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和政策
『壹』 法律和政策的区别
一、区别:
1、制定的组织和程序不同。
狭义的法律仅能由有权制定的国家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只能由国务院和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党的全国性政策只能由党中央决定。法具有国家意志,党的政策代表党的意志。
2、两者的讽整范围不同。
两者的讽整范围有的是共同的,交错的,但有的却是区别,例如具体犯罪问题仅由法律规定。
3、实施手段、方式不同。
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党的政策靠宣传教育,对党员还可以纪律制裁作保证。
4、相对稳定程度不同。
法律比较规范化、定型化;政策一般比较原则,有较大伸缩性。
二、正确。
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与政策是指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它们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
1、政策是法的灵魂,是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法的制定应以政策为依据;法的实施也应体现政策精神;在法无明文规定时,可运用政策去处理问题。
2、法也是贯彻、实施政策的最重要、最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1)规章和政策扩展阅读:
法律和法规的区别:
1、制订的机关不同:法律的制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的,法规的制订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级主管机构来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于法规的效力,与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在实际的审判和操作中应当以法律为准。
3、空间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间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之内。
4、调整范围不同,法律的调整范围可以涉及多个方面或多项内容,法规的调整范围一般是社会生活的某一具体方面或某一项具体内容。
『贰』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政策性规定的有
题目不完整,但根据题干可以查询到完整题目:
2013年版会计从业资格内《财经法规》容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政策性规定的有()。
A.《支付结算办法》
B.《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C.《票据法》
D.《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办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或省政府等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性规定是由地方立法、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性文件是指除上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外的政策文件。
《票据法》是法律,《支付结算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办法》 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是部门规章。
『叁』 政策和法律的区别,如平时条例、通知、法规和政策是什么关系谢谢!
(1)是否公开。法律必须是公开的,政策,特别是党的政策表现为党的文件,不一定公开。回
(2)政答策可以只由原则性的规定组成,而法律不能这样
(3)政策(特别是具体的政策)有较高的灵活性,而法律有较高的稳定性
(4)政策靠宣传教育和相关党纪保证实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肆』 政策,法律,法规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我们区分政策与法律.法规。 政策是大的原则性的,具有纲领性的特点,通常不具体,只是同宏观上确定一个一定时期内的奋斗努力方向。有权威性,但是法律效力较低。
而法律,法规都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很强的法律效力, 什么叫法律效力呢?简单点来说就是法律的约束力。法律明文规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你就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法规与法律的区别在哪里呢,法律的立改废只能通过全国人大来决定,而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而法律则不同,如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由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国家主席颁布施行的。(以下摘自网络)“法律”和“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在我国,是专门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规”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三是较大的市(省会、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但是,“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也不能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
有的媒体在报道中,称某市政府颁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暂行规定》,是以“立法”的形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的媒体在报道中称,某省人大通过了《预算审批监督办法》,是用“立法”形式规范政府预算。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够准确的。按照法律规范,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应称为“行政规章”,而某省人大通过的法规应称“地方法规”。
『伍』 政策与法规有什么关系
法律和党的政策虽然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种社会规范,各自有自己版的特点和作用,二权者不能相互代替。
这是因为有下列五点区别: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是党组织制定的,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策是通过思想工作、说服教育、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党的纪律保证来实现,党的某些政策并非对每个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第三,法律是由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政策未被制定或认可为法律规范之前,是由决定、决议、纲领、宣言、通知、纪要等形式表现的。
第四,法律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和详尽,它不仅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而且还规定了违法所应承担的责任。政策一般比较原则和概括。
第五,法律比较稳定。政策比较灵活,变化较快。
『陆』 什么是规章与政策二者区别是什么
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制定的,地内方性规章是由省政容府和较大市政府制定的。政策通胀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效力问题。如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省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规章属于行政法的法律渊源。而郑粗通常是各级政府针对专门性的问题作出的知道或要求,不是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柒』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其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7)规章和政策扩展阅读:
基本内涵
简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来探讨。
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捌』 政策和法规有什么区别哪些属于政策哪些属于法规如何区分政策和法规
法规则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内务院制定的规容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仅次于法律。
『玖』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什么
这个很广泛的,各个地区不一样,主要是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还有相关的规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