程距离低于3公里的持续上坡,但是坡度并不会很陡。
附录:这是出于对运动员的保护,因为假如不是按同一时间计算,那么大家都在发力,那么大一群人,碰撞是难免的,就会发生“大麻烦”。
不过,虽然成绩是一样,但是还是会分1、2、3、4...这些名次的,因为过线的先后有不同的冲刺积分,所以在乎冲刺王称号的几个还是会抢夺一番,为的就是冲刺积分
D. 新环保法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
新环保法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
1、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等情形。
【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E. 环保行为规范
环保行为规范有节水为荣,监护水源,一水多用,防止滴漏,节用电器。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 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 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
3、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0.003%左右。
4、随手关灯—省——度电,少一份污染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亿吨煤当两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5、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 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 外层空间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 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 海水吞没的危险。
6、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国节能重点之一。按照该工程实施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将推广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到2000年争取节约照明 用电220亿千瓦时,并节省相应的电厂燃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粉尘、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7、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类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燃料的形成过 程需要亿万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则 是可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人们把那些不污染环境的能源称为“ 清洁能源”。
8.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在欧洲,很多人为了减少因驾车带来的空气污染而愿意骑自行车上 班,这样的人被视为环保卫士而受到尊敬。为洁净城市空气,伊朗首都德黑兰规定了“ 无私车日”,在这一天,伊朗总统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车上班。 在我国上海,一些公司职员经常合乘一辆出租车,名曰:“拼打”。
(5)新环法规定扩展阅读:
相关纪念日
1、国际湿地日
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2、世界水日
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 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3、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4、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定为“世界动物日”。
5、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环保行为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环保
F. 企业环保出了问题由谁来承担责任
企业出责任当然是企业和相关企业负责人承担,除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包庇等也要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
(6)新环法规定扩展阅读:
新环境保护法:
“新环法”对政府进一步明确环保责任,规定其履职不到位,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将环保责任严格纳入法律、法制管理。
“新环法”新增对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度的要求和考核评价制度实施的规定,在总则内容中突出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对当地环境质量负领导责任,而且,授权环境保护部门对未达标地区或行政区域实施区域限批政策,并且规定考核结果信息社会公开。
县级以上政府每年向本级人代会或者其常委会就环境状况作报告说明。包括目标完成情况等内容,接受其督查,如发生重大的环境事件应及时向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新环法”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将会对政府环境违法和环境工作不作为起到强大的威慑影响。
新法第63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评,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通过偷排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有以上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知新觉:用法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G. 环法自行车赛的赛事规则
