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25 01:45:38

『壹』 什么是行政法规,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抄院为领导和管袭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贰』 什么是行政法规,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抄规专指由国务院根袭据宪法和法律授予的立法权限,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国家运行的各个方面的法规的总称。地方性法规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法律以及行政法规的授权,根据地方的特殊情况制定的关于该地方适用的具体的实施性法规。

『叁』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首先,
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回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答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以食品安全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是由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地方性法规。

『肆』 地方性法规出台的程序是什么

一、《立法法》第七十二条: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3、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4、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5、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二、《立法法》第七十三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1、(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2、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3、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
4、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伍』 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另外,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决定,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在经济特区的范围内适用。

(5)什么是地方性法规扩展阅读

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的原则

1、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原则

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无论是制定执行性的地方性法规,还是在中央尚未立法而先行立法的情况下,都要注意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立法。那种在地方立法中贪大求全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2、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不抵触”原则正是在地方性法规与中央立法的关系上体现了上述中央与地方关系总的原则。根据不抵触原则:

首先,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要有利于国家法制统一,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地方性法规不能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已经作出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能与之相违背。

第二,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中,应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结合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实施,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性事务。

对于专属立法权之外的事项,考虑到国家处于改革时期,中央立法不能一步到位的,地方可以先行立法,在总结实践经验后,再上升为中央立法。

『陆』 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和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经版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权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不能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编辑:魏传举

『柒』 什么是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规。这些都属于广义的“地方性法规”的范围。从法理上讲,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其立法权限应当比政府的立法权限大,由其设定行政许可,对所辖区域的公民的权利作出限制,符合法治的一般原则。
因此,许多国家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议会,政府没有设定权或者设定权较小。如澳大利亚、奥地利,行政许可由联邦议会和州议会设定,联邦政府没有设定权;在德国,行政许可主要由联邦议会和州议会设定,行政机关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但经过议会的授权,政府可以设定一些具体的、暂时性的行政许可;在美国,对哪些行业、职业和产品实施许可证管理,主要由州议会立法决定。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立法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地方的立法权限较小,地方人大的立法权要小于国务院。因此,本法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许可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1)在本法第十二条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五类事项范围内设定行政许可;
(2)通过本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方式能够解决的,也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3)尚未制定上位法,即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
(4)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捌』 根据宪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报什么备案

地方性法规按法律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

国务院部门规章,由本部门报国务院备案;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由主办部门负责报国务院备案。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报国务院备案。

地方性法规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8)什么是地方性法规扩展阅读:

法规、规章经审查发现的问题,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地方性法规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处理;

(二)地方性法规同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处理;

(三)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的,由国务院予以撤销、改变或者责令改正;

(四)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同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或者国务院部门规章相互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决定;

(五)规章在制定程序及技术上的问题,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原报机关处理。

规章的原报机关在接到本条第三项、第四项和第五项的有关处理决定或者意见的三十日内,应将处理结果报国务院法制局。

『玖』 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1、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如我国的《刑法》、《专物权法》、《属行政法》、《劳动法》。

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或者其部属单位(如商务部、公安部)制订,一般都有“条例”“细则”之类文字,如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3、地方性法规,顾名思义就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的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如《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发生冲突的,由国务院决定。

热点内容
法院法官姓名 发布:2025-05-09 01:18:30 浏览:209
胡曼法学 发布:2025-05-09 01:17:00 浏览:707
男人在老婆怀孕期间出轨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9 01:15:31 浏览:370
法国电影女法官怀孕 发布:2025-05-09 01:15:30 浏览:198
法院王海川 发布:2025-05-09 01:13:07 浏览:485
冷静期婚姻法 发布:2025-05-09 01:12:30 浏览:548
初级会计的经济法和注会的经济法一样吗 发布:2025-05-09 01:11:43 浏览:591
液压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09 01:06:06 浏览:108
广西女法院 发布:2025-05-09 01:05:56 浏览:81
女律师SM 发布:2025-05-09 00:59:39 浏览:37