淘汰规则:在比赛中,如果选手落后于主车群太远,那么他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根据比赛各赛段的平坦程度和当天速度,环法比赛的规则手册上清楚地写明了淘汰的标准。如果选手在平地上比赛时速度低于34公里/小时,那么淘汰的速度点就是第一名选手所需时间的4%。如果比赛的速度为48公里/小时,那么淘汰的系数就会上升为赛段第一名选手时间的12%;而在高山赛段,淘汰系数上升为18%,个人计时赛上,都是统一的25%的淘汰系数。在某些赛段上,尤其是在高山赛段,如果有一半的选手面临着淘汰,主办方将会依据本规则而行事。
事故处理:如果选手在一个赛段的最后3千米中出现撞车、车胎爆裂或者机械故障,那么出事故者的比赛成绩将按照出事故时和他并肩的选手的成绩计算。如果出事故者未能完成当赛段比赛,他将被判做这个路段的最后一名。特殊情况下,比赛监督将会听取申诉。
安全守则:必须配戴头盔,即使是在山地赛段,违反规定意味着罚款。
不能借助外力参赛:参赛的自行车选手不得借助随队的摩托车或是拉着汽车车窗而前进。尽管如此,赛事的组织者对于那些受伤选手挂靠车队汽车前进的做法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禁止滑稽行为:环法赛事组委会保留了一项权利,他们可以开除损害比赛、组委会或是自行车运动形象的运动员或者车队。
禁止裸体骑行:除了禁止裸骑之外,有诸如类似违反法国法律,破坏环法赛事传统道德规范,行为不检或者其他不适当行为者,以及在出入关时走私等等行为都有可能被赛事组委会开除。
常见战术:像许多其他公路大赛一样,环法自行车赛是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优秀选手之间的较量。一个车队的经理或指导在选拔队员的时候,就明确个人的分工:每个队往往有一个有可能拿成绩的领骑(leader),剩下的是勤务(domestique)兼护航。勤务一般是没有可能拿重要赛段或全赛程名次的,而主要是为领骑服务,比如从服务车取水或食物。大部分时间,他们为领骑开路。
公路自行车赛中,赛手们在巡航时往往彼此贴得很近,形成一个主车团(peloton), 以期利用前面赛手形成的风拽(drafting,又译弹弓效应)来减少阻力及保持体力。大家自觉地交替领队。有望夺魁的车队们往往通过领队来控制车团的速度,从而淘汰弱队。而领队的车队中打头的又都是勤务。
有时,有些车队或赛手决定出击(attack):突然加速,一下子拉开和车团的距离(breakaway)。如果他们的劲敌不想被拉开,那么会派一两个勤务或加速带动整个车团跟上(chase),或单队带着领骑贴上出击者。到了一程最后,所有勤务可能都已经筋疲力竭,这时领骑才冲出阵营做最后的冲刺。这种团队配合,在山地赛段中效果最为显著。
比赛中,赛手通过别在身上的微型步话机和坐在服务车中的车队指导协调联系。服务车中还有电脑和定位系统等,提供一系列实时的比赛信息。
H. 环法自行车赛的规则,还有就是黄衫,白衫,圆点衫,.绿衫需要什么成绩才能获得
环法自行车赛规则 :
一、参赛情况
参赛车队共计21支,每支队伍9名运动员,参赛选手总计189名。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必须出席环法自行车大赛组委会举办的揭幕仪式。
二、车手的识别
车手必须把属于自己的号码牌安装在车架上(头管、上管、下管三角区域内),而且还要把两块号码布一左一右的粘贴在骑行服上衣腰部的两侧。在单发计时比赛之中,选手身上的号码布则是用一块更大的粘贴在腰部的正中心,并且选手的号码布在比赛中是不允需更换的。禁止私自更换、更改号码牌和号码布。
三、自行车器材规定
在公路大组赛中,只有标准的自行车才允许参赛。即便是计时赛中,参赛车辆也要符合UCI规定。
四、技术援助
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可以互相提供帮助,例如:外借或交换食品、饮料、备件,交换使用车轮、自行车只能在本队选手中进行。选手因为意外事故而被主集团落下,可以跟随队车后面追赶主集团。无论选手处在比赛中的什么位置,如果需要提供技术服务都必须在主集团的最后面,在马路靠右边的位置进行。
五、头盔的佩戴
在环法赛期间,选手必须配戴头盔。因为比赛之中总是会存在着危险的情况,所有的比赛选手在需要穿上或脱下雨衣、套袖、套腿等衣物时候,都必须要交给他们所在的队车,而且要在总裁判车后面进行。这些衣物也可以交给组委会的摩托车上。任何其他的行为都要经过组委会的同意。领骑选手的这些衣物是由组委会来单独提供的。
六、食物供给
参赛选手需要提供的食品和饮料有以下两个途径:
1、食品供给区:食品供给站是各个车队的工作人员手中拿着补给袋伸出手递交给选手,供给区会有明显的组委会标志和标示牌,这些指示牌都将会在供给区的前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2、食品供给区以外:组委会提供饮料的摩托车,选手都可以取用。食品的提供就要根据UCI在距离之上的规则来确定。食物的供给由各队车自行完成,提供给选手的形式可以使用水壶和补给袋。选手必须在组委会裁判车后面进行。补给的时候,必须是在主集团的最后面,15人以上的就是一个集团。通常情况下,环法无线电系统在补给区12公里前和十公里后,都不会有通知。
七、处罚
在比赛中,严禁跟随摩托车、汽车,以及扒车(摩托车、汽车)
八、退出比赛
任何退出比赛的运动员,都要把他们的号码牌交给“收容车”的工作人员。在终点处,放弃比赛的选手也将在计时员的记录册中被注明“退出比赛”。 任何因为违反规则而被勒令退出比赛的选手,他从比赛开始到退出比赛的所有奖金都将被收回,除非有赛事组委会或者比赛组织者允许。
骑行衫的意义:
一、黄色领骑衫:总成绩领先者。
二、绿色骑行衫:冲刺积分领先者。
三、白色骑行衫:25岁以下成绩最好的车手。
四、波尔卡红白斑点衫:山地之王。环法赛事爬坡成绩最佳者是依据选手在山地赛段累积的得分计算的,具体分类如下:
1、山路赛段最高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10名选手将分别获得20、18、16、14、12、10、8、7、6和5分。
2、山路赛段一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8名选手将分别获得15、13、11、9、8、7、6和5分。
3、山路赛段二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6名选手将分别获得10、9、8、7、6和5分。
4、山路赛段三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4名选手将分别获得4、3、2、1分。
5、山路赛段四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3名选手将分别获得3、2、1分。
如果在各赛段最后一个爬坡路段上获得上述成绩,选手们所获得的奖励分将加倍。(只限于在山路赛段最高级、一级和二级)为了避免两个选手并列,在最高级别赛段上获胜的选手将穿红白斑点衫,然后再看在一级路段上哪位选手获胜,以此类推。
I. 为什么没有中国运动员去参加环法
参加环法的是每年的世界职业巡回赛前20支车队里的.在每年的UCI PRO TOUR里的积分前20的车队才有资格参加.就是必须是职业车队才有可能.中国的自行车运动还没有职业化.职业化和专业竞技体育是有根本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